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据分发服务(DDS)在复杂航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机制,解决了复杂系统异构、分布式、动态扩展、互操作和可移植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描述和通信监控的困难。基于DDS实体动态发现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能够动态构建应用主题类型化接口,实现对网络中DDS实体间通信进行监控的通用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基于DDS网络的通信监控需求,提高复杂系统快速集成和联调排故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机载综合化电子系统中网络类型不断多样化,传统数据总线已不再满足要求,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了的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型的数据分发服务,对实现统一通信平台,提供灵活、实时的数据分发能力具有指导意义.在使用数据分发服务时,不同节点间的相互识别,建立发布订阅关系的过程极为重要,影响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性能,因此,研究数据分发服务的自发现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机载分布式应用通信的灵活性和实时性要求,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减少应用的开发和移植成本,提出一种嵌入式数据分发服务软件解决方案,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构建共享、虚拟的“全局数据空间”,并支持多种可配置的服务质量策略。针对机载环境下计算、存储、网络传输带宽等资源受限的特点,重点研究建立通信模型的关键技术——自发现机制,包括自发现过程、加入/退出机制和条件自发现,对数据分发服务在机载场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栅格地图数据网络化分发技术设计及其应用, 实现了地图引擎和地图数据的解耦。通过研究 栅格地图数据结构和OGC 接口标准,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地图服务框架,设计了面向网络的卫星影像、地 形高程数据解析算法和Restful 分发接口,该技术可为多源异构地图引擎提供地图数据源及服务。经过试验, 机载GIS 引擎及非嵌GIS 引擎均可调用、显示该服务,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机载后舱、地面站、网信体系等领域, 未来网络条件成熟也可应用于机载前舱。  相似文献   

5.
DDS 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确定性网络中的高可用性分布式数据分发规范,提出了全局数据空间的概念, 通过发布订阅机制进行通信,然而当前航电网络环境下,对于应用来说,DDS 封装严密,很多过程对于应用 来说属于黑盒过程,难以准确把握其流程,一旦出现异常和故障也难以定位和排故。本文以航电以太网为例, 详细研究DDS 发布订阅过程与通信行为,并以一个故障研究与排除实例,说明DDS 发布订阅具体流程和逻辑, 并对DDS 在以太网协议层和应用层的通信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详细地介绍了将CORBA这种面向对象地分布式中间件用于网络管理的方法,着重探讨在实现基于CORBA的分布式网络管理中的关键的技术-CORBA/SNMP网关,通过CORBA/SNMP网关实现CORBA域与SNMP域的透明通信。  相似文献   

7.
飞行仿真系统网络传输与同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通信是分布环境下飞行仿真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传输量和时钟同步等。网络传输量方面,采用DR模型降低了网络数据更新频率,减少了数据通信量,并采用数据封包、解包的方法降低了网络频繁调用带来的时间损耗;时钟同步方面,采用了硬件同步电路和软件高性能时钟相结合的时钟同步方案,确保了飞行仿真系统时间推进的严格同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适配器模式的、支持多协议的通信引擎网络中间件,将顶层应用和底层通信进行有效隔离,降低了应用层开发量,加快了系统集成效率,在多型飞机模拟器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航天发射场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异构数据库日益成为制约其信息共享的因素。首先阐述了某发射场异构数据现状,而后对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中间件和XML技术,设计了一个面向服务的发射场异构数据集成框架。该框架以数据存取中间件为核心,充分发挥XML跨平台的技术特点和面向服务的松散耦合特性,为发射场解决信息孤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DDS是对象管理组织(OMG)针对实时数据分发系统制定的一个规范。DCPS信息库节点是DDS系统的核心服务节点,保存了系统内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从面向服务的角度,提出了一个DCPS信息库的设计方案,定义了一个全局数据空间,并通过对全局数据空间的维护实现了分布式系统空间解耦合、动态扩展的特性。基于DCPS信息库搭建了一个发布订阅系统,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实时性。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以保证节点间高效、快速的进行数据分发。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感器采集航天器飞行参数,构建航天器多传感器分布式通信网络,并利用全局奖励确定最佳通信信道。通过变换域优选方法对信道频域实现抗干扰处理,在干扰较为严重时使用Stackelberg的功率域抗干扰方法,确定最佳传输功率,完成航天器多域联合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干扰类型做出抗干扰决策,令航天器通信网络维持在稳定通信状态。  相似文献   

11.
航电系统作为飞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主要完成与飞行任务相关的功能,在机载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了航电系统从分离式结构到联合式结构再到现在普遍应用的IMA结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分布式航电系统发展到现今阶段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如维护技术、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系统开发方法及支撑工具等;展望了分布式航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它将会进一步提高综合化程度,引入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及传感器系统综合等高端技术,向着跨平台、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在当前系统中的必要性。针对分布式软件系统的特点,基于开源的 Thrift 框架,搭建了一套面向服务化的RPC 通信中间件。通信中间件重新封装RPC 核心框架并提出一种精简 的分布式服务发现功能,契合分布式软件系统需求。通过接口、功能、性能验证,确认RPC 技术能够支撑分 布式软件系统向服务化架构演进。  相似文献   

13.
何锋  李二帅  周璇  李浩若  龚子杰 《航空学报》2021,42(7):324258-324258
机载网络是航空电子系统实现信息传输与功能综合的关键组成,引入时间触发(TT)机制并安排合理通信调度可以有效保证机载网络实时可靠通信,但需要首先面对多种调度设计方法的选择问题。在总结了时间触发通信过程与特征的基础上,以时间触发以太网为分析对象,给出了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SMT)、混合整数规划(MIP)和启发式算法等不同约束引导下的调度模型,并形成了基于强化学习(RL)的调度方法;从调度设计的求解能力与性能保障角度出发,建立了包括求解时间、可求解规模、传输延迟和调度模式的评价指标。以工业规模网络为研究案例对不同调度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在评价指标的引导下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其中SMT方法可支持小规模案例,MIP方法具有明显的TT消息传输和调度求解运算优势,以遗传算法为典型的启发式方法和RL方法可实现大规模案例调度,虽然其TT延迟略高于MIP方法,但速率约束消息延迟优化程度分别达到7.97%和12.3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未来航电系统机载网络时间触发通信调度设计优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DDS的实时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分布式实时应用的需求,项目管理组(OMG:ObjectManagementGroup)提出并发布了实时系统用数据分配业务(DDS:DataDistributionServiceforReal-timeSystems)规范。基于该规范,本文研究了发布/订阅系统的理论模型,设计了一个灵活、可靠的实时中间件(RTDDS...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机载电子系统地面仿真检测系统的系统功能,硬件软件结构,给出一个实际的仿真检测系统,它由11台不同类型微机通过8端光纤通信网络连成一个分布式仿真测试网,能够模拟雷达运动目标信号,导航计算机、大气数据计算机、导弹控制计算机信息,能够进行实时数据处理、绘制目标运动曲线,打印测试参数报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