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非结构动网格生成的弹簧-插值联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璇  李水乡  陈斌 《航空学报》2010,31(7):1389-1395
 提出了基于弹簧法的两点改进,以解决边界发生大变形时的非结构网格变形问题。为了使边界运动引起的网格变形能更好地由边界传递到内部网格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elaunay网格插值的弹簧倔强系数逐层改进方法。为了提高弹簧法的计算效率,引入背景网格和直接插值方法,提出了弹簧-插值法。弹簧-插值法首先生成计算域的背景网格(粗网格),然后由弹簧法求解边界运动引起的背景网格变形,最后利用变形后的背景网格直接插值得到计算网格的变形。算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动网格的变形能力和变形后的网格质量;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弹簧法的求解规模,显著地提高了动网格的变形效率。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网络实时性能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网络是航空电子系统中实现信息实时可靠传输的手段,其发展程度和能力决定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总体构型及信息综合效能。不同于一般计算机网络,机载网络更加强调组网的实时性,需要采用苛刻高效的方法实现其实时性能的分析与评价。以交换式网络中消息传输过程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消息端到端传输延迟模型,给出了实时性能评价方法在评估悲观性和计算紧性的对比指标;对解析分析、行为仿真和模型检查等典型机载网络实时性评价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给出了各种实时性能评价方法在计算紧性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和实现途径。以简单网络和工业规模网络为研究案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说明,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在计算紧性的差异,探讨了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网络实时性能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何锋  张立  于思凡  周璇 《航空学报》2023,(2):286-295
ARINC653-2规范定义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实时操作系统采用分区和任务两层调度方案,在该框架下的任务可调度性分析是保证航空电子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关键。目前的可调度性分析无法计算多窗口分区下任务最大响应时间(WCRT)。为此,基于网络演算模型对服务能力的封装,定义处理平台服务曲线为平台所能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函数,定义分区任务到达曲线为分区任务对平台计算资源的需求函数。分析处理平台的服务曲线和分区任务的到达曲线,计算得到任务的最大响应时间,继而进行可调度性判断,由此从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角度诠释分区系统任务最大响应时间分析的物理意义。设计了主时间框架下分区包含多个激活窗口的验证案例,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得到与传统WCRT分析同等的精度,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分区包含多激活窗口条件下的任务最大响应时间,实现了网络演算视角下分区系统可调度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面向无人机蜂群的航电云多层任务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荣巍  何锋  周璇  鲁俊  李二帅 《航空学报》2019,40(11):323183-323183
在航空作战体系中,基于航电云的无人机(UAV)蜂群作战是提高未来无人机综合作战能力的一种新模式。针对无人机蜂群作战的航电云架构,如何将云端作战任务派发到无人机且保证作战任务完成时间是其中关键。在无人机蜂群分层分簇网络结构和模块级资源虚拟化的基础上,对传统单层平台级任务调度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细化到模块级的多层任务调度模型,将作战任务从云端逐层调度到无人机功能模块上执行。利用OMNeT++对无人机蜂群多层任务调度模型以及传统的单层任务调度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云端以攻击使命组为例构建使命组集进行分配,并对任务吞吐量、消息平均端到端延时和任务完成时间进行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平台级单层任务调度相比,在执行任务方面,模块级多层任务调度模型将单个任务平均完成时间降低了46.2%,将使命组完成时间降低了52.1%,在保证任务吞吐量的基础上具有对复杂任务更稳定的调度能力;在网络性能方面,模块级多层任务调度模型消息端到端延时更低,延时分布更集中,提高了网络消息传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何锋  李二帅  周璇  李浩若  龚子杰 《航空学报》2021,42(7):324258-324258
机载网络是航空电子系统实现信息传输与功能综合的关键组成,引入时间触发(TT)机制并安排合理通信调度可以有效保证机载网络实时可靠通信,但需要首先面对多种调度设计方法的选择问题。在总结了时间触发通信过程与特征的基础上,以时间触发以太网为分析对象,给出了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SMT)、混合整数规划(MIP)和启发式算法等不同约束引导下的调度模型,并形成了基于强化学习(RL)的调度方法;从调度设计的求解能力与性能保障角度出发,建立了包括求解时间、可求解规模、传输延迟和调度模式的评价指标。以工业规模网络为研究案例对不同调度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在评价指标的引导下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其中SMT方法可支持小规模案例,MIP方法具有明显的TT消息传输和调度求解运算优势,以遗传算法为典型的启发式方法和RL方法可实现大规模案例调度,虽然其TT延迟略高于MIP方法,但速率约束消息延迟优化程度分别达到7.97%和12.3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未来航电系统机载网络时间触发通信调度设计优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7.
时间敏感网络“准时、准确”的调度与传输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业自动化系统、车载综合电子系统中信息交互的确定性,潜在的也成为了机载系统高确定性组网的候选方案之一,但如何将其多种时间敏感整形和调度机制与机载组网环境和需求进行匹配,是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对现阶段的时间敏感网络的标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机载组网的需求,并从时间敏感网络调度与优化、保证时延边界分析两方面总结了当下时间敏感网络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机载组网环境相结合的考虑,进一步针对机载组网的典型需求,从协议剪裁、体系管理、模型工程、可靠安全、无线混传等方面详细讨论了时间敏感网络技术在机载环境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