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航空   10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网架资料和对国内网架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装饰网架的产生,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研制了适用六角锥体网架的“鼓形螺栓球”、“多面体螺栓球”和“鼓形半螺栓球”,“多面体半螺栓球”等种类球体节点。弥补了我国装饰网架螺栓球节点型号和品种选用上的不足,在网架螺栓球节点和杆件组合选用,构件着色等方面有所创新,经实际应用试验分析为该类型球体节点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OFDM的时域和频域均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OFDM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均衡的基本原理,说明了其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利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组成天基测控系统对低轨卫星进行轨道确定,并讨论了低轨卫星在TDRSS系统覆盖区域的时间段,以改进的Gauss-Newton算法为基础,设计了非线性迭代的微分轨道改进算法,有效抑制了算法截断误差。仿真实验证明基于TDRSS的测控技术可显著提高测控覆盖率,减少地面测控站压力,有效确定低轨卫星轨道,定轨位置误差小于20m,速度误差小于0.01m/s,能满足一般低轨卫星的定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超声速气流中凹腔对液体射流穿透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速摄影对凹腔上游液体垂直射入超声速气流中的穿透深度展开了试验研究。进行了不同喷注位置和液气动量通量比条件下,平板射流和带凹腔射流的试验,研究了凹腔对射流穿透深度的影响。试验发现,射流穿透深度在凹腔前缘降低,射流边界曲线向凹腔内弯曲;射流穿透深度在凹腔后缘增大。凹腔对射流液雾的卷吸作用使穿透深度降低,剪切层撞击凹腔后缘形成的高压波传递使得穿透深度在后缘增大。减小液气动量通量比是增大凹腔对射流卷吸作用的途径之一。喷注在凹腔上游3倍凹腔深度的距离上,凹腔对穿透深度降低最大。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模型和接收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噪声干扰下接收机的误码性能,研究了干扰功率分配问题,并得到了对Link-16数据链的干扰功率分配方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空间振荡分布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空间振荡分布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建立射流/喷雾在纵向和三维空间内的振荡分布预测模型。试验在Ma2.1下吹式风洞中进行,采用脉冲激光背景成像方法和基于PIV原理的倾斜成像方法分别捕捉纵向和不同横截面上的喷雾瞬态分布结构,涉及的研究参数及其变化范围包括:超声速来流总压(642~1010kPa)、液体喷孔直径(0.48~2.07mm)、距离喷孔的流向距离(10~125mm)以及液气动量比(0.11~10)。通过研究,提出并定义一种用于定量描述射流/喷雾空间振荡分布的无量纲参数——喷雾分数(γ),基于喷雾分数开展了纵向喷雾振荡分布研究,建立了纵向边界带模型,并开展了模型准确性验证。研究并发现了横截面上喷雾振荡分布呈"Ω"型,提出spray body和spray foot的分区概念,构造egg-shape曲线对spray body区域的喷雾分数等值线进行拟合,建立了egg-shape曲线方程中6个关键系数的系数模型,进而建立了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空间振荡分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非均匀双三次Ⅰ型插值样条的研究,得出了由Ⅰ型边界值所控制的在网格结点上的一阶偏导数和二阶混合偏导数的估计式。比较文[4]发现,文[4]中所得出的均匀双三次插值样条的结论有误,本文一并提出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800兆集群通信的通播中断功能设置、通话双方录音及电话互联系统参数设置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智能包衣机实时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包含软件设计和硬件电气线路的设计。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组态画面控制。该系统具有节能效果好、可靠性高,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