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5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870篇
航空   2865篇
航天技术   1094篇
综合类   556篇
航天   13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伍科  张华振  兰澜  周阳 《航空学报》2019,40(7):222751-222751
研究了运用压电陶瓷作动器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格栅反射器的型面主动控制。首先,采用了一种具有独立电压自由度的梁单元,以及考虑高阶剪切变形的板单元,对主控格栅反射器进行有限元建模;运用能量变分哈密尔顿原理推导了主控格栅反射器的有限元控制方程,并给出了反射面型面残余均方根(RMS)误差最小的电压最优控制方法。然后,研究了在典型载荷下,反射面残余RMS误差最小的PZT作动器位置分布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梯度投影方法相结合的改进优化方法,用来求出在限定作动器数量的条件下,作动器几何位置的优化配置,使控制后反射面的残余RMS误差最小;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研制了格栅反射器型面主动控制的实验样机,针对反射器的初始制造误差进行了型面主动控制,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仲维国  郭有光  张凯 《航空学报》2020,41(3):623429-623429
为满足设定的太阳能飞机多日连续飞行条件,依据飞行过程中当前时刻的飞行高度、光伏输出功率、动力电池组余量等系统状态参数,研究如何分配动力电池组充放电和电推进系统输入等功率。所用策略立足于实时功率平衡,充分利用正午前后的光伏峰值功率用于飞机爬升及充电,在午后下滑过程中利用全部光伏输出,以最大化利用光伏资源;在光伏有效输出不足时则以一定的维持功率下滑,使能量的综合损失最小。方法能够提高以预定夜间飞行高度连续多日续航的成功率,提升飞行高度、纬度、季节范围或搭载能力,或者拓展这几种飞行条件的组合域,优化太阳能飞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格心格式求解器的旋翼流场模拟,提出了相应的自适应笛卡尔网格的数据存储结构及自适应算法。给出了相应的单元处理策略,简化了对自适应笛卡尔网格的处理;对于频繁的自适应加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重复点,采用了高效的交替数字树算法(Alternating digital tree,ADT)予以删除;对于自适应疏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无用点,提出了标记-删除-移动(Mark,delete,move,MDM)算法予以快速地删除,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资源消耗。对CaradonnaTung旋翼在不同悬停状态下进行了模拟验证,对比了压力分布系数与桨尖涡位置。之后对HELISHAPE 7A旋翼在前飞情况下进行了模拟验证,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此外,求解器对桨尖涡的捕捉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传统目标检测中遇到的检测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图像特征——相对最值点,并依据相对最值点提出一种新的最小二乘直线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搜索Canny边缘的闭合包络,并寻找闭合包络的相对最值点。包络上相邻相对最值点之间长度满足阈值要求的即为疑似直线的两端点,进而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获得该疑似直线的拟合方差,最后利用拟合方差与拟合直线长度之比作为直线判定的标准用来检测出图像中的直线。实验表明,本方法与传统方法如PPHT直线检测、LSD直线检测方法等相比,检测直线的精度更高,检测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微相分离对宽温PBT叠氮聚醚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用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和动态热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PBT叠氮聚醚弹性体产生微相分离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用调节硬段含量、交联参数的方法调控其微相分离,控制适当的微相分离程度可显著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醇扩链的弹性体体系中,当硬段含量约为15%时,弹性体发生相对最大比例的微相分离,体现出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微相分离的调控可获得宽温范围内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叠氮聚醚推进剂用粘合剂基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面向学生的智能解题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网络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给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面向学生的智能解题专家系统的模型 ,分析了设计的基本过程。从专家系统出发 ,探讨了基于知识的推理系统。最后 ,从以上设计出发 ,总结了基于该模型的系统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模具CAPP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冷冲压模具行业工艺水平现状和传统CAPP系统特点,以及冷冲压模具厂工艺设计管理模式;分析研究适应于现代汽车模具制造业的模具CAPP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组合自由尾流 / CFD方法用于悬停旋翼流动的 CFD解中以考虑实际尾流的作用 .用文中描述的尾流分析方法研究了螺旋尖涡的运动 .首先从广义尾流模型开始 ,用半经验公式模化了涡核对旋翼尾流的作用 ;然后在环量收敛和尾迹收敛的条件下完成了自由尾迹计算 ;最后应用 Jameson有限体积龙格 -库塔推进格式求解了欧拉方程 .所得结果与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电子工作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结合我们设计具体模拟电子线路的实践,说明了电子工作台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Energetic heavy ions are present in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solar particle ev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te effects in risk assessment is carcinogenesis. We have studied the carcinogenic effects of heavy ions a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and have obtained quantitative data on dose-response curves and on the repair of oncogenic lesions for heavy particles with various charges and energies. Studies with repair inhibitors 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indicated that for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DNA is the primary target. Results from heavy 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ross section increased with LET and reached a maximum value of about 0.02 micrometer2 at about 500 keV/micrometer. This limited size of cross section suggests that only a fraction of cellular genomic DNA is important in radiogenic transformation.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such as DMSO, do not give any effect on induction of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by 600 MeV/u iron particles, suggesting most oncogenic damage induced by high-LET heavy ions is through direct action. Repair studies with stationary phase cell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reparable oncogenic lesion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of LET and that heavy ions with LET greater than 200 keV/micrometer produced only irreparable oncogenic damage. An enhancement effect for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was observed in cells irradiated by low-dose-rate argon ions (400 MeV/u; 120 keV/micrometer).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such as translocation and deletion, but not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are essential for heavy-ion-induced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misrepair of DNA damage, which form oncogenic lesions, is unkn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