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提高复杂姿态条件下飞行器测控通信的可靠性,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空时码级联,并采用2×1天线系统,建立了系统模型,阐述了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道参数估计的空时软译码算法,使得空时译码器输出软信息给LDPC译码器,能充分利用LDPC的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不采用空时码时在π相位差附近出现很高的误码,导致通信中断;采用空时码能够保证在任何相位差的条件下误码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不间断测控。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目前通用的IRIG-B时间编码技术电路设计繁琐复杂的问题,深入研究了IRIG-B时间编码技术,提出了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单芯片解决方案,设计了VHDL与c语言软硬结合的编码算法,实现了IRIG-B时间编码并得以应用。该编码技术算法简洁、精度高、可移植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3.
基于SPIHT算法的遥感图像高速实现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普明  曹圣群  于伟  鞠德航 《宇航学报》2003,24(3):264-267,277
基于小波变换的SPIHT图像压缩方案是目前公认性能较好的一种实用高性能图像压缩编码算法,但原始SPIHT算法链表式编码限制了其在高速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PIHT压缩编码算法,在确保恢复图像质量与原始算法基本上相当的基础上,改进算法可以采用并行流水结构实现,有利于高速处理中的应用,为该算法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几种主流的室内定位技术分别存在定位精度低、设备成本高、易受环境干扰等一种或多种缺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不同于主流的室内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栅格光源特征编码的室内定位方案,先使光源照射区被划分为栅格,再用光源闪烁传递栅格特征信息,用户端接收闪烁光信号,对其解码实现定位。利用的编码方式结构巧妙,可以有效避免误读,同时相邻栅格编码相似度高,有利于跨栅格定位。在实验室中,以普通投影仪生成栅格光源,以市售安卓智能手机为用户终端,在较理想条件下的测试表明,该方案在动态和静态情况下均可确定用户位置,定位精度达到半个栅格,定位准确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5.
 结合可逆提升小波变换和上下文预测技术 ,提出基于可逆提升小波变换和上下文预测的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的无损压缩算法。分析了基于提升小波的无损压缩算法和基于上下文预测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的优缺点 ,联合两种体制 ,提出先用提升小波变换去除整幅图像的冗余 ,再用边缘保留预测器和子预测器联合技术进一步消除子带内系数间的空间冗余性 ,最后采用自适应上下文建模技术对残差进行分类自适应熵编码。除具有常规小波变换编码的优异性能外 ,该算法的压缩率优于即将推出的国际标准JPEG2000。  相似文献   
106.
本简要说明了利用电视广播技术,完成小区域音像传送及其他控制的方法,其特点是监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连线少,各种信号仅通过一根单芯信号电缆传送,使得系统安装,测试,维修简单。  相似文献   
107.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it the idea of network-coded cooperative protocol in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s which combines different source nodes'information at the relay and joint decoding at the destination. Recently, the network coding i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categorized into two mainstreams, bit-level and signal-level combinations, which are both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And to be exclusively, multiple access relay channel(MARC) is adopted. The mutual information expressions of both above-cited network-coded protocols are deduced, which prove that without proper selected relays to perform network coding, the spatial diversity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nnot be obtained. This then leads to search for the selection and grouping algorithms. An adjacency matrix is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nodes in one radio contact disk, so that, the selection and grouping of algorithm is equivalent to constructing this adjacency matrix to minimize the system outage probability evaluated in term of the mutual information. Besides, a network-coded cooperative protocol requires the acyclic network, of which the construction is to avoid loop-4 in the matrix. The article ends with simulations to demonstrate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08.
随着遥感卫星观测数据量的日益增加,卫星数据传输能力已成为制约遥感卫星使用效能的瓶颈因素。为充分利用近地遥感卫星数据传输的链路资源,采用可变编码调制(VCM)技术,通过对星地数传信道条件的动态评估,在保证链路传输误码率和链路余量的前提下,自适应地进行当前信道条件下的最优编码调制方式切换,充分利用系统链路余量,提高卫星星地数据传输效能。利用该方法,对VCM数传链路效能进行仿真分析,与相同符号速率的固定编码调制(CCM)体制相比,VCM传输效能平均提升42.1%,可为遥感卫星的数传通道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9.
A new algorithm for bottom-up saliency estim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parse coding model, a power spectral filter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second-order residual correlation, which suppresses the global repeated items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aiming at model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human retina prior response to high-contrast stimuli, the effect of color context is considered. Experiments on the three publicly available databases and some psychophysical imag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arable with the state-of-the-art saliency models, which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salient objects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but also pops up them uniformly.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非线性网络实现清浊音判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音清浊音判决的实质是一个非线性分类问题,可以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用非线性网络实现清浊音判决的算法。该算法用一个特征矢量X=(LBE,Zc,RC1,Qs,RC2)表示语音的清浊音特性,用训练得到的非线性网络实现语音清浊音判决。文中详细讨论了计算机模拟等内容,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清浊音判决准确率达97.8%,优于传统的清浊音判决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