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中层大气受迫Rossby波包非线性三波相互作用问题。理论分析得出,如果仅有最大波长或最小波长的波包受外源作用,系统仅能维持受迫波包的运动,平衡状态下外源能量不向另两个波包传递;仅有中等波长波包受外源作用时,随着外源强度的增加,系统的平衡态会发生分岔,并且在分岔点以后,中等波长波包的波幅不再增大,但大气高度愈高该振幅饱和值愈大,外源增大的能量全部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馈送给其他两个波包,从而外源可以维持三个波包的长期等幅运动。本文还给出了系统中有两个受迫Rossby波包时系统的平衡态和稳定性条件,这时无论三个波包的尺度关系如何,外源能量均能在三个波包之间传递,因此外源也可以维持三个波包的运动。进一步的结果和波包的演化过程将通过数值计算给出。   相似文献   
32.
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的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倍受关注。而在当今失稳多是由于一些非线性现象的出现所引起,这就对转子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非线性因素,避开会出现非线性现象的不稳定参数点或区域。本文中通过对一经典倍周期分岔模型—May 模型及单盘Jeffcott转子的研究,得出了利用随参数变化的时间序列分维数趋势图,可以很好地识别非线性动力系统发生分岔时的临界参数  相似文献   
33.
非线性转子—SFD支承系统的分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ew ton- Fox 打靶法和伪弧长连续算法计算了非线性转子—SFD支承系统的周期解。基于多变量Floquet理论,分析了该系统的分叉和稳定性。基于Poincaré映射得到了系统的分支图。结果表明,转子系统的运动呈现倍周期分叉、切分叉等非线性动力学现象  相似文献   
34.
再入飞行器极限环运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控制再入飞行器纵向运动二阶微分方程,根据外形对称特征,建立气动力系数模型,对方程进行定性分析.由构造的相平面,揭示出运动的全局特性--螺旋点、鞍点、Hopf分岔、极限环以及导致振荡运动和发散的初始条件域.应用多尺度法获得运动方程的极限环振幅和频率的渐近表达式,讨论了Hopf分岔类型.对静态俯仰力矩系数变化产生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
复合材料非对称正交层合薄壳固化变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立波  罗小东  崔德刚 《航空学报》1996,17(Z1):129-131
运用里滋法研究了复合材料正交层合薄壳固化变形。考虑几何非线性,建立了固化变形分析模型。探讨了不同铺层顺序对固化形状的影响。理论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理论模型的计算和实验均表明,薄壳不存在如同薄板那样的分岔现象。模型对薄壳的制造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非线性机翼极限环颤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定常空气动力的作用下,对含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的极限环颤振进行了研究.应用中心流形理论将原四维系统降为二维,采用后继函数法对分岔点类别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从而确定平衡点的性质,并应用范式理论对分岔点处中心流形约化方程进行化简,进而研究了系统参数对极限环颤振的稳定性以及幅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洪煜清  聂宏  张明  阮爽 《航空工程进展》2023,14(6):109-118,152
飞机的前起落架摆振通常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滑跑的过程中发生,对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产生危害,是一种严重的飞机故障。针对某型号无人机,基于动量矩定理,建立考虑起落架侧弯、扭转的摆振数学模型,讨论使用传统油液阻尼减摆器和电磁阻尼减摆器时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于传统油液阻尼减摆器,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得到摆振临界稳定阻尼曲线的上下边界;而对于电磁阻尼减摆器的非线性模型,使用分岔分析理论确定系统的摆振稳定区域。结果表明:过大的减摆阻尼对摆振无法起到抑制的作用,得到控制参数平面上摆振的稳定区域,可为后续的起落架减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39.
带有气动及结构非线性的二元机翼颤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翼型在低马赫数条件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从翼型表面气流运动的角度对Leishman-Beddoes(L-B)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低马赫数颤振研究且带有气动及结构非线性的二元机翼气弹系统分析模型.对比低马赫数翼型气动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对L-B模型的修正是有效的,且机翼颤振试验结果亦验证了二元机翼气弹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二元机翼气弹系统的失速颤振与初始变距角和来流速度密切相关,且耦合的三次非线性变距和浮沉刚度是造成系统呈现准周期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陈会征  陈予恕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2):2781-2789
为研究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的振动跳跃问题,采用弹性支承的刚性转子模型,结合短轴承π油膜的油膜力模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平均法和非线性动力学中的Chen-Langford(C-L)方法得到了关于轴承系数和转子偏心量参数平面内的转迁集,转迁集将参数平面划分为三个区域,不同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分岔模式,其中区域Ⅰ为无跳跃现象的理想区域.通过一带有“软特性”非线性特性的附加结构,可以增加区域Ⅰ的范围,减小跳跃区域,扩展了系统的参数优选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