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303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韩世杰 《国际太空》2001,(11):26-28
NASA将选择承包商制造“下一代空间望远镜” (NGST) ,并采用直径为 8m的反射镜及其他先进技术 ,以追溯宇宙的起源和时间的开始。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或 TRW/鲍尔宇航集团 ,将于 2 0 1 0年以前在 L-2 (拉格朗日点 )处部署 NGST。这是一个远离地球、可避免地球热影响的停泊点。直径为 8m的大型反射镜 ,可抓住比目前在地面上或太空中的 IR观察站可观测到的图像还要暗 4 0 0倍的图像。它必须折叠起来才能用宇宙神 - AS运载火箭发射 ,其平滑度可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反射镜相媲美。这台望远镜将采用比目前所生产的还要大的探测器 ,而…  相似文献   
62.
光绘是应用高精密光电绘图机,在照相底片上绘出高反差、高精密度图形的一种手段,目前主要用于印制板、标牌、面板行业,在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编辑与匹配及操作规程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3.
一种非接触光外差轮廓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纳米级非接触超高精度光外差轮廓仪。该量仪是基于普通光路的外差干涉仪,两束具有微小频差的激光束照射到制件表面:其中一束光被会聚后作为测量光针扫瞄制件表面;另一束光则被用作参考光束。这两束光经反射后形成干涉,所得信号的光程差与制件表面高度变化成正比。量仪的横向分辩力小于2μm,垂直分辩力小于1nm。制件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制件表面同时亦被作为测量参考面。经光电转换后,信号由微机处理,从而快速完成测量、计算、显示与打印各种参数与图形。  相似文献   
64.
仿生导航是在仿生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导航技术方法,该方法融合了仿生技术的优点,因其抗干扰性强、适应范围广的特点,迎来了研究的热潮。从仿生光流导航、仿生偏振光导航、仿生类脑导航和仿生地磁导航四个角度对近年来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地整理和分析,阐述了其导航原理、发展现状和动态,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限制现有技术的难点和瓶颈,对未来仿生导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地球同步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星地量子信道特性,项目团队研制了搭载于实践二十卫星的极弱光偏振态分发设备,开展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地面间光子偏振态的传输实验。实验时,星载偏振光分发设备根据遥控指令以50MHz频率驱动四个激光器出光,分发|0〉、|π/2〉、|π/4〉和|3π/4〉四种偏振态光子,经过长距离的空间传输后由地面站望远镜接收,最后由超导探测器探测。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地面站的光学链路衰减约为100~110 dB,通道误码率约为2%~8%,满足量子密钥分发误码率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6.
变焦系统可实现连续的光学变焦,可对不同景深的目标实现连续成像。在焦深延拓和光学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和发展潜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可实现连续变焦功能的扁平化位相衍射元件,并设计分析和验证了横向调制相位型变焦衍射元件的功能。通过标量衍射基本理论模型,借助菲涅尔波带和多台阶相位衍射元件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横向变焦关键器件的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并以多波长响应的空间光调制器为基础,搭建了器件相位调制验证实验系统,通过测试证明了所设计器件的变焦能力,仿真和实验测试均可实现5倍变焦目标的有效调制。  相似文献   
67.
针对光力加速度计的小型化应用,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V型槽的片上光纤光阱,并采用机械振动方法实现了单微球重复起支。理论研究了利用机械振动方法实现微球起支、捕获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当微球脱离捕获室底面的初始速度满足一定范围时才能稳定捕获,该初始速度范围与捕获室的几何参数有关。提出了利用两光纤中相向传播光的耦合功率监测微球捕获状态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完成了微球起支过程的自动控制,实现了单微球的重复起支与捕获。该片上光纤光阱制备方法和单微球重复起支技术可推动光力加速度计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天线不同结构对表面等离激元(SPP)增益光镊作用的影响,建立天线-基底的电磁波传输耦合激元电场触发光梯度力的数值模型,并利用数值模型分析天线不同结构对SPP电场的影响规律,同时,这种电场变化规律对光镊增益有直接的数学关系,基于上述物理机制,获得不同天线结构对光梯度力产生的优化策略。为验证上述物理机制与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开展纳米颗粒的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天线材料为银,基底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银,试验能够完好地观测到纳米颗粒在天线通道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光梯度力的增益机制在于激元电场强度和梯度两方面因素,前者随天线不对称性增强而先增大后减小,后者呈现一直增大趋势;纳米颗粒推动作用力的计算误差约为5.5%~13.8%,且试验值与计算值的趋势相符,一方面验证本文研究机理及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证明PFP技术的原理可行。  相似文献   
69.
吴正熙 《航空学报》1992,13(3):193-196
对利用三维光弹性试验数据计算应力强度因子K_I,提出一种新的算法--综合法。此法既解决了所需测量区域内条纹信息少的弱点,又克服了因裂纹尖端“钝化”而无法测到裂尖精确条纹值的困难。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此法误差小、精度最高。可应用测定受复杂载荷并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70.
榫头/榫槽接触问题边界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温卫东  高德平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17-120,192
本文用增量理论建立了二维弹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方程,讨论了求解接触问题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文中分别对盘/片组件的燕尾型与枞树型榫头与榫槽的接触应力作了数值分析。与有限元及光弹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边界元法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