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8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力惯性传感技术是利用光子与机械振子的相互作用,通过出射光的动量和角动量的变化实现对振子运动状态的监测,进而实现对其受力(矩),以及(角)速度、(角)加速度测量的新型惯性传感技术。该技术既有高极限精度的原理优势,又有微型化的技术优势,是惯性传感技术的前沿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首先介绍了基于光阱系统和微腔系统的两类光力惯性技术,分析了其基本工作原理与物理特征;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光力惯性传感器件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光力惯性技术的发展特点、国内外差距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我国发展光力惯性传感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4-T3航空铝合金板材电磁V形弯曲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属塑性成形后的应变特征影响零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电磁成形技术能提高金属的成形性,有助于克服铝合金室温成形性低的缺点,因而得到重视。本文以2024-T3航空铝合金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电磁V弯成形和传统机械V弯成形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2种成形方法对弯曲成形试件V形弯曲圆角位置沿试件长度方向的应变特征的影响。数值模型表明,电磁V弯试件弯曲圆角处的拉应变峰值低于机械V弯试件;电磁V弯实验件的拉应变峰值比机械V弯试件低13.9%。同时,与机械V弯试件相比,电磁V弯试件有更大区域的金属材料参与了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力加速度计的小型化应用,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V型槽的片上光纤光阱,并采用机械振动方法实现了单微球重复起支。理论研究了利用机械振动方法实现微球起支、捕获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当微球脱离捕获室底面的初始速度满足一定范围时才能稳定捕获,该初始速度范围与捕获室的几何参数有关。提出了利用两光纤中相向传播光的耦合功率监测微球捕获状态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完成了微球起支过程的自动控制,实现了单微球的重复起支与捕获。该片上光纤光阱制备方法和单微球重复起支技术可推动光力加速度计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响应曲面的时效成形材料参数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时效成形中回弹现象的有限元仿真精度,使用均匀试验设计结合响应曲面设计的方法,建立了仿真误差对于材料参数的响应函数,求解出材料参数的修正解。以此法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由于时效成形所得到零件残余应力小,成形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夹具,工艺可重复性好,能够提高可时效铝合金的抗疲劳特性等优点,因此成为大尺寸、内部结构复杂的整体壁板成形的重要解决方案。整体壁板是飞机的整体结构承力件,其特征是壁板的分隔薄板部分(蒙皮)与其他各个结构要素如加强筋条、下陷和凸台之间,以及其他各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覆冰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机械式除冰是治理导线覆冰的重要方法,具有安全性高、费用低的特点。通过推导冰的本构方程的增量式,编写了用于 ABAQUS仿真的 VUMAT 程序,并建立了碾压除冰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覆冰温度、覆冰厚度、导线直径以及除冰轮尺寸对除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飞机产品的最终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的质量,装配和安装的劳动量占整个飞机制造总劳动量的50%~60%[1];飞机零件形状复杂、尺寸大、刚度小、易变形,传统的装配工艺需要采用大量复杂的装配夹具/型架来保证装配的准确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对比较低,手工劳动比重大,生产率低.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飞机制造也正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装配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其发展方向也必然是数字化.  相似文献   
8.
微型飞行器航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型飞行器(MAV)低雷诺数条件下续航时间不足的问题,推导了适用于电动推进飞行器的航时计算公式,并提出为实现航时优化的动力系统规划方法。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航时优化理论的正确性,通过规划延长了航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国外在借鉴航空事故统计和预防经验的基础上,将系统工程学的原理、方法、步骤等引用到导弹火箭安全性研究工作中,导弹火箭系统安全工程随之发展起来。70~80年代,在与核电、化工等行业系统安全工程的相互促进中,导弹火箭系统安全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系统安全理论,制定了一系列系统安全性工作标准。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导弹火箭系统安全研究应用进入了快速高效、全面深入、经济适用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力加速度计的小型化应用,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V型槽的片上光纤光阱,并采用机械振动方法实现了单微球重复起支。理论研究了利用机械振动方法实现微球起支、捕获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当微球脱离捕获室底面的初始速度满足一定范围时才能稳定捕获,该初始速度范围与捕获室的几何参数有关。提出了利用两光纤中相向传播光的耦合功率监测微球捕获状态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完成了微球起支过程的自动控制,实现了单微球的重复起支与捕获。该片上光纤光阱制备方法和单微球重复起支技术可推动光力加速度计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