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43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逆向工程中一种新的特征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角度上说,逆向工程是从已有实物的测量数据点中提取其实体特征再进行模型重建的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识别算法,其首先采用基于面积和法矢准则的数据分割技术,对测量数据点进行数据分割。然后从特征所包含的分割面(简称特征分割面)中提取能够惟一标识该特征的4种特征编码,分别为:表述特征截面形状的截面编码、描述特征凹凸性的凹凸编码、显示特征二维俯视轮廓形状的轮廓编码以及反映特征二维俯视轮廓是否封闭的开闭编码。最后将这4种编码输入到基于人工神经(BP)网络的自动特征识别系统中,识别出特征类型并提取特征参数,从而实现特征重建。着重研究并实现了从特征分割面中提取特征编码的算法,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提出了基于平行因子分析的大时延扩展CDMA信道下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文中建立了大时延扩展CD-MA信道下接收信号新模型,它将接收信号看成是2个三线性模型之和,并提出了广义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的算法(TALS-G)进行空时多用户检测.仿真结果说明:TALS-G算法具有较好误码率性能,且该方法在阵列扰动情况下仍有较好的性能.它无需信道衰落系数和DOA信息,是盲信号检测方法,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63.
非系统RS码的删/错译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系统RS码的删/错译码算法。详细阐明了删/错译码原理,推导了各步的计算公式。该算法特别适用于干扰严重的组合信道中级连RS码的译码。  相似文献   
64.
多码率RS码部分并行译码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在一个通信系统中使用多码率RS(Reed-Solomon)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码率部分并行结构的RS码译码器.按照功能,该译码器可分为伴随式计算模块,关键方程求解模块以及错误位置和错误值求解模块3个主要组成部分.针对符合CCSDS标准的2种RS码的特点,将运算系数相同的伴随式计算子单元进行复用;在关键方程的求解运算中使用一种新颖的部分并行结构,使得复用部分和非复用部分的运算周期相同,以减少运算等待时间,提高译码效率;在错误位置和错误值求解中采用查表方式完成Forney算法的系数相乘,并复用求逆查表运算和系数相同的钱氏搜索计算子单元,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通过码率选择信号,可以选择RS(255,223)和RS(255,239)2种译码模式.通过Altera公司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对该多码率译码器进行了硬件实现,结果显示此译码器仅消耗2981个逻辑单元和9472 bit的存储器资源,大大低于2种单一码率译码器消耗资源的总和.  相似文献   
65.
赵军  朱兆达 《航空学报》2009,30(5):932-937
采用均匀圆形相控阵天线的机载雷达杂波分布随距离变化而变化,各距离单元的杂波不再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造成统计型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器性能下降。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均匀圆形天线机载雷达模型,对其杂波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空间角随阵元数非线性变化的特性造成其杂波距离维分布非均匀的结论。研究了一种均匀圆形天线机载雷达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先通过修正的角度 多普勒补偿(MADC)预处理消除在杂波谱中心处的非均匀,再利用基于导数更新(DBU)技术进一步减小在其他方位杂波的非均匀程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在分析多级维纳滤波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相减算法中的阻塞矩阵进行改进,并利用其前向递推多级分解特性构造出空-时二维干扰子空间,然后结合子空间投影方法,进一步求出空-时抗干扰最优权值。与传统的相关相减结构多级维纳滤波方法(CSS-MSWF)相比,该方法在有限数据精度下,抗干扰性能要优于CSS-MSWF方法,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  相似文献   
67.
刘辉  张复春  黄国华 《航空学报》2009,30(3):484-489
建立了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发射模型,提出了基于该发射模型和软输入软输出(SISO)技术的多用户似然迭代接收算法,该算法通过采用分组接收和简化的SISO多用户检测算法,使得接收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快的收敛性能。给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框图,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快速收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In this article, a new reduced-dimensional adaptive processing algorithm based on joint pixels sum-difference data for clutter rejection is proposed. The sum-difference data a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projection of the joint pixels data of differen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generated by a multi-satellite radar system. In the sense of statistical expectation, the sum-differ- ence data contain the common and different information of the SAR images.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clutter cancell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adaptive processing. Moreover, based on the residual image after clutter reje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CFAR) detection of moving targets is also present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ven with heterogeneous clutter and image co-registration error.  相似文献   
69.
Recent experience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drag predi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uring the recent past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design has changed entirely because of rapid developments in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In aerodynamic desig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s are slowly superseding empirical methods and design engineers are spending more and more time applying CFD tools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recent experiences in CFD-based drag predic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flow solutions governed by the Euler and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or these types of flow solutions, various drag analysis methodologies are outlined and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drag of components of as well as whole-body airplanes, helicopters, and ground-based vehicles at subsonic and transonic flow conditions. The review demonstrates that although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CFD-based drag prediction still faces a number of hurdles that must be dealt with before it will become more widely accepted.  相似文献   
70.
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码字重量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Turbo码性能的原因,介绍了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概念,然后基于这一概念,为Turbo码提供了一个新的交织器设计方法, 并对采用这种交织器的Turbo码的性能进行仿真.与几种常用的交织器相比,这样的交织器使Turbo码的性能有了很大改善,这种改善在高信噪比的环境中更为明显.最优周期交织器的应用对于实际的Turbo码交织器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