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航空   923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272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分析了直升机旋翼的预锥角,预掠角,桨叶根部的约束刚度和阻尼对直升机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旋翼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有挥舞铰和摆振铰外伸量,桨叶根部在挥舞和摆振两个方向上都带有不弹性约束的形式;旋翼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分布采用自前向后直线增大的形式。分析结果表明:旋翼的预锥角和预掠角对直升机全朵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可以略去不计,而桨叶银部挥舞方向上的弹性约束刚度对直升机全机的操纵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摆振方向上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桨叶片前飞状态下的挥舞-摆振-扭转全耦合运动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利用牛顿法推导出带周期系数的线性偏微分方程;用Galerkin有限元素法离散该方程的空间变量;运用基于Floquet理论的Hsu近法及坐标变换-常系数近似法处理周期系数。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一种族翼模型桨距电控操纵系统。该系统设计为主从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机为486主控计算机,位于主控制台,与其他系统共享;从机为三套单片机控制系统,位于自动倾斜器附近,用于驱动自动倾斜器。单片机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对模型旋翼桨距的电控操作。文中从总体设计、原理叙述、性能特点说明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先进性。这一操纵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旋臂式模型旋翼机动飞行试验机(简称旋臂机),使旋臂机能够满足模拟直升机机动飞行科目试验的需要,并成为开展直升机飞行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的重要设备。文中给出了总距突增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部分的研制是成功的,这一系统同样也适用于需要桨距自动操纵的其他设备。  相似文献   
994.
共轴式双旋翼气动特性的固定尾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典的儒氏旋翼涡系模型作了一些修正,建立了悬停状态下共轴式旋翼的固定尾迹模型,对双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最后,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95.
在一阶诱导速度分布,一阶周期变距,三阶挥舞运动的基本假定下,提出了一种悬挂式跷跷板旋翼桨叶挥舞面内拉力载荷的工程算法。为此,首先推导了含有悬挂高度和桨叶预锥角影响的这类桨叶的挥舞运动方程。并用“法方程法”及“共轭斜量法”求解了一种属于矛盾方程的挥舞运动系数方程组,取得一致结果。随后,导出了气动拉力载荷表达式。最后,以××无人驾驶直升机悬挂式跷跷板旋翼桨叶为算例,计算了拉力载荷并分析了悬挂高度和预锥角对挥舞运动系数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在随桨叶旋转的坐标系中,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非守恒格式的全势方程,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矩形桨尖和后掠桨尖桨叶跨音速流场计算的方法。该方法运用了Jameson的旋转差分技术,并采用等效迎角方法计入旋翼尾迹的影响。作为算例,首先对无升力状态下具有矩形桨尖和后掠桨尖的ONERA桨叶进行了计算,取得了与试验数据相吻合的计算结果。然后,对有升力桨叶,也分别就悬停及前飞状态下的桨叶剖面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通过与试验值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7.
直升机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先进的自由尾迹分析方法,对旋翼/机身的气动干扰进行了计算。该方法建立在桨叶的二阶升力线模型、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机身的源面元模型、旋翼的配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迭代旋翼/尾迹在机身上的诱导速度和机身在桨盘平面、尾迹定位点的诱导速度,形成一个作耦合的综合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数值解-分析解匹配”的方法建立了一贴近涡/面干扰模型来计入机身对尾迹畸变的影响。作为算例,分别计算了旋翼/机身组合  相似文献   
998.
直升机涡环状态边界的飞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涡环状态边界的确定对直升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辛宏,高正通过模型试验得出的理论涡环边界线,研制开发了一套涡环状态边的机载测试设备,制定了一套飞行试验方案,在R22直升机上进行了飞行试验,通过试飞,明确了直升机进入涡环状态的首要特征现象是机头开始出现航向摆动,摸清了直升机进入涡环状态后的一些运动规律。通过对试飞数据的处理,得到了实测涡环边界线以及对应的临界垂直下降率和安全下滑角,本文首次提出了涡环状态过渡区的概念,指出当直升机进入过渡区时应立即顶杆增速,便可有效改出涡环状态,同时也得出结论,直升机一旦陷入涡环状态,如不施加有效操纵是不会自行退出的,并且愈来愈严重。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前飞状态下直升机旋翼 /机身耦合系统的气动 /机械稳定性问题。根据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通过构造一种 2 4自由度的刚柔混合单元得到旋翼 /机身耦合系统的周期时变运动方程 ,建模中考虑了桨叶预锥、后掠、中等弹性变形以及直升机机身和传动轴的弹性影响 ,体现出铰接式桨叶绕挥舞、摆振和变距铰的整体刚性运动与桨叶中等弹性变形之间的动力学耦合作用 ,推导中对桨叶挥舞、摆振和变距转角幅值未加任何限制。根据 Floquet理论对稳态周期解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采用 Newmark直接数值积分方法得到转移矩阵。对某新型直升机的气动 /机械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对于给定的前飞状态是稳定的 ,但是随着传动轴弯曲和扭转刚度的降低出现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1000.
极值法在机械加工误差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误差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曲线凹凸性判断方法分析工件形状和误差种类,提出了计算误差值的方法,指出了以往误差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