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80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天线系数的测试误差与NSA测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归一化场地衰减(NSA,The Normalized Site Attenuation)测试中存在的误差,指出误差主要来源于天线系数.通过对天线互阻抗的分析,说明它是天线系数误差的主要来源.简单介绍了天线系数的标准计量方法,发现其中并未考虑互阻抗的影响;修正了天线系数计量中采用的方程组,证明该方程组不能求解.分析了减小测试天线间互阻抗误差的因素,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新方法使用天线增益替代天线系数,利用天线增益测试的必要条件避免互阻抗的影响;证明了新方法与原方法的原理间的等价条件;通过实测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利用单星信息修正惯导系统初始定位定向误差的方法进行分析,从几何角度说明其基本工作原理。并指出应用这种方法的特定情况和所需条件。  相似文献   
83.
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消除圆锥效应带来的误差,对圆锥补偿算法的设计和圆锥补偿误差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旋转矢量方程和经典圆锥运动的角速度模型,进而推导出了经典圆锥运动的角增量公式、角增量叉乘公式,建立了圆锥补偿系数方程,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21种圆锥补偿算法.并对圆锥补偿误差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4.
捷联惯导系统划船效应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速、高精度的划船效应补偿算法是提高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性能的重要环节.研究了划船效应补偿算法和划船效应补偿误差特性,推导了通用划船效应补偿系数方程和误差公式,给出了17种划船效应补偿算法,并对划船效应补偿误差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5.
光源光谱对干涉式光纤陀螺零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用Y波导集成光学调制器的保偏型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Interference Fiber Optic Gyroscopes)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光学元器件的参数,建立了各器件的琼斯矩阵以及光路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路偏振误差的理论分析.通过推导,得到了保偏型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偏振误差表达式.首次借助光源偏振度的改变,分析了不同形状的光源光谱对偏振模式耦合误差引起的陀螺零漂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当光源的偏振度在0~3%之间呈线性变化以及光路中其它参数不变时,谱宽较窄的光谱引起的零漂较大,谱宽较宽的光谱引起的零漂较小.仿真结果给光纤陀螺光源光谱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陀螺仪的工作精度决定着惯性参考系统的精度,为了减小陀螺仪的误差并提高其精度,需要对陀螺仪误差进行估计与精确建模.提出应用ARMA,Allan方差分析法及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分析法联合对光纤陀螺FOG(Fiber Optic Gyroscope)的误差特性及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Allan方差及PSD分析法对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分析,有效地分离并确定影响光纤陀螺输出性能的几种主要随机误差源,并对所建立的光纤陀螺ARMA模型和AR模型的精度进行了评估.对光纤陀螺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Allan方差分析法与PSD分析法对光纤陀螺噪声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时序ARMA模型是建立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一种前馈神经网络的变误差主动式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误差反向传播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主动式学习方法.文章分析了目前用于训练前馈神经网络改进BP算法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逐次主动调整网络学习误差的网络训练思想,根据网络输出误差趋势,主动变化输出层的调整误差δpl,使W\+k\-\{ji}和θ\+k\-j在调整过程中受到每次学习效果信息的控制,从而得到一种主动式变误差的学习算法.实验表明,在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时,变误差主动式算法的学习效率比改进BP算法的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8.
对由压电陶瓷的压电误差造成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分析了各项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实验现象,据此可对误差进行判断和修正。  相似文献   
89.
旋转调制技术实现了捷联惯导的高精度长航时导航,但轴系非正交误差的存在影响着导航姿态精度。传统轴系非正交误差补偿方法是针对旋转轴停留在固定位置完成的,提出一种全空间的轴系非正交误差补偿方法,不限定旋转轴的转停位置。试验结果证明该误差补偿方法较传统方法更优,对惯导姿态精度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90.
差曲面拓扑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与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齿条-齿轮等切共轭产形原理,构建齿面数值模型、ease-off差齿面,对ease-off蕴含的齿面啮合信息进行解析,获得了齿面接触路径、传动误差、接触线瀑布图;综合ease-off拓扑仿真与轮齿刚度非线性单元耦合解析,给出了修形拓扑齿面的啮合刚度、承载传动误差的计算方法。沿接触路径遍历接触线序列,获得了轮齿时变啮合刚度、承载传动误差与载荷分布图;给出了2阶抛物面对称与对角拓扑两种修形形式算例,求出了系列载荷作用下的啮合刚度、承载传动误差、齿面载荷分布。结果显示:随着载荷的增加,轮齿啮合刚度时变效应明显减弱;承载传动误差波动与啮合刚度、修形梯度密切相关;对角修形在啮合刚度、传动误差、载荷分布特性方面好于对称修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