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首先介绍了低轨增强北斗精密单点定位(PPP)的观测模型、参数估计与数据处理策略。然后对低轨导航增强仿真验证系统及误差仿真配置进行了说明,基于验证系统仿真了全球20个监测站的北斗及低轨导航数据,并通过单北斗及低轨增强北斗静态PPP试验,给出了低轨增强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测试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加入150颗低轨卫星观测量后,20个测站PPP精度收敛到10cm之内只需约1min;低轨增强北斗实现静态收敛后,定位精度东方向均值为1.5cm,北方向均值为0.3cm,高程方向均值为2.2cm。相较于北斗单独精密定位,20个监测站收敛后组合定位精度从5cm左右提升到3cm左右。加入低轨卫星可大大加快PPP收敛速度,提升定位精度,验证了低轨卫星在增强PPP精度和收敛速度上的优越性,同时仿真验证系统可支持全链路闭环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2.
串级萃取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比是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本文导出了计算最优萃取比的精确方程。相同条件下,最优萃取比精确议程的计算结果误差小于现有的最优萃取比方程。当分离系数小于3时,计算最优萃到比既可用最优萃取比方程,也可用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当分离系数大于3时,计算采用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3.
根据框肋类钣金零件高效、精确成形的要求,发展了一种S形截面类框肋零件回弹量计算与补偿方法,针对变曲率弯边,通过离散为弯边截面单元,计算每个截面线弯边单元的回弹量和补偿后重构弯边面,对带加强边的内缘弯边,提出考虑修正系数进行补偿的方法,基于现有的CAD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工具;以实际零件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成形工件测量结果表明,零件弯边角度偏差控制在±1 °之内,实现了在新淬火状态下一步精确成形.  相似文献   
104.
PPP with low-cost, single-frequency receivers has been receiving increasing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large amount of possible users. One crucial issue in single-frequency PPP is the mitigation of ionospheric delays which cannot be removed by combining observations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is purpose, several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such as, the approach using ionospheric model corrections with proper weight, the GRAPHIC (Group and Phase Ionosphere Calibration) approach, and the method to model ionospheric delays over a station with a low polynomial or stochastic process. From our investigation on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ospheric delay over a station, it cannot be precisely represented by either a deterministic model in the form of a low-order polynomial or a stochastic process for each satellite, because of its strong irregula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Therefore, a novel approach is developed accordingly in which the deterministic representation is further refined by a stochastic process for each satellite with an empirical model for its power density. Furthermore,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s from a constructed model using GNSS data are also included as pseudo-observations for a better solution. A large data set collected from about 200 IGS stations over one month in 2010 is processed with the new approach and several commonly adopted approaches for validation. The results show it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time with a negligible extra processing time, which is also demonstrated by data collected with a low-cost, handheld, single-frequency receiver.  相似文献   
105.
利用高精度的导航卫星载波相位测量数据来确定目标位置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技术途径,特别是用于准实时和事后处理确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更是有着显著的应用前景。然而,载波相位测量因存在整周模糊度,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载波相位增量建模思想,以及消除载波相位测量的整周模糊度和解算目标飞行轨迹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可以精确获取飞行器的高精度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6.
在空间飞行器综合定轨与参数分析软件(COMPASS)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定轨软件的总体流程、多卫星多传感器动力学定轨的流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结构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过程和数据流程图。这一工作为COMPASS的编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利用GPS非差观测值的GRACE卫星精密定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董绪荣 《宇航学报》2006,27(3):373-378
参照GPS精密单点定位(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卫星定轨方法一组合星载加速度计测量数据和IGS提供的GPS精密星历及精密钟差数据进行低轨卫星的精密定轨。利用星载加速度计提高卫星受力模型准确性,使动力法定轨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提升。同时,采用多种改正技术提高GPS非差观测值测量精度,保证最终高精度卫星定轨。本文建立了卫星定轨的轨道滤波模型,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即采用星载加速度计测量卫星非保守力可提高卫星定轨精度,在ITRF2000参考系下三轴精度优于18cm。这种方法不需要在全球建市基准观测站.定轨设备简单.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08.
应用近年来发展的分析结构力学理论及保持哈密顿体系结构特征的精细积分算法,可以精确高效地求解最优控制和H∞控制中的系统设计和仿真问题。文中介绍了分析结构力学的基本内容、线性定常系统最优控制和H∞控制问题的求解以及输出反馈控制问题的变分原理和分离性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非线性系统、时变线性系统、时滞系统、输入饱和系统的最优控制及分散H∞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计算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取材于作者最近完成的《状态空间控制理论与计算》一书,文中所讨论的问题都可以在基于精细积分的控制系统设计程序库(PIM-CSD)基础上求解。  相似文献   
109.
在传统的数值积分精密定轨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器箭分离速度增量修正的定轨方法,实现了器箭分离前后两段外测数据的联合定轨。仿真计算结果和任务实战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地月转移轨道入轨段外测定轨精度,比传统初轨确定方法提高约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0.
张宇  段建锋  陈明  孔静  段成林 《宇航学报》2016,37(9):1056-1062
以近地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为基础,建立变阻力系数大气摄动模型,设计了求解变阻力系数的算法。然后利用天宫一号飞行器的测轨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了空间实验室飞行高度的轨道特性,其中包括:大气模式密度误差、变阻力系数与空间环境关系、定轨残差和星历误差。在空间环境平静和磁暴的条件下,制定了多种求解变阻力系数的策略,解决了空间实验室长弧段定轨精度受限的问题,并在空间环境平静条件下实现了优于10米的定轨精度,在磁暴条件下实现了优于20米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