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226篇
航天技术   457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1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81.
高红  徐寄遥   《空间科学学报》2006,26(4):250-256
分析了2000年和2001年期间52°N地区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由 OI5577气辉强度反演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方法反演出原子氧浓度的峰值,分析了峰值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随季节变化, 2000年春季的夜间强度最大值出现在0000LT 之后,夏季和秋季的出现在0000LT之前,冬季的出现在0000LT,2001年春季和秋季的夜间强度最大值出现在0000LT之前,夏季和冬季的出现在0000LT;OI5577气辉强度在2000年2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出现最大值,在2001年9月份有最大值.就主要特征而言,反演出的原子氧浓度峰值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与OI5577气辉强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82.
中纬突发E层特性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基本的连续性方程出发,并结合运动方程,运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在合理的动力学假设条件下,模拟金属离子的汇聚,即Es层的形成.模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风剪切理论的合理性.通过改变风场和电场模式的输入参量,使模拟的结果体现出不同当地时、不同季节的金属离子汇聚情况,讨论了模拟Es层峰值密度对风场和电场的周日和季节变化的响应,其结果与统计得到的Es层出现率的时间分布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83.
本文提出了研究Transition区谱分布的静电模型,并按等离子体弱耦强湍理论对其重正化得到了谱方程.对谱方程作适当近似后,证明了该近似谱方程存在扰动密度谱为k~(-5),扰动电场谱为k~(-3)分布的解,从而定量解释了Transition区的实验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84.
大功率微波波束在电离层传播的非线性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微波波束穿过电离层时可能发生一系列线性和非线性过程。非线性过程往往更为复杂和难以预测,文章主要介绍比较重要的受激Brillouin散射,受激Raman散射和热自聚焦不稳定性等3种非线性作用。结合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参数给出一些计算结果,可以为系统设计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85.
风云三号C星GNOS北斗掩星电离层探测初步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C星GNOS掩星探测仪电离层数据,分析了2013年10月FY-3C GNOS探测的北斗掩星电离层廓线分布,将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0日期间FY-3C GNOS观测的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F2)与地面电离层测高仪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的探测精度.结果表明,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与电离层测高仪探测的NmF2数据相关系数为0.96,平均偏差为10.21%,标准差为19.61%.在不同情况下其数据精度有如下特征:白天精度高于夜晚;夏季精度高于分季,分季精度高于冬季;中纬地区精度高于低纬地区,低纬地区精度高于高纬地区; BDS倾斜同步轨道(IGSO)卫星精度高于同步轨道(GEO)卫星和中轨道(MEO)卫星.FY-3C GNOS北斗电离层掩星与国际上其他掩星电离层数据精度的一致性对GNSS掩星探测资料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6.
利用2003-2016年期间子午工程海南站(19.5°N,109.1°E)数字测高仪观测到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数据,分析了高低两种太阳活动条件下纬向和垂直向漂移对近磁静、中等磁扰和强磁扰三种地磁活动水平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日间纬向漂移各季节均以西向为主,随地磁活动无明显变化,白天日出附近和夜间漂移在各季节均以东向为主,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弱,减弱程度在分季最大,在夏季最小;日间垂直漂移在零值附近变化,且不受地磁活动和季节影响,日落附近漂移仅在分季受到地磁活动的抑制,午夜前垂直漂移在分季受到抑制,在冬季因强磁扰而反向,夏季无明显规律,子夜至日出后垂直漂移在各季节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小.与赤道区Jicamarca相比,两地漂移对地磁活动的响应相近,但在幅度和相位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两地区的地理位置、背景电场和风场结构等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7.
自相关分析法用于电离层TEC的内插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4年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将自相关分析法用于电离层TEC的缺值内插,并进行精度评估.采用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和中国地壳运动GPS监测网数据,解算成电离层垂直TEC,对缺值进行了时序内插及评估.结果表明,缺值段内的插值误差一般中间较大,两侧较小,插值误差远小于均方差.将自相关分析法内插结果与线性插值法、抛物线法、三次样条法内插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于缺值较多、变化较复杂的缺值段,其插值精度有明显的提高.采用自相关方法进行内插后,有效减小了由于缺值而引起的局部跳跃变化,可以比较准确地研究TEC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88.
用户测距误差(URE)与用户设备误差(UEE)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民航是北斗系统的高端用户,监测其对民航机场的覆盖性和服务性能十分必要.本文根据华东、华南、华北、西北地区4个民航机场观测站的北斗实测数据,分析了各机场卫星的可见性.根据URE的解算方法、电离层修正模型、对流层修正模型以及定位精度的评估方法,给出了对应的性能评估结果.研究发现:可见星数均在6~14颗,满足定位要求; 95%置信度下,电离层延迟优于7.50m,对流层延迟优于13.28m,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中圆轨道卫星(MEO)卫星的URE值分别优于2.36m,1.72m,2.59m,满足北斗规范的要求;95%置信度下,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3.63m,垂直方向优于6.98m.结果表明北斗系统在民航机场监测站的覆盖性及服务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9.
基于电离层一维仿真加热模型,详细介绍了模型中电子的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各类参量表达式,利用对角矩阵追赶法数值求解电离层F层加热过程,分析了不同时次电子数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变化,讨论了不同频率和不同功率电波加热的情形.结果表明:当高频电波加热高电离层时,电子温度迅速增加,并很快趋近于饱和状态;电子密度的变化较为迟缓,但在加热过程中其变化幅度却越来越大;电子密度变化量在沿磁场方向上形成空洞和上下稠团两峰一谷构型;频率越大、功率越高的电波加热时,电子密度的变化也越大,但存在一适值频率的电波对电子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0.
电离层延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对于装配GNSS单频接收机的航空器,选择简单有效的Klobuchar广播电离层模型来改正电离层延迟误差,其修正率为50%~60%。针对45°(N)纬度带,提出了更高电离层修正需求。考虑到季节因素对中高纬度地区电离层的显著影响,利用GIMs(Global Ionospheric Maps)分析了昼夜中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的峰值和谷值随季节(年积日)的变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45°(N)纬度带的Klobuchar like电离层模型。该模型不增加广播模型系数,新模型的夜间和VTEC高峰时电离层修正率分别达到了82%和80%,表明在穿刺点集中的45°(N)纬度地区使用该模型可以更精确地描述该地区的电离层,帮助航空器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