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航天技术   37篇
航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Fabry-Perot干涉仪气辉观测数据反演中性风速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半径法、完整傅里叶级数描述法和非线性回归法分别对安装在河北省境内国家天文台兴隆园区(40.2°N,117.4°E)的Fabry-Perot干涉仪(FPI)获得的地基中高层大气气辉观测数据进行风速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半径法、完整傅里叶级数描述法和非线性回归法均能很好地反演风速,在误差范围内反演结果存在很好的一致性.相对于半径法和完整傅里叶级数描述法,非线性回归方法更完整地利用了观测数据信息,反演结果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高红  徐寄遥   《空间科学学报》2006,26(4):250-256
分析了2000年和2001年期间52°N地区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由 OI5577气辉强度反演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方法反演出原子氧浓度的峰值,分析了峰值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随季节变化, 2000年春季的夜间强度最大值出现在0000LT 之后,夏季和秋季的出现在0000LT之前,冬季的出现在0000LT,2001年春季和秋季的夜间强度最大值出现在0000LT之前,夏季和冬季的出现在0000LT;OI5577气辉强度在2000年2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出现最大值,在2001年9月份有最大值.就主要特征而言,反演出的原子氧浓度峰值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与OI5577气辉强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武汉、广州、泉州和琼中等4个低纬地磁站连续多年的地磁资料,计算了各月5个磁静日Z分量日均值与中午1100---1300时段平均值之差(Dz),对每年12个Dz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各年的半年变化幅度和相位.结果表明:4个站的Dz每年都有半年变化现象;半年变化幅度与太阳活动有关,一般来说,太阳活动高年Dz半年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太阳活动低年;太阳活动本身的半年变化,对Dz半年变化幅度有显著的调制作用;Dz半年变化的相位在3—4月(或9—10月),即极大值出现在分季;低纬地区地磁Z分量存在显著的半年变化,能够反映赤道电急流也有明显的半年变化,这再一次证明,赤道电急流幅度的半年变化,通过“喷泉效应”使得电离层,f0F2产生半年变化,其是产生,f0F2半年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磁Z分量日变幅的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2—1993年广州地磁资料,分析了Z分量日变幅的年平均、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等低频成分的逐年变化,以及小于60天的短周期变化特征.同时对1972—1993年的F10.7日均值进行了谱分析.结果指出,广州地磁Z分量日变幅的年平均与太阳活动指数F10.7的年平均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具有幅度大约5nT夏季极大的年变化,与太阳活动没有明显相关,是一种季节效应;存在春秋分极大的半年变化,幅度与太阳活动有关,高年的幅度明显大于低年;具有明显的与太阳自转相关的27天左右的变化和明显的与行星波有关的接近16日、10日、5日、2日等短周期变化.广州地磁Z分量日变幅的这些谱特征,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低层大气对电离层影响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气臭氧地基遥感反演的退卷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大气臭氧地基遥感信息处理的新方法,它利用非线性退卷积方法和等效仪器函数提高光谱分辨率,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大气臭氧反演计算,可以显着提高大气臭氧遥感的可探测高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以激光雷达夜间观测的温度数据的时空范围和时空分辨率作为参考,构造具有已知背景温度(由稳态背景、行星波和潮汐波组成)和重力波频谱分布的合成温度数据,针对合成温度数据,分别采用已有的夜间平均方法和时间滑动平均方法提取重力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谐波函数近似表示背景大气变化的谐波拟合方法提取重力波.通过比较提取出的重力波与事先给定的重力波得到谱响应,利用谱响应定量分析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重力波的周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对背景温度成分敏感的夜间平均方法提取的重力波振幅易被严重高估;对半日潮汐比较敏感的时间滑动平均方法通常可以提取周期小于1.15倍窗口宽度的重力波;对背景温度成分不敏感的谐波拟合方法可用来提取周期小于0.4倍夜间时间长度的重力波.将各方法应用于Na激光雷达夜间观测的温度数据,从中提取重力波,结果表明时间滑动平均方法和谐波拟合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Solar Mesosphere Explorer(SME)卫星1982年和1983年太阳紫外辐射和赤道地区50-90km臭氧分布的红外观测资料,对臭氧地太阳紫外辐射27天振荡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大气光化波动模式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文[1]考虑了退卷积后测量仪器的残余影响,提出了等效仪器函数概念及大气参量分布的参考光谱反演化,它利用测量仪器的光谱响应函数和本地区平均大气参量分布作为先验信息,通过退卷积处理提高了大气反演的高度和精度。但是象火山爆发这样一些突发性事件都可能使大气参量分布突然发生较大变化,使根据平均大气分布计算的参考光谱与实际光谱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因而加大了参考等效仪器函数与等效仪器函数之间的偏差,导致大气反演  相似文献   
9.
平流层,中间层,低热层大气加热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计算了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中各种光化过程的加热率与大气的冷却率,并且给出了20—140km的大气净加热率的昼夜变化特征.为大气潮汐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9-1980年期间东亚和澳大利亚扇区不同地磁纬度11个台站的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采用带通滤波的方法,分析了白天NmF2的准27天变化特征及其与太阳活动指数F10.7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年里,太阳活动指数F10.7和NmF2的短周期(2~70天)频谱中,27天周期附近都出现明显的极大值;在27天波段,F10.7和NmF2的标准偏差有逐年变化特征,F10.7的平均标准偏差为10.9%,NmF2 的标准偏差随地磁纬度变化,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标准偏差越大,11个站的平均标准偏差为8.2%;在27天波段,NmF2与F10.7存在显著的相关,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相关的概率在90%以上;NmF2相对于F10.7的准27天变化平均滞后2天左右;从总体上看,太阳EUV辐射的准27天变化是造成NmF2准27天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