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航空   1128篇
航天技术   401篇
综合类   166篇
航天   9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针对变分模态分解(VMD)需要人为确定输入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自适应VMD(APVMD)方法,其通过粒子群(PSO)算法优化VMD的输入参数.使用APVMD结合切片谱的方法,对双转子航空发动机振动正常和异常状态下的实测弹性支承应变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PVMD方法可以自适应地实现对实测弹性支承应变信号的分...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不分解状态下主轴轴承故障诊断难的问题,以振动信号分析和处理为基础,以小波包分解与重构、峭度值指标、频谱分析和包络解调为预处理方式,提出了基于故障轴承和正常轴承的特征倍频能量总和占整个包络谱能量百分比的特征差异确定轴承故障的诊断方法,以凯斯西储大学深沟球轴承典型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外圈点蚀故...  相似文献   
997.
周宏潮  王正明 《宇航学报》2005,26(Z1):145-148
线性模型的信号估计精度是工程应用上非常重要的指标.传统的信号精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回归模型的残差,构造相应的统计量进行评价的.现通过对动态测量数据模型的分析,从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信号模型这三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其对信号估计精度的影响,结论是建立精确的信号和系统误差的节省参数模型以及有利于信号和误差分离的模型是得到高精度信号估计的前提.比较了弹道数据处理中的不同线性模型,并给出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的载噪比(CNR)是衡量接收机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准确得到载噪比估计值,推导并分析了2种常用的GNSS信号载噪比估计方法(方差求和法(VSM)、窄带宽带功率比值法(PRM)),并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渐消因子容积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载噪比估计方法,比较了3种方法在通常的信号环境下和弱信号环境下的载噪比估计能力。结果显示:在信号较弱环境或信号受到遮挡产生突变等情况时,VSM方法与PRM方法均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自适应载噪比估计方法能准确估计出信号的载噪比。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硬件信号模拟器可以标定电离层TEC监测仪的差分码偏差.通过对相同接收机时隔近41.5月进行的两次差分码偏差标定实验,以GPS系统为例分析了硬件标定法得到的差分码偏差随时间的长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收机差分码偏差均值从第一次实验的16.122ns增加至第二次实验的16.749ns,在约41.5月的时间内增加约0.627ns,月增量为0.0151ns,增加比较缓慢;第二次实验的差分码偏差标准差也有所增加,但增量也不大(均值分别为0.05ns和0.07ns).此外,两次标定实验的TEC测量精度(均方根误差)均达到约0.3TECU,对应的差分码偏差误差约0.1ns,这说明该接收机差分码偏差变化的一致性较好.若不加以再次标定,第二次实验时TEC测量误差将增加至约1.8TECU,月增量约为0.0434TECU.   相似文献   
1000.
分布式小卫星SAR的基线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星间基线的高精度测量是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星间基线的表示为出发点,先筛选出可行的基线测量手段,然后针对分布式小卫星SAR所关心的测量精度、信号覆盖、数据率以及作用距离等方面,对这几种手段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并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3种理论上可行的基线测量方案。最后,文章还指出了这些方案在工程实现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