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2篇
  免费   1254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航空   6444篇
航天技术   1456篇
综合类   866篇
航天   201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飞机座舱显示系统画面显示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飞行状态姿态复杂多变,座舱显示系统的画面也要求动态、实时、清晰。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刻度线的快速反走样算法。该算法适用于任何直线的反走样绘制,且响应速度快、效果好。文章主要从图形走样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提出了利用算法来消除走样现象,给出了较详细的数学推导,并将此算法应用于罗盘刻度线的生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32.
基于逆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设计控制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对大量复杂、未知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对象,建立具有一定通用性的逆模型控制器,在实际非线性系统设计中是非常困难的。文中基于系统内模控制(IMC)原理和神经网络(ANN)的非线性映射、大规模并行处理等特性,设计了非线性系统的ANN正模型辨识器及逆模型控制器,基于IMC原理和ANN理论建立了非线性系统的IMC结构方案。大量仿真研究表明,设计的基于ANN逆模型的IMC结构方案是有效的,ANN逆模型控制器具有良好控制性能,且其结构简单,具有一定通用性。  相似文献   
933.
军机LRM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RM(外场可更换模块)是第四代军机航电系统的主要特征,对于提高军机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其全寿命周期费用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了航电系统传统结构的不足,指出了基于LRM结构的航电系统的优点,阐述了LRM的设计要求及现有标准,并深入研究了其关键技术,以便为我军新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4.
罗华  戎皓  彭乐林 《飞机设计》2009,29(4):52-55
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故障诊断与管理方法,能对无人机重要部件、系统进行全面的健康状态监控、故障检测、分析判断处理,因而在无人机技术领域得到广泛重视和长足发展.文章通过对PHM技术的分析研究,搭建了无人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设计了无人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模块.  相似文献   
935.
本文探讨了硅微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方法,采用专用MEMS设计软件建立了“三明治”式硅微加速度计自顶向下的系统模型,该模型对于硅微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通过优化改进设计,目前硅微加速度计零位重复性已达到2×10-4g(3个月,1σ),正在开展探月二期工程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36.
本文从惯性机电元件设计技术、支承技术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探讨了惯性机电元件发展趋势,指出惯性机电元件正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长寿命、无接触及微机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37.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绝对误差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对初始对准误差模型进行了分析,选取不同的不可观测状态,姿态误差角的可观测度强弱不同。从而提供了一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观测度的方法,为惯导系统滤波器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8.
由于静电场的负刚度导致控制回路系统的不稳定,因此静电力闭环硅微加速度计控制系统设计是硅微加速度计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硅微加速度计设计的难点技术之一。在硅微加速度计项目研制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仪表回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高增益和带宽的问题,保证了仪表启动的快速性、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9.
将MEMS惯性系统分为ISA、IMU和INS三级,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对MEMS IN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供广大惯性导航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40.
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悬浮支撑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CARDC的2.4m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的悬浮支撑系统的组成、试验装置的结构及其特点、控制算法等。给出了风洞调试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简要讨论。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悬浮支撑系统具有强度高,对模型的浮沉和滚转控制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