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314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7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介绍了基于逆置等熵轴对称喷管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估。轴对称逆置等熵喷管采用特征线方法生成,以3°截短逆置喷管流动为基准流场,定义进气道出口为圆形截面,采用流线追踪方法和三维造型工具,生成了三维内收缩的超声速进气道,内收缩比CR=6.18。采用自主CFD软件分析了设计的内收缩进气道性能。无粘和粘性湍流计算表明,在设计点、起动状态下流线追踪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高,流动核心区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422.
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解算性能进行评估是提高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受人为主观性因素影响较大,提出了一种对数最小二乘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FCE)方法相结合的性能评估方法。推导了模糊权重向量的唯一性确定条件,并将对数最小二乘FAHP方法确定的模糊权重向量去模糊化,使得权重向量可直接利用FCE方法进行加权综合,形成优势互补。以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解算性能评估为实例,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对数最小二乘FAHP-FCE评估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优于基于程度分析的FAHP方法和基于先验规则挖掘的FAHP方法,使其更适合于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解算算法进行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423.
陈晓 《推进技术》1989,10(3):30-35,83,84
本文按文献[1]提出的“失速裕度”设计法计算了二元亚音扩压器的几何尺寸和性能,其结果与作者所做的试验数据相差甚大.该扩压器是具有很大初始扩压角的突扩扩压器,在初始扩压段即出现严重的气流分离.此方法不适用的原因在于所用的附面层动量积分方程没有考虑壁面曲率项的影响.作者还对双扩压角直壁扩压器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大扩压角且短的初始扩压段的直壁扩压器性能优于相同面积比和长度的单扩压角直壁扩压器.此外,试验表明在分离点前安装适当型式和结构参数的叶片式涡流发生器能够控制扩压器内气流分离,从而使压力恢复系数C_p值提高25~34%.  相似文献   
424.
区域导航星座分析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航星座设计涉及诸多参数的优化组合,星座设计目标就是寻找一组参数组合,使其构成的星座在指定覆盖区域既能获得最优星座性能,又节省系统建设成本和星座长期维持费用.在详细论述导航星座性能指标及其可用性算法,以及导航星座参数设计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半分析式区域导航星座设计方法,并综合分析得到4种区域导航星座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对比研究星座性能指标及定位精度仿真结果,初步说明区域导航星座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25.
厚膜铂电阻是80年代推出的新一代铂电阻测温元件。以铂浆料代替铂丝,用印刷工艺制成版图代替丝绕,用激光调值代替手工调值,用破璃浆料复层代替绝缘物封装。生产成本低,特性符合 IEC 标准,响应速度快,抗冲击、振动,可靠性高,用途广泛。本文综述这种测温元件的发展背景、结构特点、工艺、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6.
综述了天文用CCD激光探测器对天文杜瓦的要求,介绍了研制的TWD型杜瓦的特点和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探测腔时,Ⅱ型和Ⅲ型杜瓦容器的技术指标分别达到:有效容积2.5L和1.25L;质量2.05kg和3.02kg;液氮保存期110h和116h.真空寿命达2年以上.接探测腔后,Ⅱ型杜瓦液氮保存期为40h;CCD冷盘温度可达到-100~-120℃.  相似文献   
427.
SRB、G86涂层和铝阳极化着(黑)色是卫星表面热控用的材料。在轨道上,它们将直接与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相接触,因此它们表面积累电荷的性质对是否会由它们引发放电、起弧、击穿等物理效应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综合模拟空间环境下对它们的充电性能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验评价可以正确了解它们的表面积累电荷的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在工作中恰当的使用或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8.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 prognostics is a fundamental premise to perform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CBM) for a system subject to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s,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 RUL prognostics for aeroengine. However, most of the prognostics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simply base on single parameter, making it hard to demonstrate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gradation. To solve such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to predict RUL by means of super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fusion.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evolution of the engine is modeled by fusing multiple monitoring parameters, which manifest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while degrading. With the obtained degradation curve,prognostics model can be established by state-space method, and then RUL can be estimated when 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predicted and updated through Kalman filtering algorithm. By this method, the non-stationary degradation of each parameter is represented, and multiple monitoring parameters are incorporated, both contributing to the final prognostics. 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is approach enables satisfactory prediction evolution and achieves a markedly better prognosis of RUL.  相似文献   
429.
导叶间隙不确定性对可调向心涡轮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可调向心涡轮导流叶片叶顶及叶根间隙尺寸不确定性对涡轮级性能的影响,首先将喷嘴环叶片大开度模型的单通道定常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然后以导流叶片小开度涡轮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导叶两端叶顶间隙尺寸多种分配模型三维流场,总结出导叶间隙不确定性与涡轮级性能之间相应变化规律;最后选取导叶两端间隙平均分配模型和最优涡轮性能下间隙分配模型开展多通道定常/非定常计算,用于分析间隙分配变化对转静干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导流叶片轮缘侧间隙尺寸占全部间隙尺寸5%~15%范围时,涡轮级效率较高;当导叶间隙全部集中在轮缘侧时,涡轮效率较低;最高、最低效率差别约为6%。间隙泄漏流变化将引起下游转子叶片进口气流角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转子叶片吸力面前缘分离涡损失大小。此外,导叶两端间隙分配变化可以改变嘴环叶片吸力面激波强度,并通过诱发交变载荷变化方式影响转子叶片可靠性。  相似文献   
430.
分布式并行系统中,并行程序通常表现出比传统串行程序复杂得多的行为。影响并行程序性能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获得好的并行计算性能成为系统设计者和用户所面临的极大挑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并行程序的性能可视化方法和工具在帮助用户理解并行程序行为和优化性能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各种并行性能分析优化工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并行计算性能可视化方法研究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指出了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