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34篇
航天技术   75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光敏树脂分析的3D打印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EMS加速度传感器所采用的硅微机械加工技术存在个性化定制、小批量生产成本方面的不足,而3D打印技术的优势就在于无需模具的自由化定制、一机多用实现低成本产品生产,3D打印的发展趋势就是实现微纳尺度结构的制造。在此背景下,采用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3D打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传感器基底使用耐高温光敏树脂制作,并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基底表面印制导电碳浆形成应变计结构。为此,首先对耐高温光敏树脂的相关热学与机械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得到该光敏树脂固化后的起始分解温度等热力学参数。其次,通过控制光敏树脂紫外光固化时间,取得了较好杨氏模量和弯曲强度的树脂,且为该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仿真优化与制作工艺提供了必需数据与重要依据。除此之外,还对所设计的碳浆应变计结构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有效灵敏系数。通过以上工作,为最终实现3D打印加速度传感器的制作做好铺垫,助力3D打印技术与MEMS传感器技术相融合。  相似文献   
82.
光笔式无导轨三坐标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非正交系统(俗称无机械导轨),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交汇成像实现三坐标测量,其测量头为一支带有点光源的笔,故称“光笔式无导轨三坐标测量系统”。文章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83.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系统特点及信号处理方法。该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问分辨率,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复用温度光纤传感器阵列进行了比较。通过使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和信号处理软件相结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光笔系统的自标定原理及算法,建立了自标定数学模型,并进行大量的计算机仿真,确定了求解系统自标定最小二乘问题的有效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分析了光笔上点光源的分布位置对光笔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机载光电跟踪系统模糊控制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构成,并对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陀螺稳定平台框架系统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通过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规则、参数以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并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基于 GA的模糊控制器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6.
大尺寸工件直线度视觉测量系统中摄像机标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尺寸工件直线度激光视觉测量系统的现场标定需要,从分析点结构光传感器模型入手,推导了计算机像平面坐标系到世界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借助转轴实现系统旋转扫描测量;介绍了系统中摄像机坐标系、传感器坐标系、转轴坐标系、标定块坐标系及全局坐标系等各个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结合测量系统特点设计了特有的靶标,提出了适于大尺寸工件视觉检测系统摄像机参数及全局标定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可用于现场标定。  相似文献   
87.
星载光学遥感器消杂光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国内外杂散辐射理论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消杂光技术的探讨,归纳出杂光技术领域目前的国际水平以及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从散射理论、分析软件、测试途径以及杂光抑制措施等7个方面,力图全面系统地阐述该项技术的诸方面内容。文章从国情出发,根据当前中国消杂光技术现状和未来高水平空间遥感器的要求,提出下一步中国消杂光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通过CCD的数据采集对单缝衍射条纹的光强进行测量试验,简要分析了试验中的噪声来源.提出使用小波技术对CCD的采集信号进行噪声滤除,详细讨论了小波的分解与重构以及在去除噪声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小波技术能完全滤除噪声.  相似文献   
89.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a few relevant features about the abundances of light elements (D, 4He, 6Li, 7Li, 9Be) in the Milky Way. It places special emphasis on metal-poor stars. Observational concerns are discussed. The use of 7Li and 6Li as cosmological probes and of 9Be as a chronometer for the early evolution of our Galax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反射效应的二维微小角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该传感器采用光学差动法,通过检测光强实现了对二维方向上微小角度的测量。研制的角度传感器俯仰角和偏转角的测量范围为±500arcsec;具有优于0.1arcsec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