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少筠 《推进技术》1988,9(2):92-62
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除金属和合金的传统研究外,还含有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带有一层有序原子结构)和金属基与金属间基复合物的研究。在它们中间,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最好的高温性能,而通常应用的高温合金受温度或重量限制。Lewis对铝化铁(FeAl)和铝化镍(NiAl)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近等原子βNiAl具有2980~0F熔点(而常用的高温合金只有2350~0F)、重量轻、抗氧化和合金处理后有强化潜能等优点。它的缺点是室温下延展性差、高温下强度较低。但添加钽后,可以增强NiAl的高温蠕变强度,接近通常高温合金2000~0F时的强度。透  相似文献   
92.
本文给出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材料选择的准则,问题归结为在满足材料的强度、韧性及塑性要求的条件下,使壳体效率取极大值。  相似文献   
93.
35CrMo钢的强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CrMo钢的强韧化研究,旨在获得以板条状马氏为主的组织,可以延缓或减轻齿轮面点蚀现象的产生,经接触疲劳寿命试验及失效形式分析,35CrMo钢的强韧化处理不仅能提高齿面的硬度,同时也能提高过渡区与心部的硬度,从而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4.
强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金属材料在强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偏重于高速碰撞理论预估中要用的材料本构关系。文中收集了某些材料特别是钢和铝的一些国内外数据。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难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特性,对常规状态及应用大功率CO2激光器两种条件下切削高温合金GH135进行了对比工对应用大功率CO2激光器辅助加热切削高温合金的主要参数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随着波音787和A350飞机的推出,飞机机体结构的金属材料正由复合材料所取代.这种转变将会给使用和维护这些飞机的航空公司带来一项新的挑战:如何监控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结构件并发现其内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97.
叙述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几种典型金属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展望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该技术在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国内较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8.
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粉末材料往往是一种金属材料与另一种低熔点材料的混合物,成形过程中,仅低熔点材料熔化或部分熔化把金属材料包覆粘结在一起,其原型表面粗糙、内部疏松多孔、力学性能差,需要经过高温重熔或渗金属填补空隙等后处理才能使用;而前者利用高亮度激光直接熔化金属粉末材料,无需粘结剂,由3D模型直接成形出与锻件性能相当的任意复杂结构零件,其零件仅需表面光整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99.
100.
纤维缠绕气瓶设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具有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气瓶在加压和卸压过程中的变形特性。依据网格理论,给出了纤维缠绕壳体的设计方法。对塑性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内衬,可用强度理论中的最大正应变准则进行强度设计。推导出气瓶卸压时内衬不失稳所应满足的条件。为使卸压时内衬不失稳,内衬与纤维缠绕壳体之间应有足够的粘接强度,而且内衬的壁厚应越薄越好。对壁厚较薄的内衬,给出了气瓶卸压时内衬不失稳的最小粘接强度的确定方法。算例表明,文中给出的设计分析方法,可用于具有金属内衬纤维缠绕气瓶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