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3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深入分析了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对蓄电池的充电要求和蓄电池常规充电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Tmega16和SG3525A的四段式智能充电器,其主电路采用推挽隔离变换结构,充电策略采用激活、恒流、恒压、涓流的四段式充电方法,实现了蓄电池在不同阶段下的充电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器能够适应风机宽范围的充电要求,而且可实现充电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状态显示,并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2.
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电机驱动电路采用的脉宽调制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电机转矩脉动也会不同.针对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从换相期间转矩脉动、非换相期间转矩脉动及脉宽调制方式的应用改进3个方面对不同脉宽调制方式进行分析,得出采用PWM_ON_PWM方式的转矩脉动最小,适用于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的高精度控制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3.
针对五相电机电压空间矢量多、控制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五相感应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与仿真。依据矢量空间解耦理论与载波统一性理论,采用基于最大矢量的SVPWM算法,综合考虑电压脉动与开关损耗等因素,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对仿真过程中产生误差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满足电机控制的需求,与传统的SVPWM算法相比,谐波畸变率降低,开关损耗降低约20%。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静止变流器电路的系统设计问题,对航空静止变流器的SPWM直接升压设计方案和间接升压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重点是电路的变换效率。根据电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两者的基本区别在于阻抗匹配和波形变换。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SPWM直接升压电路系统虽然系统设计简单,但是变换效率较低;间接升压系统电路的设计比较复杂,变换效率较高,而且中间高压直流环节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55.
输入输出共地的Buck三电平变换器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的一半,采用交错控制方式,滤波电感最大可以减小为Buck变换器的滤波电感的1/4。本文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解决了飞跨电容电压的控制问题。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该变换器以及确保飞跨电容电压为输入电压一半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变换器的动态实验,表明均压电路在输入电压和负载突变过程中依然能保证飞跨电容电压为输入电压的一半。  相似文献   
56.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是一种零电压开关逆变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它包含二级功率变换单元: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和逆变桥。本文详细分析了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的软开关工作过程及实现逆变桥软开关脉宽调制(PWM)控制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二级功率变换单元的工作模式,输入输出特性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推导了电路特性与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设计电路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可以实施开环控制,谐振直流环节与逆变桥控制相互独立,使整个逆变器控制简单、便于实现。运用P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电路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57.
针对气动软体空间机械臂的压力控制需求,提出了基于PWM的软体臂压力控制技术。设计了气动软体空间机械臂的气动系统结构,并建立了各部分的数学模型。根据开关阀和PWM控制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零位补偿和双阀同步脉宽调制(PWM)的软体臂压力控制系统结构,并阐述了各部分设计方法。利用Python建立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该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了正弦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进行低频跟随,能够满足气动软体空间机械臂的压力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少稀土混合磁材料永磁无刷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输出能力,采用了新型共直流母线开绕组的逆变器拓扑结构。该结构会在电机绕组内产生零序电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解耦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法,有效提高了电机端电压利用率。对共直流母线情况下共模电压和零序反电动势均会导致3、9次电流谐波的问题,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重复控制器对零序电流进行闭环控制,在简化控制系统结构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共模电压和零序反电动势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本设计主要完成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PWM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并运用PROTEUS进行了基本部分的仿真,该系统包括速度给定、速度显示、速度测量。转速检测显示电路采用LED数码管,速度采用以AT89C2051为核心的小键盘进行输入,并把输入的速度值传给AT89C51。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用PWM实现直流电机调速的基本方法,PROTEUS的相关知识,及PWM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这在教学实验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使学生在没有硬件的情况下能用软件虚拟出实验电路。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直流电动机驱动及控制。  相似文献   
60.
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中,两个变压器轮流向负载传递功率,LCD缓冲网络实现了功率器件的零电压关断,并且将多余的能量回馈电网,减小了关断损耗,提高了效率,文中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列出了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等值电路和微分方程,给出了各工作状态转换的条件,并绘制了50W100kHz实验电路的实验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