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单相流体回路辐射器性能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神舟”飞船辐射器为例,对管式单相流体回路辐射器的宽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求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管式辐射器常用性能评价方法--能质比及微元能质比(单位质量散热能力)随片宽度的变化规律;而后以提高辐射器能质比为优化目的,对辐射器宽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辐射器的最佳能质比对应的宽表达式;最后给出了“神舟”飞船辐射器优化前后的参数对比。文章对管式辐射器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采用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的热控制单元(TCU,Thermal Control Unit)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可移动电子设备的热控制,避免设备过热而引起的热故障.建立了分析TCU热性能的二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加和填充泡沫-PCM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高TCU热性能,能很好地满足电子元件的工作要求.此外,还对加和填充泡沫-PCM提高TCU性能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填充泡沫-PCM复合材料的方案更具优势.所得结论对移动电子设备TCU的设计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带交错肋结构涡轮叶片复合通道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带交错结构和纵向隔板的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流动与换热.实验采用相变加热的方法,为模型实验件提供等壁温边界条件,实验在Re=10 000~60 000之间进行.实验模型采用了交错结构和扰流柱结构,分别与两种纵向隔板组合进行实验,以期望得到综合传热效果最优的组合.实验件的一侧外壁面被分成10个区域以期望了解实验件局部换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带交错结构的通道的换热效果好于带扰流柱结构的通道的换热效果.当Re<30 000时,综合传热性能最佳的是带波形隔板加交错0612组合结构的通道,当Re>30 000时,综合传热性能最佳的是带波形隔板加交错0412组合结构的通道.   相似文献   
24.
回弹是影响飞机框零件成形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影响框零件回弹的主要因素,对框零件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的回弹预测及控制研究情况做了综述,并将预测方法归类为解析法、有限元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试验法4种,最后总结分析了框零件橡皮囊成形零件回弹控制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为了寻找到化铣槽液各组分的最佳含量范围,使零件达到稳定化铣侧切率,减少板材铣切厚度差,本研究通过测量对比试片在各组分含量的槽液中铣切壁板的侧切率和均匀度参数来实现.结果表明,当NaOH初始浓度为200 g/L、溶解Al3+为70~110 g/L、温度(90±5)℃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得到条偏差Tw±0.75 mm、壁厚偏差Ts±0.15 mm的较理想的化铣产品.  相似文献   
26.
加肋板结构中弹性波一维局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了失谐周期多跨加板结构中的弹性波一维局部化问题。采用传递矩阵方法给出了系统的传递矩阵 ,并采用 Wolf提出的计算连续型动力系统中 Lyapunov指数的方法 ,给出了局部化因子的计算表达式。作为算例 ,给出了失谐加板结构中局部化因子的数值结果 ,并分析了跨长的失谐程度及结构参数对弹性波局部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王鑫  黄国平  廖文和  郭宇 《航空学报》2008,29(2):267-273
 针对现有微型三角阀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双式气动阀这一新型微阀,通过两级带圆弧过渡的收敛形条,在减小正向气流压力损失的同时,引导逆向气流分为3股后再呈“Y”形汇聚,产生强烈的相互撞击而抵消部分动能,从而减小逆向流量以提高效率。通过数值计算对双式气动阀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加工了特征尺寸为1 mm的三角阀、梯形阀与双阀实验件,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在微流体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双阀能大幅提高效率:对不可压流,双阀可将效率从普通阀的2%~3%提升至14%左右;对可压流,双阀能将效率从2%提升至约13%。  相似文献   
28.
交替大小肋片方腔通道内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生  胡捷  刘建军  安柏涛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2):2274-2279
采用商业软件CFX研究了内部具有不同间距的周期性交替大小片的方腔通道的换热性能.结果发现:流体流过斜置片时,从片的上游端点开始形成一个紧靠带壁面向斜下游发展的喇叭状涡,此涡使片之间形成卵形高换热区域;高换热区域面积的大小与流体流动情况有关,而且受下游片影响.与采用单一尺寸片的通道相比,在适当的位置加入小片能够改善再附着区域下游的换热,同时降低通道的流阻系数,增强综合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29.
肋角度和出流孔位置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带和双排出流孔通道,研究了角度和出流孔位置对流量系数分布和总压系数分布的影响.研究的角度为60°,90°和120°.出流孔分别位于相邻两之间距前1/4距、两中间、距后1/4距.研究表明:不同的角度和出流孔位置不改变流量系数和总压系数沿流向的分布规律;流量系数随角度增大而增大;60°和120°通道中总压系数绝对值接近且小于90°通道中的绝对值;两之间,出流孔位置靠近下游,将使流量系数增大,总压系数绝对值增大.   相似文献   
30.
复杂空冷叶片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空冷透平动叶的冷却机理和冷气流动特性,对某重型燃机透平动叶进行了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尖开孔可以促进冷气在蛇形通道中的流动,改善冷却效果;涡流矩阵通道中子通道的宽度与高度比减小会加大涡流矩阵通道中的流动阻力,从而改变冷却的效果,其宽高比与冷气进口条件存在一个最佳组合关系;涡流矩阵通道结构与叶尖之间的间隙会降低冷气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