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5):81-81
2008年8月下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名华裔科学家李成古和魏小丁(音译)研究发现,铅笔石墨中一种叫石墨烯的二维碳原子晶体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100倍。这种物质不仅可以用来开发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和“太空电梯”用的超韧缆线。  相似文献   
132.
《航空港》2012,(4):122-125
典雅的白与深沉的黑,是设计师永恒的钟爱,总有无尽的保险单来自这极致的简单,再带来强烈的礼堂冲击与一派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3.
掺杂硅再结晶石墨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煤沥青作粘结剂、硅粉作添加剂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配比的掺杂硅再结晶石墨。考察了不同质量配比的添加硅对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电阻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纯石墨材料相比较 ,掺杂硅再结晶石墨的导热导电性能均有较明显的提高 ,而力学性能却有所降低。与纯石墨材料相比较 ,当硅掺杂量为 4wt%时 ,再结晶石墨电阻率可降低 2 5 % ;而当硅掺杂量超过 4wt%时 ,对再结晶石墨的电阻率影响不大。室温下 ,RG-Si-6再结晶石墨的层面方向热导率可达 3 2 5 W/ (m·K)。微观结构分析表明 ,随着硅掺杂量的增加 ,石墨微晶的石墨化度以及微晶尺寸均增大 ,晶面层间距 d0 0 2 降低。原料中掺杂硅量为 6wt%时 ,再结晶石墨石墨化度为 94.3 % ,微晶参数 La/为 1 94nm。 XRD分析表明 ,硅元素在再结晶石墨中以 α-Si C的形式存在。硅对再结晶石墨制备过程的催化作用可以用碳化物分解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4.
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 研究了石墨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新型BMI复合材料Tg高达392℃,随着石墨添加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逐渐下降,其中含30%(质量分数)石墨填料的BMI复合材料在水润滑下的最低磨损率仅为1.98×10-6mm3/(N·m).  相似文献   
135.
(Grf+SiCp)/Mg的热膨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了石墨纤维织物与SiC颗粒混杂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组织与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的线胀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经退火后复合材料在20-100℃的平均线胀系数约为3×10^-6/K。纤维二维正交排布条件下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各向异性特征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36.
利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了石墨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Gr/ZL101A),研究了没的纤维分布状态对复合材料同组织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颗粒混杂不仅改善了纤维分布均匀性,而且弯曲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7.
本成果按下述质量分数组成:70%Fe、12%石墨、3%MoS2、3%Pb、4%Sn、4%SiO2、4%Al2O3。 本配方特点是加入适量、适粒度的片状天然石墨,添加适量的MoO2、调节摩擦因数,得到分级混合和多阶式加压烧结工艺流程的参数。它是不含铜、不添加合金元素的耐磨性强、静摩擦因数高、综合性能优良的铁基摩擦材料,并与30CrSiMoV钢匹配成理想摩擦副。  相似文献   
138.
pH值对硅酸钇涂层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颖的水热电沉积方法直接在石墨表面制备了硅酸钇涂层,利用XRD,EDS和SEM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进行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电沉积前驱溶液pH值对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驱液的pH值为1.5~3.0及水热温度为150℃时,即可制备出硅酸钇涂层.随前驱液pH值增加,涂层开裂趋势减弱,结晶趋势增强,致密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9.
通过传统氧化制备法制得的可膨胀石墨含硫量较高,具有腐蚀性,因此低硫或无硫可膨胀石墨的工艺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意义与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混酸系(硝酸/磷酸)在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与天然鳞片石墨的反应,探究出一套相对科学的可膨胀石墨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40.
对采用热压一次成型方法制备的C/BN复合材料、热压成型的C/BN复合材料用热固性配醛对脂浸渍后的材料和用硼酸浸渍过的普通石墨材料等三种材料作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氧化实验,考察了他们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热压成型的C/BN复合材料作坯体,经热固性酚醛树脂浸渍、碳化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