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航空   884篇
航天技术   146篇
综合类   210篇
航天   29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刘中生  于民 《宇航学报》1995,16(2):26-32
测量点和激振点在被识别结构上的布局对于目标模态的准确识别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针对目标模态分别是孤立模态和重频模态,讨论了激振点和测量点的布局准则,给出了模态可识别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42.
本文根据振动实测信号Fourier变换的实部与虚部之间由Hilbert(希尔伯特)关系相联系的原理,发展了它在振动试验中非线性检测技术,它不依赖于结构模型及非线性方程假设。通过型号应用证明了它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3.
航天器挠性附件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平  李东旭 《宇航学报》2005,26(3):270-274
大型挠性航天器在进行轨道机动或姿态调整等大范围刚体运动时,将与其挠性附件的变形运动发生强烈的耦合,传统的零次近似动力学模型已不能正确揭示此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现针对带梁式挠性附件的航天器,在计及挠性附件变形位移场耦合作用的基础上,通过Lagrange方程建立了航天器的刚柔耦合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并利用Wilson-θ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说明,在航天器经历大范围刚体运动时,该动力学模型能够正确预示挠性附件的动力学行为;挠性附件的振动频率随着大范围刚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出现了动力刚化现象。  相似文献   
944.
轻型空间CCD相机模态分析及结构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以大型结构设计软件Pro/E、前后处理软件PATRAN及分析软件NASTRAN为基础 ,研究了轻型空间CCD相机的结构建模方法 ,建立了相机的超大规模有限元模型 ,并对该相机主要零部件及整机等多种状态进行模态分析 ,在验证该相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的同时有效地改进了设计。  相似文献   
945.
RBCC组合发动机的方案分析和工作模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中元 《火箭推进》2003,29(1):8-12
介绍了高超声速推进装置的三种工作模态,总结了高超声速推进装置的优缺点,给出了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46.
线性系统的模态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7.
蔡国平  洪嘉振 《宇航学报》2003,24(5):518-524
对考虑时滞影响的柔性悬臂梁的离散最优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方法给出包含有时滞项的控制模态方程,然后将之离散化并通过状态变量增广转化成不含时滞的标准离散形式。离散形式的性能指标也转化成增广形式。则离散时滞最优控制律可以针对增广的系统进行设计。因在最初的系统动力方程中就考虑了时滞项,且在推导离散模态控制律的过程中无近似处理,因而所给控制方法易于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另外,文中还给出了从实际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和将模态控制力转换成实际控制力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所提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结构的振动。若在控制设计中忽略时滞,有可能引起动力失稳。  相似文献   
948.
应用Pro/Engineer分析软件对星载天线伺服机构进行模态分析,验证伺服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为伺服机构的设计提供科学、准确的设计依据。通过伺服机构整机振动试验,验证模态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49.
基于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的速度饱和伺服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姿态角飞行条件下火箭的伺服机构速度饱和非线性特性相当突出,对火箭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利用小扰动理论对其分析起来比较困难。本文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对伺服机构的速度饱和数学模型进行了精确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性化系统进行了变结构控制设计,得到了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伺服系统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0.
模态参数识别中的激振点和测量点的布局 Ⅰ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点和激振点在被识别结构上的布局对于目标模态的准确识别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针对目标模态分别是孤立模态和重频模态,讨论了激振点和测量点的布局准则,给出了模态可识别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