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04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影响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相关试验,导得了药浆粘度预估的数学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对含过氯酸铵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值93%的数据在实验值的±15%内;对含铝粉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值92%的数据在实测值的±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2.
在底排风洞实验中,底排流量的测量受流量计下游压强变化的影响,采用临界流量计后,流量计下游压强的变化不会影响流量的测量,文章介绍了临界流量计的设计,流量的测量控制,误差分析和在底排风洞实验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3.
干涉配合铆接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干涉配合铆接试件相对于普通铆接试件疲劳强度的增益,估算了冠状铆钉干涉配合的填充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寿命区,干涉配合铆接的疲劳强度比普通铆接的疲劳强度提高约25%。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建议冠状铆钉干涉配合的填充系数可取为0.474。  相似文献   
114.
研究在脉冲氩弧焊条件下铝基复合材料SiCp/2124Al的可焊性。通过正确选择填充材料和在焊接过程中加入微量脉冲,大大减弱了增强体SiC颗粒与基体Al之间的界面反应。拉伸实验和显微硬度测试表明,接头质量良好,与母材强度相比,接头的抗拉强度未见有大幅度下降;金相组织观察显示,焊缝组织致密、无夹杂和裂纹等缺陷。对接头进行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和拉伸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等微观分析,并从热力学角度探讨焊接过程中抑制SiC/Al界面反应发生的机理,提出了在氩弧焊条件下获得高质量SiCp/Al焊接接头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提高铜钛复合管绕弯成形精度,基于所建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刚性芯模参数对复合管截面畸变和壁厚减薄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了刚性芯模填充和弹性芯模填充。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刚性芯棒伸出量的增大,双金属复合弯管的基、覆管截面畸变率逐渐减小,壁厚减薄率逐渐增大,最佳芯棒伸出量为7mm。(2)较之无芯模填充,采用刚性芯模填充后,截面畸变显著降低,但是壁厚减薄率增大;控制截面畸变时,一定要考虑芯模对复合管壁厚减薄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生产要求和管材尺寸结构灵活选择填充状态。(3)弹性芯模填充时,截面畸变率沿弯曲方向的分布较之刚性芯模均匀;刚性芯模较之弹性芯模可以更好地控制复合管的截面畸变,但最大差距只有1.03%。弹性芯模较之刚性芯模可以更好地控制复合管的壁厚减薄率,最大差距为3.27%。综合考虑截面畸变和壁厚减薄,弹性芯模对双金属复合管的填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6.
基于SPH方法模拟了空间碎片撞击波纹倾角分别为30°、45°、56°和60°的填充式波纹夹层结构的过程,对防护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波纹倾角对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击形成的碎片云膨胀程度随倾角增大而变大,倾角为56°时的结构对空间碎片破坏最大;4种结构所转化的不可逆功相差很小,倾角对结构不可逆功转换的影响较小;不同倾角的航天器舱壁损伤不同,倾角为56°时航天器舱壁损伤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17.
填充比对层板结构换热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3种层板冷却结构,通过改变填充比得到了其冷却效率。数值模拟和计算分析发现,随着填充比的增大,绕流柱面及靶面的对流换热能力变化很大,进气板面及进出气孔壁的对流换热能力变化较小,层板结构的冷却效率单调增大。试验结果表明:在层板设计中,应适当增大填充比来获得较优的换热特性。  相似文献   
118.
填充式防护结构的显式弹道极限方程在对弹丸进行超高速撞击损伤预测时,由于填充材料、填充方式的不同,会导致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对此,采用机器学习方式将该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以碰撞过程中的弹丸撞击参数、防护结构参数作为分类特征,构建了基于Adaboost的填充式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损伤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分类回归树(CART)作为弱分类器,通过对一系列弱分类器的加权组合生成强分类器,并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循环使用,实现了小样本集下的撞击损伤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Adaboost预测模型对填充式防护结构的超高速撞击损伤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总体预测率与安全预测率相比于NASA的弹道极限方程均提高了14.3%,具有更强的通用性。通过不同训练样本规模下的交叉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9.
提出一种联合大底检测的改进的Mean-Shift(均值移位)算法,将其应用于返回舱红外跟踪。新算法采用非均匀量化加权直方图构造目标特征矢量,以提高目标描述的准确性。为避免跟踪到大底上去,使用"滑窗式"大底检测算法实时修正Mean-Shift跟踪坐标。通过对飞船返回实况判读验证,提出的新算法处理速度达到20帧/s以上,并且能够可靠和准确地跟踪返回舱。  相似文献   
120.
主要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PSC)算法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解决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基于填充函数方法(FFM)的实时优化控制策略。通过构造填充函数,该算法可以在优化计算过程中能够不断跳出局部最优点,使得算法本身具备了全局寻优能力。详细介绍了其算法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基于上述的填充函数优化算法,以某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最小油耗优化控制模式为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在解决航空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问题时,相比传统的序列线性规划方法在全局寻优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