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41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1 毫秒
81.
杨文青  宋笔锋  裴扬 《航空学报》2007,28(2):319-32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计算具有多组余度部件、部件之间任意重叠的飞机多击中易损性评估的马尔可夫链法。考虑到实际中飞机部件重叠广泛存在的特点,以基于概率的易损面积分解法为基础,通过确定飞机存在状态和计算状态转换矩阵,得出了通用的评估飞机易损性的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编制了通用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实用中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通用性强,易于实现,解决了部件之间存在重叠情况的飞机多击中易损性精确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82.
针对深空探测器姿态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的深空飞行器姿态估计新型算法,用李群替代了传统的四元数来描述姿态,避免了四元数转换为姿态矩阵产生的非唯一性和复杂计算等问题。该算法给出了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态观测方程和空间中刚体的运动学模型在李群下的描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李群的滤波算法,完成了深空飞行器动态姿态的确定。该线性化模型解决了传统非线性模型在滤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同时省去了四元数转化为姿态矩阵的步骤,减少了计算量。最后,仿真实验中对比了传统的基于四元数的姿态确定算法,可以看出该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非合作自主交会对接动态障碍物躲避模糊制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ian势函数的模糊制导方法,完成了非合作式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及相关任务.首先根据视线坐标系建立了系统相对运动状态方程.进而应用模糊控制方法完成了非合作目标飞行器的自主交会对接任务,同时应用基于Gaussian势函数的模糊制导方法解决了动态障碍物的躲避问题.随后研究讨论了两种不同情形下动态障碍物的躲避.最后,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制导方法应用于所研究问题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散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平流层飞艇载荷舱传热特性和高空环境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开放式二氧化碳制冷和冷板相结合的平流层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冷却方案。所提出的方案能避免单纯采用冷板散热所面临的制冷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并结合VC++编程软件,获得了飞艇上升过程中所需要携带的二氧化碳的量的理论值,并分析了气瓶内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及造成制冷量损失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所得的理论量能够满足飞艇上升过程的制冷要求,且在低储存温度、大管径、低背压的情况下制冷量损失较小。该研究结果为平流层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的冷却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5.
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鹏  裴连杰  李秋龙  郑建军  冯建民  王凡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2-523482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硬式单侧双向加载技术、试验综合平台设计技术、试验边界条件模拟技术、动力系统设计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在新一代战斗机多架次全机静力/疲劳试验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试验目标,实现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ARDC)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一座采用干燥空气作为试验介质的变密度回流式风洞。本文在前期风洞总体性能调试的基础上,通过风洞试验段不同壁板(槽壁/孔壁)型式及设计参数优化、压缩机尾罩和拐角段等洞体回路部段降噪、壁板扩开角和主流引射缝等机构调节、半柔壁喷管和二喉道以及驻室抽气系统控制等措施,对风洞流场品质进行改进,取得了突出进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总压控制精度优于0.1%;试验段马赫数控制精度优于0.001;跨超声速试验段气流压力脉动系数ΔC_p≤0.8%;平均气流偏角优于0.1°;稳定段出口气流湍流度ε≤1.5%;试验马赫数分布均匀性和标模试验数据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流场品质调试研究充分验证了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实现更高流场品质的可行性,为中国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方案设计及国际先进流场品质保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卫星总体参数优化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优化问题。文章针对卫星总体参数优化建模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卫星总体参数优化的过程;以对地观察卫星为对象,给出了多学科优化模型,包括优化目标、约束条件和设计变量。  相似文献   
88.
飞机战伤抢修评估与设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光然  裴扬  侯鹏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5-523455
飞机战伤抢修(ABDR)是提高飞机生存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战伤抢修技术研究覆盖飞机全寿命阶段。回顾了战伤抢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别从战伤评估、战伤抢修设计、战场维修与保障等3方面总结了战伤抢修体系要点,重点综述了战伤抢修预评估技术、战伤现场评估技术、战伤抢修设计准则与原则、战伤抢修设计与评价方法、战场快速维修技术、战场保障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体系对抗与智能化作战环境,结合目前战伤抢修需求,提出了包括先进材料结构飞机战伤抢修技术、直升机战伤抢修技术、飞机战伤评估智能技术等战伤抢修技术研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综述了纳米测量方法,主要可归纳为光学和非光学两大类测量技术。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装置、测量准确度及其亟待解决问题的分析,阐明了纳米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对纳米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
红外灯阵热流分布仿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了红外单灯热流分布,并据此建立了数据库,综合考虑红外灯直射热流、挡板反射率以及间隙漏光量等影响因素,得到红外灯阵热流分布.将红外灯空间坐标作为待优化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灯阵热流分布进行优化计算.文章对某型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灯阵进行了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对实际灯阵进行安装并测试热流均匀性,得到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