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航空   721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2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烧蚀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地揭示平板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工作机理,通过对PPT在放电过程中的欧姆加热能量分配分析,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改进烧蚀模型,并对磁流体动力学方程中的能量方程进行了修正。结合LES-6对PPT工作过程进行了一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获得了PPT的速度分布、放电烧蚀质量和元冲量等参数的变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正确地反映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工作过程,仿真得到的出口速度、元冲量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而放电烧蚀质量则相对误差较大;当电容容量变化时,元冲量随放电能量增大呈近似的线性增长关系,放电烧蚀质量随放电能量的增大单调增加且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2.
CSMA协议是无线自组织网络MAC协议中的基本协议,研究其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通信性能,对于指导该协议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OPNET网络仿真软件,实现了CSMA协议,设计了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仿真实验,研究了几个主要的网络参数对CSMA通信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网络条件下的CSMA协议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针对自由漂浮状态的空间机器人模型不确定性及外部干扰,并考虑到通常其关节电机运行于低速工况下,测速机难以满足要求,提出了一种速度重构的空间机器人模糊基函数网络控制策略。首先建立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而后借助观测器来重构速度信息,利用模糊基函数网络的学习能力来同时逼近控制器和观测器中的非线性,动态抵消模型不确定性及系统偏差对速度重构的影响。网络的权值及参数的调整算法在线实时自适应调整,不需要离线学习阶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对于通常工作在低速工况下的空间机器人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对接机构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时军委  徐峰  胡雪平  肖余之 《上海航天》2011,28(6):17-22,48
以神舟飞船的对接机构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不同研制阶段仿真的任务规划,给出了研究中的对接机构仿真分析的捕获缓冲参数设计、数字样机、对接过程动力学仿真评估、试验验证与模型修正,以及对接动力学试验等。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热量(TG)及微商热重(DTG),研究了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GAP-TPE)在氢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的热分解反应过程.根据GAP-TPE热解DTG曲线特点,把GAP-TPE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用Kissinger法计算3个阶段的动力学参数,其活化能分别是223、235、57kJ/mol,lnA分别是52.7...  相似文献   
996.
Ni3Al基IC6返回料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返回料添加比例对Ni3Al基合金IC6成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返回料的加入对合金中主量元素的成分没有明显影响,但C,N含量随返回料加入比例增加而升高;除了在枝晶间析出了一些M6C碳化物颗粒外,IC6返回料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新料合金没有明显差别;返回料的加入对IC6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高温持久性能略有下降,冷热疲劳性能明显恶化。建议在实际生产中返回料添加比例不超过50%。  相似文献   
997.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aircraft separation. It can separate invalid components from aircrafts timely to achieve light-weight. Magnesium alloy is the lightest metal material, and can be used to cast effective light-weight components of an aircraft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technology on magnesium alloy components is basically blank.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the linear separation of magnesium alloys, the Mg-12Gd-0.5Y-0.4Zn alloy is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target shaped charge cutting test. The effects of the shaped charge line density, cutting thick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the alloy are studied. The shaped charge cutt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notch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penetration and the collapse. The higher the linear density is, the stronger the ability of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er is, and the greater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which is advantageous. However, the target structure will be damaged when it is too large (e.g., 4.5 g?m-1). Within 12 mm, when the cutting thickness of the target increases, the penetration depth increases. The lower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the greater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and the more conducive the penetration depth to the shaped charge cutting is. When the elongation (EL) increases to 12%, the collapse of the target is incomplete and the target cannot be separated. Whe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g-Gd-Y-Zn alloy is less than 350 MPa, the EL is less than 6.5%, the cutting thickness is less than 12 mm, and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of the magnesium alloy can be achieved stably.  相似文献   
998.
在NF-3风洞的二元试验段开展了翼型极大迎角(±180°)条件下气动特性的试验技术研究。针对翼型极大迎角风洞试验的洞壁干扰,提出了风洞壁压信息洞壁干扰修正的改进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发展的试验技术和提出的洞壁干扰修正方法适合于翼型极大迎角试验。  相似文献   
999.
针对飞机表面的非结构化特征,设计了用于飞机表面清洗的串联机械臂.确定了机械臂的自由度和运动形式,采用改进的D-H法分析了其正、逆运动学,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机械臂进行初步的轨迹规划仿真,验证了正、逆运动学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疏水涂层表面防冰效果的结冰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结冰风洞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疏水涂层表面的防冰效果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综合考虑结冰外形、结冰速率和结冰强度等量化参数的防冰效果评估方法。实验研究表明,硅橡胶的防冰效果并不明显,但添加16烷的硅橡胶却显示出了更好的防冰效果,因此,在高分子涂层中添加小分子材料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防冰涂层研究方向。疏水涂层只能降低结冰速率,无法完全杜绝材料表面的结冰现象,需要对涂层配方及其防冰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好的防冰效果。研究结果对于防冰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