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纤维织物的编织方法对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制备了平纹和斜纹的玄武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三点弯曲和拉伸试验机检测了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并结合断面形貌观察,研究了其断裂机制。两种编织方式(平纹和斜纹)的玄武岩纤维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斜纹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弯曲强度是平纹纤维复合材料的2倍以上,抗拉强度也优于平纹织物。在弯曲过程中,平纹纤维复合材料承受最大载荷后缓慢断裂,而斜纹纤维复合材料则很快发生断裂。断口形貌显示,平纹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区域的纤维拉出较长,且纤维之间的树脂已经剥离且消失,而斜纹纤维复合材料断口区域的纤维拉出较短,且纤维之间仍有部分树脂存在,这说明斜纹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纤维—基体结合力。  相似文献   
42.
在介绍增阻离轨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开展的薄膜轨道衰降装置(GOLD)、阻力帆离轨装置(DSDD)、充气式离轨装置(IDOD)、任务后气动离轨系统(Aeoldos)、气动离轨减速系统(IDEAS)等典型项目的研制情况;总结了增阻离轨技术的方案特点,提出针对质量1000 kg以上的大卫星,研究充气式增阻离轨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外形设计及优化、结构材料、折叠包装与可控展开等关键技术,并对该技术在空间碎片主动清除、大型空间平台有控再入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设想进行了介绍,可为发展增阻离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一、国内外概况近二三年来,民航的安全形势不好,飞行事故时有发生,其次数之多,密度之大,是我国民航史上少有的。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在国内外造成了不良后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极大关心和重视民航的安全工作。1993年12月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民用航空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年,民航上下积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通知》精神,扎实整顿、严格治理,初步使民航的安全形势有所改观。但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使飞行安全彻底改观必须对目前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在思想  相似文献   
44.
4小时头低位卧床期间脑阻抗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检查被试者对失重的适应能力,本实验采用了4h 头低位15°卧床方法模拟失重,观察了38名被试者在卧床中的耐受时间和脑阻抗图(REG)的变化,结果是短时间的头低位卧床期间REG 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此变化反映了被试者脑循环系统状态,并与被试者卧床耐力一致。结果提示,短期头低位卧床可作为检查被试者失重适应能力的一种方法,而REG 是一个有用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45.
波特 《航天》2011,(4):58-59
同广袤的宇宙相比,我们每天居住的星球实在是太渺小了。浩瀚的宇宙不禁让我们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掌握宇宙的所有秘密。不论答案是什么,都不会阻止我们试图去了解宇宙的方方面面。宇宙的复杂程度,也的确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力。以下就是十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  相似文献   
46.
47.
波特  辛克 《太空探索》2012,(4):28-31
欧空局终于等来了小巧的新"玩具"——"织女星(Vega)"运载火箭。2012年2月13日,"织女星"携带着9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欧洲近20年来开发的第一枚新型火箭。两小时后,欧空局宣布,这一以检验为主要目的的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由此,"织女星"  相似文献   
48.
<正>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话对航天这一高危行业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去太空探索的航天员在执行真实的任务之前,都需要在地球上搭建的模拟太空环境中进行训练。如何搭建这样的模拟环境,如何进行培训,如何选拔队员,世界各国的宇航机构有各自的高招。从近乎"监狱"的训练营到天然的洞穴,从寒冷的南极到炽热的沙漠,从陨石坑建站到海底漫步……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最新、最酷的模拟太空任务吧。  相似文献   
49.
波特 《太空探索》2011,(1):52-53
伴随着美国《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逐渐成为经典,电影中那个名叫R2-D2的机器人也化作人们头脑中机器人的一种标准模板——半球形的脑袋,圆筒形的身躯,笨拙的四肢,整体感觉像是一只邮筒或垃圾桶!  相似文献   
50.
俄罗斯“月球-全球”和“月球-资源”探月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月球-全球-1着陆器将于2015年发射,主要目的是测试月球着陆器的软着陆技术。月球-全球-2轨道器计划于2016年发射,将先后在距月面500km、150km和50km的高度上飞行。2017年计划发射的月球-资源-1着陆器,将是搭载大量科学载荷和承担相应探测任务的月面科学研究站。与苏联时期所研制的月球车相比,分别在月球-资源-2和月球-资源-3着陆器上搭载的俄罗斯新一代月球车——月球车-3和月球车-4,将携带更加先进的科学仪器,能够精确分析采集样品的化学成分、光谱特征等。其运行模式包括行走、勘察、接近目标、接触目标和样品采集与分析,将对月球极区表面环境进行全面探测。结合对俄罗斯"月球-全球"和"月球-资源"探月任务的介绍,针对中国的探月计划提出如下建议:探月任务的实施,应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以建立月球基地为目标,借鉴国外探月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为形成独立的月球科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