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462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SC.ADAMS虚拟仿真在应急门打开机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的运动是一个伴随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采用常规的解析法无法获得较为准确的求解。为了更加真实地分析机构的运转,在某型号应急门打开机构的研发中引入了MSC.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平台。首先基于MSC.ADAMS软件虚拟仿真了应急舱门的打开机构,根据适航条例的要求,确定了打开机构驱动系统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在虚拟样机上施加机构随机载荷获得机构件的强度优化载荷输入,依据该载荷为打开机构进行强度优化,为飞机研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翼伞系统复杂多约束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翼伞系统在实际环境中飞行时易受到风场以及地形环境等复杂干扰的影响,无法精确归航,控制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的翼伞系统的最优控制轨迹规划方法,可同时实现翼伞系统在复杂环境下逆风对准、精确着陆以及控制量全局最优的控制目标。首先,建立了风场干扰下的翼伞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引入地形环境曲面,将复杂环境转化为实时路径约束,将轨迹着陆偏差以及逆风雀降转化为终端约束,并考虑控制量消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此将复杂环境下的翼伞系统的轨迹优化转化为一系列非线性的带有复杂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最后,采用高斯伪谱法将多约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设立3组复杂环境仿真实例和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方法使翼伞系统在多种较恶劣的复杂环境中有效应对多类约束条件,规划出控制量全局最优的可行轨迹。与已有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最优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3.
Helicopter i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withmany rotating components. The rotor blades oper-ate in a highly complex aerodynamic environment.The vibratory hub load,which is caused by cyclicvariation ofcentrifugaland aerodynamic load of therotating bladesin flight,is transmitted to the fuse-lage,resulting in serious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structur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citingsources in helicopters.There has long been a desire to reduce heli-copter vibration and to improve its per…  相似文献   
54.
有关鱼游动机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对一个带有不同鱼尾形状的5自由度机器鱼采用了无支杆张线式支撑,在各种状态下进行了流动显示实验观察,初步探讨机器鱼游动时的水动力学性能和其游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5.
将变精度的思想引入优势值关系的集值决策系统中,构建了一种基于优势值关系的变精度集值决策系统粗糙集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性质及阈值β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新模型可以处理存在偏序关系的不确定或不完备信息系统,并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设置参数β可使新模型的分类效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以及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
5·12汶川地震是我国继1976年唐山地震后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救援和重建中快速反应、积极应对,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地震风险的特点和回顾我国地震保险的发展,说明地震风险虽会给保险业带来严重损失,但并非完全不可保,关键是合理厘定费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地震风险管理中可以将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地震保险的补充手段.以汶川地震为鉴,在我国地震风险管理中,应逐渐减少行政手段的比重,转而更多地发挥市场化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FeO3、BiFeO3/GO、钾离子掺杂BiFeO3/GO及铈离子掺杂BiFeO3/GO四种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结构、形貌及其对HM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发现铈离子掺杂能够有效降低掺杂铁酸铋的粒径分布,铈离子掺杂的BiFeO3/GO对HMX的热分解表现出很好的催化作用,使之热分解起始温度从281℃...  相似文献   
58.
原位资源利用技术是地外生命保障体系构建、实现人类地外生存的有效途径,是载人深空探索的核心技术。基于微通道技术的人工光合成反应器,采用流动反应器设计,用于低微重力等特殊环境条件下模拟人工光合作用,实现CO2向O2和含碳燃料的转化。微通道芯片通过气液剪切作用力使气体反应产物快速脱离电极表面并随反应介质排出反应器,理论上可以克服微重力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尚需进行微重力试验进行验证。同时,微通道结构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气液的压力、流速、流量比等反应条件,获得优化的反应条件。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该反应器将CO2还原为O2和含碳化合物的功能可行性。以Au和Ir/C作为阴极和阳极材料,3V电压条件下,O2产率可达11.74mL/h。此外,基于人工光合成反应器搭建了集反应模块、控制模块、流路驱动模块以及检测模块等于一体的地外人工光合成装置,形成原位反应、介质供给、精确控制、在线收集和检测等功能一体化的系统,并实现CO2有效转换和O2供给。为后续技术成熟度更高的反应装置研制、高产物选择性的含碳化合物转化以及人工光合成反应装置在轨试验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9.
利用椭圆振动切削加工的回转体表面微织构是在机床主轴旋转、平台进给和装置椭圆振动的联合运动下得到的,机床主轴转动与装置位移输出如果不能保持完全的实时同步,会造成微织构加工的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转角的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主轴的对位基准处实现装置正弦信号的复位,以修正转速漂移造成的加工位置误差,并通过判断主轴角度信号实时输出对应幅值电压来实时同步信号输出和机床旋转运动。基于LabVIEW FPGA搭建同步控制模块,经试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加工的矩形阵列微织构轴向排列与中轴线平行,与周向排列的夹角和仿真结果的偏差不超过0.1°,织构深度随转角的不同发生预设的变化,因此,同步控制方法具有实时同步控制椭圆振动切削装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为改善横向波纹隔热屏综合冷却效果,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代理优化模型,在给定的单位面积冷却空气流量下对发散冷却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设计变量选取为气膜孔直径、气膜孔排布的展向间距和流向间距,以面积平均综合冷却效率作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搜索获得了设计变量区间内的优化设计点。在隔热屏单位表面积冷却空气流量Gf = 2.647 kg/(m2?s)的工况下,优化后的dPS分别为0.8、4和5 mm。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隔热屏冷却结构应具有较小的气膜孔直径d和展向间距P,以及适中的流向间距S。相对于参考结构,优化后的发散冷却结构能够改善沿流向的气膜覆盖,缩减发散冷却起始段局部高温段,起到增强隔热屏发散冷却综合冷却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