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重锤夯实是工程中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利用起重机械将特制的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地基土表面,使地基形成一层比较密实、均匀的土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并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承载力。它具有使用机具、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和效果明显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在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的地基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选用了两种增强纤维、两种编织角、两种纤维体积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所组成的16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探寻三维编织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于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沉降计算所采用的地基土参数是由室内试验确定的,由于土样在取土和运输过程中的扰动,地基土天然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现场和室内试验边界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室内试验所得的结果与地基土参数的实际值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定常正弦振荡和准定常旋转坐标系两种数值模拟方法,对F12全机模型三个攻角进行动态特性数值模拟,得到飞行器的纵向组合动导数和阻尼动导数,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用无粘和粘性两种计算方程进行准定常旋转坐标系模拟,计算结果一致,表明两种数值模拟方法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为设计提供快速可信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特殊磁路结构,介绍了一种用以计算交、直轴电抗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1台7.5 kW、1 500 r/min的混合励磁永磁发电机的交轴电抗和直轴电抗,利用试验测试电抗参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交、直轴电抗参数计算方法计算精度较高,为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结构参数和电抗参数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流动数值计算中湍流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RNGk-ε湍流模型、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以及雷诺应力模型,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近壁处理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计算得到速度矢量分布以及质量流量、湍流粘度比和湍流强度等参数.四种湍流模型计算的总体流动差别较小,但流场的细节有较明显的不同.标准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的湍流粘性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RNGk-ε模型计算的湍流粘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 Maxwell 2D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场路结合电磁设计方法。通过ANSYS Maxwell 2D软件分析计算得出PMSM 2D理想电机模型的空载励磁电动势、负载时的励磁电动势、直轴同步电抗和交轴同步电抗参数,并以此修正基于电路和磁路的电磁设计程序中用来计算空载励磁电动势、负载时的励磁电动势、直轴同步电抗和交轴同步电抗参数的校正系数,从而使得PMSM的设计结果更加准确。通过该方法设计了PMSM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风洞模型投放试验轻模型法重力效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金刚  谢峰  张晨凯  马汉东  秦永明 《航空学报》2020,41(6):523434-523434
风洞模型投放试验是研究超声速机弹分离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相似参数的选取是影响试验准度的关键因素。有初始弹射速度的超声速机弹分离研究中,通常采用"轻模型法"得到模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相似参数,但该相似参数中模型重力模拟不足。为了研究重力效应对投放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CTS试验技术对全尺寸真实参数与缩比尺寸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载弹与载机分离过程中,载弹位姿相互耦合,垂直下落位移的快慢会影响载弹姿态角的变化;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载弹垂直下落位移较慢,虚拟重力的修正方法只能近似修正下落位移,不能对导弹姿态角进行修正,而姿态角会影响下落的位移;机弹分离安全性方面,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较真实参数偏危险。  相似文献   

9.
陈晓 《推进技术》1989,10(3):30-35,83,84
本文按文献[1]提出的“失速裕度”设计法计算了二元亚音扩压器的几何尺寸和性能,其结果与作者所做的试验数据相差甚大.该扩压器是具有很大初始扩压角的突扩扩压器,在初始扩压段即出现严重的气流分离.此方法不适用的原因在于所用的附面层动量积分方程没有考虑壁面曲率项的影响.作者还对双扩压角直壁扩压器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大扩压角且短的初始扩压段的直壁扩压器性能优于相同面积比和长度的单扩压角直壁扩压器.此外,试验表明在分离点前安装适当型式和结构参数的叶片式涡流发生器能够控制扩压器内气流分离,从而使压力恢复系数C_p值提高25~34%.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导出一种以置于模型(飞机)质心处沿三个体轴方向的过载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作为原始数据,通过换算获取尾旋时的迎角α,侧滑角β,滚转角γ和俯仰角(?)的方法。在没有合适的专用迎角和侧滑角传感器时,用本方法可以间接得到有关参数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11.
在自制的XMH-160型线性摩擦焊机上,利用先期试验优化的规范参数进行了Ti-17焊接试验,检测了焊接过程摩擦功率及界面温度的变化曲线,并根据功率曲线计算获得了摩擦界面金属剪切强度的变化曲线.分析了上述三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及相互对应关系,并结合线性摩擦焊过程摩擦界面金属的热物理性能变化及热力耦合过程,初步探讨了Ti-17线性摩擦焊焊接接头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的剪切强度,采用聚合物涂层法对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NOL环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研究不同浓度的表面涂层处理液、不同浸渍工艺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BO纤维表面经不同涂层处理液处理后,层间剪切强度均高于未经表面处理的;当PBO纤维经过以涂层A为一浴浸渍液、涂层B为二浴浸渍液的两次浸渍工艺处理后,层间剪切强度最高,比未经表面处理的提高了61%。  相似文献   

13.
结冰云雾参数对冰与固壁间剪切强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结冰风洞实验段,建立了冰与固壁间黏附界面剪切强度测量实验装置,获得了合理的剪切强度范围。在0.3 m×0.2 m结冰风洞实验段内开展了冰与固壁间黏附界面剪切强度的测量实验。掌握了结冰环境温度、平均水滴直径等结冰云雾参数对冰与固壁间黏附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结冰环境温度为-15~-10 ℃间出现了剪切强度极大值。来流速度越大,水滴的惯性力越大,水滴间的间隙越容易被填充,冰与固壁间剪切强度也就越大。平均水滴直径(MVD)为35 μm附近出现了剪切强度极小值,水滴直径越小,水滴之间的间隙就越小,结冰就越致密。水滴直径越大,水滴越容易发生平铺,水滴之间的间隙就容易被填充,反而造成剪切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对三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进行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得到两组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以及剪切强度和压缩强度.实验发现,相同宽度的剪切试件,剪切厚度小的试件剪切强度比剪切厚度大的试件高;相同剪切截面的剪切试件,XY剪切强度高于YX剪切强度;横截面积相同,高度不同的压缩试件在X方向的压缩强度相差不大.对三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热端构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件的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都能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林国昌  万志敏  杜星文 《航空学报》2007,28(4):1005-1008
 研究了平纹碳纤维机织织物的剪切行为。研究发现,织物的分阶段剪切行为与织物的细观结构有关,不同的剪切阶段具有不同的剪切机理,通过XLT-3400连续变体式显微镜和像框实验结果对不同剪切阶段的剪切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纱线抽出实验获得了织物中纱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将纱线当作一个悬臂梁安装,通过此方法获得了纱线的抗弯刚度,由这两个实验导出了摩擦力矩。利用像框剪切实验以及力矩平衡,建立了平纹织物初始剪切阶段载荷 剪切角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剪切角度超过0.05 rad之后的织物初始剪切行为。  相似文献   

16.
民用飞机吊挂应急断离剪切销需要在紧急情况下断开并使得吊挂或者发动机脱离机翼,避免飞机在紧急着陆时,吊挂结构因受到地面反弹而损坏机翼油箱,导致油箱漏油起火引发火灾。因此应急断离剪切销对于飞机紧急着陆状态下,飞机安全着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不锈钢材料的应急断离剪切销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法对不锈钢材料的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建立了应急断离剪切销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依据本构模型开展了2种不同径厚比下的应急断离剪切销双剪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剪工况下,随着施加在剪切销上的载荷增加,应急断离剪切销上剪切应力在两侧不断增加;剪切销的内径越大,其破坏瞬间的剪切强度越大,且破坏位移越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DDA的强度折减法求土坡安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和强度折减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DDA的强度折减法求土坡安全系数的方法。分析了在计算连续介质时块体的划分方法,提出应预先根据费伦纽斯经验方法假定土坡潜在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依据强度折减法,分别求出各条滑动面在失稳破坏时的折减系数,即为此条滑动面的安全系数。然后绘曲线找出最小值,即为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提出了DDA法判定土坡失稳破坏的标准,通过算例证明了此法在计算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时的可行性,所得到的安全系数较其他几种方法偏小。  相似文献   

18.
In support of the InSight mission in which two instruments (the SEIS seismometer and the \(\mbox{HP}^{3}\) heat flow probe) will interact directly with the regolith on the surface of Mars, a series of mechanical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ree different regolith simula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that will be derived from InSight. The mechanical data obtained were also compared to data on terrestrial sands. The density of the regolith strongly influences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determined from the data on terrestrial sands. The elastoplastic compression volume change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oedometer tests that also provided estimates of possible changes in density with depth. The results of direct shear tests provided values of friction angles that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terrestrial sand, and an extrapolation to lower density provided a friction angle compatible with that estimated from previous observations on the surface of Mar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acting/dilating shear volume changes of sands on the dynamic penetration of the mole was determined, with penetration facilitated by the \(\sim1.3~\mbox{Mg/m}^{3}\) density estimated at the landing site. Seismic velocities, measured by means of piezoelectric bender elements in triaxial specimens submitted to various isotropic confining stresse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fining stress, with lesser influence of density changes under compression. A power law relation of velocity as a function of confining stress with an exponent of 0.3 was identified from the tests, allowing an estimate of the surface seismic velocity of 150 m/s. The effect on the seismic velocity of a 10% proportion of rock in the regolith was also studied. These data will be compared with in situ data measured by InSight after landing.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多点冲击损伤和高周剪切疲劳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损伤演化、屈曲行为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制作了9块相同构型的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设计了冲击试验、高周剪切疲劳试验和剩余剪切强度试验。在多点冲击和高周剪切疲劳试验过程中,使用超声C扫描系统监测了损伤区域。C扫描图像表明损伤区域的长度和宽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无预制损伤试验件相比,多点冲击损伤和高周剪切疲劳试验件的平均破坏载荷下降了约50%。冲击或疲劳形成的初始损伤对破坏模式产生影响,冲击疲劳试验件出现了局部蒙皮屈曲变形,破坏裂纹非常接近冲击点。   相似文献   

20.
从纳米级微凸体间的剪切运动出发研究干摩擦阻尼器摩擦机理。采用更加精确的多体势,建立描述两个可变形半球状微凸体剪切运动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单晶铜微凸体剪切运动过程中切向力和法向力随相对位移、干涉深度和微凸体半径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剪切过程结束后剩余变形能的变化。通过多尺度分析和统计学工具,建立了干摩擦模型的微凸体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单晶铜在真空中发生干摩擦时,结合面的表面法向接触刚度与法向载荷成正比,滑动摩擦因数只与表面粗糙度参数有关。计算结果与纯铜摩擦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方法可准确地分析覆盖涂层的干摩擦阻尼器工作面干摩擦特性,对于已知微观参数的表面,能够准确地预测滑动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