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了用真实飞机机身段进行隔声试验的试验测试技术和测量方法,描述了用Y8C飞机机身段改装的试验段,以及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所采用的保证措施。同时,介绍了利用改装的Y8飞机机身段,对侧壁进行了不同状态的隔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飞机机身段来模拟飞机结构进行隔声试验,以及采取相对应的试验测试技术,会得到与真实飞机隔声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机声学设计常见的传递路径隔声设计问题,对飞机典型壁板的隔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测试了飞机壁板结构形式、隔声隔热层和内饰板的安装方式对飞机壁板隔声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飞机舱内声学设计提供工程指导经验。试验结果表明,整体壁板比铆接壁板隔声特性优越,尤其在低频段,可采用整体壁板提高低频隔声量,隔声隔热层包桁包框的安装方式隔声特性优于填充式和包桁不包框的方式,内饰板间缝隙对壁板隔声量影响大,需要对飞机内饰板间缝隙应采取声密封设计。  相似文献   

3.
声强技术具有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结构隔声性能、识别结构透声路径等优点。应用声强技术及混响室、半消声室等实验设施。开展了飞机壁板结构的隔声测量。一方面通过对平板结构的隔声测量提出了混响室一半消声室隔声测量的声强法。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飞机壁板的隔声测量:另一方面在隔声试验窗上及机身声学试验平台上,针对飞机壁板结构利用声强技术开展了识别透声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混响室一半消声室隔声测量的声强法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飞机壁板结构的隔声测量。评价结构的隔声性能:利用声强技术还可以进行壁板结构的透声路径识别。为进一步进行壁板声学处理及舱内降噪技术的研究奠定某础。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飞机机身段声学设计试验平台的建设,包括了机身段的改造、声源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设备配置、该试验平台的性能指标和功能,并介绍了科用该试验平台进行的隔声试验、降噪效果试验和舱内吸声试验的部分试验结果,说明了该试验平台能合理地反映飞机结构的声学性能,是飞机结构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试验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以实验分析为基础米探讨声强法在壁板隔声试验中的应用。主要以声源变化、声强扫描方式及试件窗增加吸声体等方面对声强测量的影响,并将声强法测景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响室一半消声室用声强法测最隔声,其方法及结果是可信的。结论为最终编制测量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飞机舒适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机舱隔声相关标准和规范,研究机舱隔声技术现状和发展状况,总结飞机型号研制中的隔声设计经验,给出机舱隔声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流程,以便尽快形成隔声标准,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机舱内的低频宽带噪声控制难题,提出了适用于飞机壁板隔声增强的层合声学超材料。该层合声学超材料由前、后2层不同构成参数的约束型薄膜声学超材料板,及其中间填充的多孔吸声材料复合而成。通过建立层合声学超材料的隔声计算有限元模型,分析各层约束型薄膜声学超材料,以及两者复合构成的层合声学超材料的隔声特性关系,着重研究层合声学超材料的负质量效应对其隔声特性的影响机理。基于四传声器法声阻抗管测试系统,测量层合声学超材料的法向入射隔声量,用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半消室开展大尺寸层合声学超材料的插入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在100~500 Hz的低频工作频段,面密度为1.5 kg/m2的层合声学超材料样件,其算术平均插入损失达到14 dB,体现了优异的低频宽带隔声能力。研究工作对于采用轻薄声学超材料提高飞机壁板的低频宽带隔声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客机隔热隔声棉点火特性与产烟毒性,使用相关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火持续时间和辐射板温度均对隔热隔声棉点火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点火持续时间越长,火焰沿Y轴蔓延距离越大,点火15 s时,明火附近区域的隔热隔声棉出现被烧穿现象,但烧穿面积不大。火焰沿Y轴蔓延距离增长速率却随点火持续时间的增大而减小,验证了隔热隔声棉的隔热效果。辐射板温度在700~820 ℃范围内越大,火焰沿Y轴蔓延距离的增幅就越小,说明热辐射对样品燃烧的促进作用比明火火源的加热作用小很多。当样品质量为75 g时生成的一氧化碳(CO)毒气体积分数达到0.041%,该值已经对人体构成威胁,而样品质量在5~75 g范围内越大,燃烧产生的CO毒气体积分数便越大。研究结果对认识客机隔热隔声棉燃烧点火特性和产物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戴扬  陈藻  孙进才 《航空学报》1993,14(10):523-528
研究了典型飞机壁板结构的隔声特性。在透射系数的计算中,考虑了飞行隔框、长桁对蒙皮刚度的影响,从而对透射系数中的刚度项进行了修正。对两种结构形式的壁板做了对比隔声实验与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文中给出飞机隔声设计的~些参考性准则。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三大污染之一的噪声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噪声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展隔声材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模量、比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隔热和隔声性能,因而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建筑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关于其隔声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台湾大学Kuo等基于传递矩阵法推导了正交  相似文献   

11.
朱明  王正平  陈锡安 《航空学报》1993,14(6):248-253
通过对复合材料“受力-抗噪声融合体”结构的分析,编制非线性动响应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和几种方案的试验,说明了在航空和民用工程中采用上述多功能复合材料结构可有效提高隔声、吸声性,降低结构重量,且可避免国内外传统的先生产飞机,后进行降噪补加工造成的增重,加工不便和较大的财力、人力、时间损失。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整流罩减振降噪的动力吸振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整流罩的隔声性能设计对内部设备的选型、试验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改善整流罩内低频声振环境,提高整流罩低频段隔声性能,首先,针对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开展力学等效建模;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基变换模态空间内降维理论,解决了考虑多模态耦合的动力吸振器(DVA)设计问题;最后,基于整流罩等效力学模型开展了动力吸振器位置及材料参数的优化设计。针对某型复合材料整流罩开展仿真研究,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针对某型质量为1 177.3 kg的整流罩模型,添加总质量为14.6 kg的动力吸振器之后,0~100 Hz频段内声功率级均方根(RMS)值从254.8 dB降至238.8 dB,设计频段内声振响应被有效控制,声振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旋翼试验塔进行全尺寸旋翼无地效试验的情况,包括试验系统组成、试验方案、试验内容及状态等,并将其试验结果与有地效试验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在旋翼试验塔进行试验能够很好的满足旋翼无地效试验的要求,所得结果有效反映了旋翼的无地效性能指标,并提示在同一地效高度下地面效应对单位功率产生的额外拉力基本上恒定而不随功率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试验室环境试验试验项目剪裁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明了某型军用飞机机载设备试验室环境试验试验项目剪裁专家系统的基本情况, 定义了试验室环境试验试验项目剪裁专家系统, 同时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语言VF6. 0编写了环境试验剪裁专家系统软件,说明了建立的过程及方法, 介绍了剪裁专家系统软件的部分功能及使用方法。为说明专家系统应用的实际过程, 文章最后结合某型飞机机载设备环境试验工作的具体情况, 利用本文介绍的专家系统对某型号任务计算机进行了试验室环境试验试验项目剪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龚庆祥 《航空学报》1990,11(11):615-617
 <正>目前,我国航空产品设计人员把环境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混为一谈,造成试验设计的错误。本文试图较全面地阐述航空产品的环境振动试验与可靠性验证试验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两种试验在试验目的、应用场合、试验量值、试验时间与失效判据等方面的区别,以期澄清容易引起混淆的一些概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飞机气候试验的重要性、试验的分类、国内外气候试验的情况、飞机气候试验的目的、试验要求和试验的管理及工作程序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跌落冲击试验与水平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同时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不同。根据导引头组合运动参数的计算,提出了用跌落冲击试验代替水平冲击试验的条件,推出导引头进行跌落冲击试验时其试验装置各参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说明了可靠性增长试验与可靠性研制试验、环境应力筛选、可靠性鉴定试验等其他可靠性试验,在诸如目的、适用时机、试验持续时间、试验环境条件、费用、风险方面的差别。介绍了国外公司在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时,对试验时机和增长率的选择,试验计划曲线起始点、持续时间、样本量的确定,以及增长试验计划的制定等问题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些试验文件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主要试验类别和各类试验的主要内容,说明了常见试验技术文件的主要编写依据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细化飞行试验课题设计和项目管理,提出了基于WBS理念的课题试验分解结构的概念,探讨了试验分解结构的原则、方法和试验点的概念,为飞行试验项目课题设计的规范化、数字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