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陶  何欢  陈国平 《航空学报》2016,(9):2757-2765
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的计算效率问题是结构动力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局部非线性问题的混合坐标自由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方法。根据局部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将结构按照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进行分割。线性部分子结构可以通过模态坐标转换到模态空间。在对线性部分进行减缩的过程中考虑了剩余柔度的影响,并通过构造一组与低阶模态关于系统矩阵加权正交的向量组,解决了子结构含有刚体模态时剩余柔度矩阵无法计算的问题。非线性部分子结构则保留原有的物理坐标。通过界面协调关系,采用自由界面方法得到系统混合坐标综合方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模态综合技术短评和一种新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模态综合技术作了简短的评述。在对照各种综合方法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一种新的改进,它以瑞莱-李兹原理为基础,用各子结构的自由对接边界下的一簇包括基频在内的低阶主模态,补以“剩余模态集”来综合完整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我们论证了用部件关于其对接边界反力的剩余模态集来近似更替它的截尾主模态集的理论根据,指出关联于剩余模态集的坐标列阵就是对接力列阵,这样在装配时不仅能考虑各别部件对接边界上的位移协调,而且也能考虑相应的内力平衡,从而使得综合特征值问题的尺寸达到最大限度的减缩。这对于综合象宇航飞行器,空间框架及叶片-转盘系统一类具有大量内连自由度的结构,其意义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模态综合法计算双转子临界转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了双转子临界转速,子结构模态由传递矩阵法求得,并着重研究了对接条件、模态数及子振形拟合多项式等因素对双转子临界转速影响。改进了双转子临界转速传递矩阵法并以传递矩阵法算得系统临界转速为准,评定了各种条件下模态综合法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取一阶为平动模态,其余模态由传递矩阵法求得,拆分为子系统时采用自由子系统法,采用位移协调对接条件、子振形取4次拟合多项式、仅取4阶模态求得了具有一定精度的l~3阶临界转速。在提高模态综合质量方面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内外流行的模态综合法都属于“单级综合法”。它对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应用仍将受到计算机容量的较大限制。本文在子结构装配方面提出的“多级综合法”与“逐步综合法”可以克服这一障碍,并能提高计算效率。另外,本文采用的“刚性子结构技术”能使模态综合法保持其功能与特点,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中算例表明,只要采用本文频率判据,两种改进装配法的精度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整机模态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高速小型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系统特点, 建立了较完整的一套用于分析整机模态的有限元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及程序, 阐述了如何建立整机计算模型及如何分析整机模态等问题, 给出了某型发动机整机模态的计算结果,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失谐叶盘结构振动特性和模态局部化特性,分别利用有限元法和子结构模态综合法进行分析。对具有12个叶片模拟叶盘结构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模态局部化特性进行研究,包括失谐形式对模态局部化的影响和模态密度对失谐敏感性的影响,并利用应变能和模态局部化因子的概念对模态局部化现象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子结构模态综合法能满足叶盘结构振动模态特性的计算精度要求,并能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失谐形式和模态密度对模态局部化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固定界面模态综合的Craig-Bampton方法,提出了模态综合的直接变换方法,该法在形式上更简洁,适用于大规模动力学系统的模态分析和动力学模型减缩。对采用直接变换法模态综合过程的计算误差做了分析,给出了计算误差界,阐明了模态综合后总体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子结构保留主模态个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子结构界面自由度太大的情况,提出了直接变换法的分部算法,不需组集系统总刚度、总质量矩阵,仅在子结构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减缩。计算实例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及计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杜子亮  万志强  杨超 《航空学报》2015,36(4):1128-1134
静气动弹性研究中关于结构的分析通常采用柔度法和模态法。相比技术成熟、计算量大的柔度法,模态法具有阶次低、求解快和便于试验验证的优点。但其作为近似的分析方法,在工程应用中需要一定的经验,尚缺乏模态选取的准则,该研究的目的是为模态法的工程应用提供模态选取的定量评价标准。针对某典型飞行器进行升降舵效率、副翼效率及气动导数弹性修正等分析,提出模态影响系数的概念来评估模态的选取对这些气动弹性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态影响系数指标合理,能够反映模态选取对静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可以作为模态法中模态选取的定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德文  高万镛 《航空学报》1987,8(3):130-137
本文将文献[1,2]的方法推广到非完备测量模态的情况,并叙述了修正模型的唯一性和完备性。同时,本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献[1,2]方法的简单性特点,所以便于实时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消除复合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奇异性及求解界面模态混合度的主要方法,分析讨论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分析讨论发现:模态混合度表征界面力学性能可以准确地描述界面裂纹尖端处各应变能释放率分量的振荡特性;求解与裂纹扩展长度无关的各应变能释放率分量及模态混合度是研究复合材料界面裂纹问题的难点;采用混合模态界面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验证基于正则化长度等求解模态混合度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准确预测复合材料分层的发生及扩展是今后研究复合材料界面力学问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反馈线性化系统的非线性预测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剑波  陈新海 《航空学报》1997,18(5):579-582
 对反馈线性化系统进行非线性预测滑模控制的设计,利用预测滑模的二次型代数指标的最小化来设计滑模控制律,按系统的输出相对度来设计滑动模,二次型指标中包含了控制量的代价函数项,这项是连续可调的,可以避免系统控制输入的饱和现象。证明了非线性预测滑模控制系统具有的鲁棒性,并导出了鲁棒滑模预测控制器。  相似文献   

12.
杨智春  赵令诚 《航空学报》1992,13(9):552-554
本文采用定常空气动力,对机翼外挂系统按频率重合理论进行颤振分析,从而确定最低颤振速度随外挂俯仰频率变化的颤振边界曲线。结果表明,可以根据固有振型的变化情况对颤振模态的转变做出工程判断。  相似文献   

13.
周建江  舒永泽 《航空学报》1992,13(5):260-268
将高频光学法与广义散射矩阵技术相结合,分析计算了矩形波导在终端短路和终端介质材料两种状态下的远区电磁散射,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且优于维特的计算结果。本方法可用于飞行器进气道和尾喷管电磁散射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油箱晃动响应的力学-数学模型。由于妥善处理了非线性项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计算收敛与稳定。并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完成了晃动过程的模拟,分别给出了低频、共振、高频特性;箱体动特性和晃动的瞬时动响应位移及应力等数值强果,并配有图象显示等功能。从而给出了一种求解液体自由面大幅度晃动的几何及动力学边界条件的强非线性等技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结构完整性研究中实施模态分析的成功程度颇大地取决于提取结构主模态的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 它把群论算法与双协调子结构法组合起来去分析回转对称 CN 结构。通过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消去子结构之间的自由度和波传播自由度, 大幅度地减缩综合的规模, 从而提高了提取效率。文末, 给出了一个算例, 以各种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 来阐明本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复合材料不同铺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采用碳纤维预浸料制备了单向[0°]8和正交[0/90]2s铺层2种不同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并使用Instron 9250落锤冲击测试仪测试其低速冲击性能,得到了载荷-时间曲线,分析了2种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低速冲击加载力学性能,得到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形态来分析其破坏方式。结果表明:2种铺层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破坏模式,正交[0/90]2s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抗低速冲击能力要优于单向[0°]8铺层的。  相似文献   

17.
刘方龙 《航空学报》1987,8(9):489-495
本文是在研究了复合材料统一型二次强度准则的基础上,对统一型强度准则的进一步研究。统一型强度准则应是三次型的,它比其它三次型强度准则,更适合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估算,也更简单。三次统一型强度准则会遇到三次耦合应力项强度系数的确定问题,本文为此作了讨论,同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三次统一型强度准则更合理些。  相似文献   

18.
结构的模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全等变换的模态转换方法,可将振动台模态试验获得的模态,转换成结构处在自由状况下的模态。对方法的合理性做了论述,并佐以例证。  相似文献   

19.
王奇志  张行  任炳义 《航空学报》1991,12(9):459-466
 在飞机全动平尾大轴中,经常出现孔边角裂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程-解析方法,导出了飞机平尾大轴孔边角裂纹剪切型应力强度因子的封闭解。这种能量释放方法非常节省机时与人力,可以获得大量系统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