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栢苓  李智禹  吴思元  宗群 《航空学报》2020,41(11):624072-624072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是未来实现快速、可靠及廉价进出空间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对RLV再入段的轨迹优化、制导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RLV再入轨迹优化方法上,分别从间接法、直接法以及伪谱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深入分析每类方法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RLV再入制导方法上,分别从离线标称轨迹制导、在线轨迹重构制导、预测校正制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每类再入制导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在RLV再入姿态控制方法上,分别从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RLV再入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RLV制导控制一体化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健  王景志 《飞机设计》2013,(5):51-54,77
在未来的航空电子体系结构中,综合核心处理器(Integrated Core Processor,ICP)将成为整个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本文首先对ICP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ICP建模的重点,然后采用面向对象、模块化的方法进行了ICP仿真软件的设计,建立了ICP仿真系统模型。软件的仿真核心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方法,采用双层任务调度算法,并结合航空电子系统分区管理的特点,模拟ICP系统对任务的处理过程。最后进行了实例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零长柱法(Zear Length Column, ZLC)测定分子筛材料平衡等温线的基本原理,建立了ZLC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ZLC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ZLC法测定平衡等温线,需同时知道吸附柱出口被吸附气的浓度和流量,而据以前的研究,两者相互耦合,因此,本文对两种应用实验测得的出口浓度进行流量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已经建立的仿真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对两种不同的ZLC出口流量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影响ZLC方法正确性的因素,并对ZLC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两种修正方法的精确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ZLC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声爆影响航空器飞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通过飞行试验进行真实条件下的声爆测量是进行声爆问题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声爆飞行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全传播路径声爆测量技术难点。首先,对近70年的航空器声爆飞行试验研究进行概览,总结了技术发展阶段;其次,对声爆传播特征及对测量的要求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声爆飞行试验测量技术方案;再次,对近场至地面的全传播路径声爆测量关键技术以及辅助参数测量技术进行综述,解析技术要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声爆飞行试验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且对中国声爆飞行试验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简略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康辉 《国际航空》2008,(8):20-20
美国空军正在对F-22进行新的武器系统升级,预计在2009年进行新武器系统的作战试验。为此,波音公司重新启用了波音757飞行试验台,并对其进行了改装。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塔式起重机塔身标准节进行了简化,分别在三种工况下进行了内力分析,通过对四种单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beam189单元计算精度最高,beam4单元在相同的网格情况下精度略低但其计算时间较短。同时对原标准节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将优化结果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以便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物相组成和检测、结合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基于传统断裂力学,对现有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相进行表征的内聚力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内聚力本构关系及参数获取方法,并对模拟仿真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相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AFDX总线网络数据传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AFDX总线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其中包括AFDX总线虚拟链路的配置和调度及总线的冗余管理,对总线时延及时间抖动进行了分析,对总线中的数据原语类型、数据结构及消息帧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AFDX总线上数据的传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民用客机综合航电系统采用AFDX总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单目视觉在地面机器人等无人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相机参数的标定是利用视觉进行导航的基础性工作。标定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导航性能和定位精度。主要考虑单目相机的径向畸变,基于张正友平面标定法,通过利用Matlab进行图像预处理、利用OpenCV进行Harris角点检测和亚像素精确化等方法在角点提取精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重投影法对标定结果进行了评估,并将其与Matlab相机标定工具箱Toolbox_calib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标定算法标定结果精度更高,并且对多个摄像头传感器均有效,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提高电解磨削质量关键在于电解和机械作用合理匹配这一原则,提出了改善加工效果的相应措施,对来用恒流源的电解磨削机理进行了探讨,研制了小孔电解磨削的可调恒流脉冲电源,进行了工艺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雨雾环境下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雨雾环境下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测试,对常规测试装置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雨雾环境的产生和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雨雾环境下传感器动态特性的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传感器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其常规环境和雨雾环境下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雨雾环境下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会大幅提高;最后,对试验结果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试验方法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应用智能控制对某型发动机的加速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结构、智能控制的基本原则,特征模型的划分和智能规律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无人机与有人机在低空空域的融合运行是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感知与规避技术是无人机与有人机间避免碰撞的重要保障。在对感知与规避技术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的避让航迹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震荡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其次,结合感知与规避实际背景,对威胁区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对无人机自身性能约束进行了建模;最后,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阐明了其对无人机动力能源消耗、避让时间和任务执行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爱国  巩志浩 《航空学报》2020,41(9):324292-324292
针对火星探测器的气动捕获轨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鸽群算法对气动捕获轨道进行优化。首先,考虑成功进行气动捕获所要求的终端约束和过程约束,根据从捕获轨道进行轨道转移进入目标轨道所需的速度增量,提出了进行捕获轨道优化的最优性能指标。然后,针对原始鸽群算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并对改进算法的参数取值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大气内飞行的动力学方程,将气动捕获轨道优化问题转化为多参数优化问题,利用所提出的改进鸽群算法对气动捕获轨道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UDMH/N2O4爆炸冲击波的一般机理和规律,引进了TNT等价重量、极限当量两个基本概念,建立了三种爆炸模式,从理论上对爆炸冲击波特性进行了计算,确立了各种冲击波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数据基本吻合,并针对10kg、50kg、100kg、300kg实验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激振铰刀铰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将超声波能量施予刀具,使其产生一定振幅的超声频振动铰孔系统,进行了铰孔精度、表面粗糙度的试验,归纳了振动铰孔的规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嫦娥一号”CE-1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欧洲空间操作中心进行了国际合作。在中心与欧空局的联试过程中,对SLE用户端(SUN服务器)通过组广播进行远程控制时,出现了一台服务器收发正常,另一台却无法正常接收的现象。本文对此故障进行了机理研究,通过分析证明,这是一个不同系统间对IGMP协议的兼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飞行管理系统安全性分析实施方法,首先对飞行管理系统进行了功能危害性分析, 识别了各项功能的失效状态及其影响,确定了失效状态的分类和失效概率要求。然后采用形式化语言AltaRica 对飞行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了描述,借助商用软件对飞行管理系统进行了AltaRica 建模和故障树分析。分析过程 表明,基于模型的安全性分析,清晰直观,适合工程应用,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级加载技术对30CrMnSiA氢脆敏感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不同强度、电镀参数、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状态的试样进行了氢脆敏感性试验,并与200h恒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级加载方法可快速评价材料的氢脆敏感性,提出了采用分级加载方法进行氢脆敏感性定量评价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差项目的特征要求,对某产品零件孔系加工的生产实际进行了工艺分析,对造成零件孔系加工误差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了造成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工艺装备结构设计带来的系统误差过大和加工工艺方法的缺陷的影响。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工艺装备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对加工工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达到了预期的加工目的。这种技术工作方法,对生产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基本要求,也是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