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上飞机纵向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上飞机的稳定性不论在水上飞机的设计阶段还是试验阶段都是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稳定性是水上飞机在水面安全起降、滑行的保证。为解决传统水上飞机稳定性判别方法的难操作性,结合滑行艇稳定界限估算方法,对已开展且具有代表性的水上飞机单船身稳性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并采用数据优化等方法得到了纵稳性限界拟合方程,通过相关试验数据的逆向校核,证明了所得回归公式的准确性。经多次验证,方法不仅可以在开展单船身模型试验时用以确定后续工况,还能为水上飞机的纵向稳性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型飞机纵向静稳定性试飞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向静稳定性试飞属于飞行试验科目中的经典科目,依据CCAR25部要求,传统民用运输机执行此科目时主要考察飞机改变速度所需的杆力方向、杆力-速度平衡曲线以及操纵结束后飞机速度的恢复能力。但对于具有纵向中立静稳定性设计特点的全电传飞机,传统的适航条款和试飞方法都已不再适用。在咨询通告AC25 7C和某型飞机专用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使用操纵品质等级评定方法(HQRM)来开展纵向静稳定性试飞的基本方法和判据要求。  相似文献   

3.
宋庆国 《飞行力学》2001,19(1):70-74
从试飞员的角度出发,讨论了《CCAR-25部》中有关纵向动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求解纵向短周期运动重阻尼的计算方法,论述了民机纵向动稳定性试飞的激励方法和试验程序,给出了短周期阻尼比的试飞员评定方法以及试飞过程中的驾驶技术要点和应注意事项。可供从事民机飞行试验的技术人员和试飞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推导出了在试飞试验前对轻型飞机纵向静稳定性进行估算的公式,分别给出了握杆和松杆状态下静稳定性的估算方法。在此估算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试飞试验时所要测的驾驶杆位移和杆力等估算式,进而提出了从试验数据到飞机中性点和实际纵向静稳定裕度的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直升机在试飞中出现的故障现象,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原理和飞行控制原理出发,分析了手操纵时直升机纵向静稳定性特性,以及带自动驾驶仪飞行时其纵向稳定性差的故障原因;然后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及验证性试飞,最终对故障源进行了定位并对故障进行排除.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民用运输机执行纵向静稳定性试飞时主要采用稳态法,而此方法存在试验时因飞行高度变化过大过快而难以采集足够试飞数据的缺点。针对FAA 咨询通告AC25-7C 中提出的两种关于纵向静稳定性的试飞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考察平飞加减速法的可执行性,分析传统的稳态法和新的平飞加减速法的优缺点和实际飞行试验时的可行性,得出初步结论为平飞加减速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主要适用于能平飞配平的试验点,而对于飞机发动机设置于最大推力和慢车推力试验点的适用性,还需通过试验进一步考察确定。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为研究军用飞机强度和刚度规范,试飞研究中心按航空部“六五”研究规划要求,进行了歼某飞机尾翼机动载荷试飞测量研究,得到了具有重要价值的飞行试验结果。本文就纵向机动试飞的操纵方法及强度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粗浅地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赵立杰  田孟伟  李景奎  王明阳  刘达 《航空学报》2021,42(3):624590-624590
水上飞机起飞滑跑时低速滑行阶段的阻力变化规律对于其设计研究十分重要,而电动水上飞机正常起飞所需最大拉力是否匹配现有电推进系统是飞机改型设计的关键。首先,针对基准浮筒水阻力较大引起的纵向不稳定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浮筒水动性能有明显提高。其次,基于Fluent中的多相流(VOF)模型对水上电动飞机起飞滑跑阶段的力学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着重分析了不同速度下的姿态变化规律、阻力变化及流场特性。最后,对"阻力峰"这一节点下所需电推进系统功率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现有装置满足起飞的动力要求;将实际起飞滑跑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所得误差在15%之内,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可行性,所得结论可为电动水上飞机的研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 21中有关功能和可靠性的要求,对民用飞机功能和可靠性试飞时间、试飞项目、试飞方法、试飞要求和合格判据等试飞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并在我国首款严格按适航条款要求进行合格审定的民用飞机ARJ21-700的飞行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试飞设计技术工程应用性强,可为后续其他军民用飞机开展相关试飞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某型直升机操纵性与稳定性飞行试验的原理、试飞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给出了换算到标准条件下的一些试验结果,并与军用直升机飞行品质规范CJB902-90的有关要求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客观的可供借鉴的试飞结论。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适航条款中对座舱内臭氧浓度有明确规定。依据中国民航适航条款要求,开展了我国首次民用飞机座舱臭氧浓度测量试飞研究。针对飞机的设计指标、构型及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飞方法,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开展飞行试验,进行座舱臭氧浓度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飞机座舱臭氧浓度符合民航规章要求。  相似文献   

12.
胡朝德 《飞行力学》1994,12(3):59-66
主要介绍K-8飞机在鉴定试飞中的操纵性,稳定性试飞方法和结果,其中包括起飞,着陆,速度稳定性,过载稳定性,机动点,中性点的确定,同时还对纵向模态特性,横侧静稳定性,操纵性,滚转效率,横侧动态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在各特性的测定中谈了飞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种非线性部分极曲线的试飞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俊雅  陈怦  赵涛 《飞行力学》2000,18(2):70-72
介绍了一种不测推力获取非线性部分极曲线的试飞方法。从飞机纵向动力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利用试飞数据计算非线性部分诱导阻力系数A值的公式,在铅垂对称平面内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测推力法试飞结果同测推力法试飞结果、风洞预测值以及J7原型机资料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测推力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简便而有效的试飞方法,可用于同类型飞机的非线性曲线试飞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依据作战任务和使用要求进行基于能力验证的试飞设计与评估是适应新的军事变革背景下航空武器装备试验工作转型的重要方向。为了探索基于能力的航空装备试验鉴定模式,以某型武装直升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作战使命任务要求和作战能力,开展试飞设计、试飞结果分析及飞行品质等级评定等研究,提出基于作战能力验证的武装直升机飞行品质试飞设计思路和方法,并给出有效的试飞结果评估方式。所获得的试飞结果真实体现了武装直升机贴地突防和机动规避等能力,该试飞设计思路和试飞方法可以指导后续军用直升机的试飞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K-8飞机在鉴定试飞中的操纵性、稳定性试飞方法和结果,其中包括起飞、着陆、速度稳定性、过载稳定性、机动点、中性点的确定,同时还对纵向模态特性、横侧静稳定住、操纵性、滚转效率、横侧动态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在各特性的测定中谈了飞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一种在亚、跨、超音速区域从飞行试验数据识别迎角测量值上洗修正系数(Kα)的方法,该方法在歼×飞机飞行试验中进行了验证。文中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飞结果及误差分析。试飞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计算方法和所需数据与识别纵向气动导数时相同,故试飞工作可在一起进行,从而缩短飞行试验周期和降低飞行试验的费用。  相似文献   

17.
电传飞机迎角限制器是大迎角飞行控制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迎角限制器功能可以有效地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GJB3814-1999中对于迎角限制器的验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试飞中必须针对迎角限制器开展飞行验证。根据某型飞机的气动特性、控制律设计原理,开展了飞行仿真试验验证,提出了合理的试飞方法,制定了合理的测试方案和试飞方案。在试飞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开展试飞,有效地规避了意外进入失速尾旋等试飞风险,保证了试飞安全,全面验证了某型飞机的迎角限制器功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电传飞机迎角限制器试飞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华中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带4台发动机的水上自由飞模型于1980年试飞成功,翼展3.6m,机身长3.9m,正常起飞重量为36kg通过比例遥控设备可以控制模型各舵面、发动机风油门及测试程序开关。模型与真实飞机保持几何、质量、运动过程、拉力、升降舵效率等相似,另外模型试验水域的波浪谱应模拟便直实飞机适飞海域的海况。模型内装有多种传感器、记录器、控制线路以及各种电源等,其总重控制在23kg以内,可以综合测试水上飞机的安定性、操纵性、飞溅、水阻力、断阶处的着水撞击、机身起降过种中的砰击、纵向速度的变化及耐波性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我国第一架变稳定性飞机纵向地面结构模态耦合试验。这架试验机上安装有我国第一套数字式气动变稳飞行控制系统,这类飞机上不允许地面共振现象存在。通过地面试验可以确定出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裕度,进而使用结构滤波器抑制飞行控制系统与飞机弹性结构之间的耦合,保证试飞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上飞机水面起飞过程阻力峰值较大,提出一种可偏转机翼水翼型水上飞机,飞机水面滑行时偏转机翼割划水面产生水动升力将飞机抬离水面,空中飞行时偏转机翼根据飞行条件可偏转角度。采用空气动力和水动力耦合求解并结合动力学平衡方程方法分析了该布局水动特性并进行空中巡航气动特性分析,同时计算同尺寸双浮筒型水上飞机,比较两种构型水动与气动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面起飞过程中双浮筒型水上飞机总阻力峰值约为水翼型水上飞机偏转机翼布局的1.97倍;飞机空中飞行时,偏转机翼偏转角为0°时气动性能最优且所受阻力低于双浮筒型水上飞机,从而证明了水翼型水上飞机偏转机翼布局能够有效提高水上飞机的水动与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