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消除或减少丝锥刀齿的锯齿或锋刃、前后刀面的凹坑或微裂纹等缺陷,提高使用寿命,对高速钢丝锥进行了电解强化处理并对强化后的丝锥进行了攻丝试验.结果表明:丝锥的原有缺陷明显减少,第1孔的攻丝扭矩虽比具有锋刃的未强化丝锥有所增加,但随着攻丝孔数的增加,扭矩增幅显著减小且平稳,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切削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圆弧刀廓的端面滚切锥齿轮啮合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改善端面滚切法加工的锥齿轮齿面接触质量,基于奥利康锥齿轮全展成加工方法,对直线刀廓圆弧修形及齿面啮合接触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圆弧刀廓进行了几何设计,推导出了刀齿切削刃方程.在建立锥齿轮端面滚切加工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被加工齿轮理论齿面方程.研究了刀廓圆弧修形对齿面形状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出了齿面修形量.建立了考虑安装误差的齿轮副滚检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齿面接触分析简化算法.最后对采用圆弧刀廓加工的一对奥利康锥齿轮进行了啮合分析,结果表明,选取合理的圆弧刀廓半径对齿面修形可以降低边缘接触风险,降低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改善内对角接触,此外还可以实现对两齿面接触区进行独立修正.   相似文献   

3.
在机器制造业中,螺旋拉刀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飞机制造工厂的铝合金零件的内孔拉削更为广泛。我厂通过对螺旋拉刀大量的试拉和多起零件拉削表面缺陷的排除,认识到螺旋拉刀刀齿的刃带和校准齿的齿升量对零件拉削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一、切削齿、校准齿的刃带对拉削质量的影响(以LD5、LD10为例)。 1.当螺旋拉刀切削齿、校准齿的刃带太小或者没有时,拉削不平稳,产生振动而使拉削后的内孔表面形成波浪式的螺旋环状(见图  相似文献   

4.
UFS铸铁专用丝锥K27M12FOR-TX 采用高性能优质粉末冶金高速钢,在保证高硬度、高耐磨的状况下,提高了刀具的强度和韧性,针对铸铁等短切屑材料的专用角度设计,使其具有与材料相对应的角度组合,解决了刀具前刀面上的微观崩口现象.独特的容屑槽设计,使得丝锥的夹屑状况大为改观;采用直槽设计,最大可能提高丝锥强度;牙型面及沟槽具有极好的表面粗糙度,有效降低粘接磨损.产品采用内冷方式,分为中心出水和发散冷却孔2种型式,分别针对盲孔与通孔设计,内冷方式不但可以润滑冷却丝锥的切削刃,而且可以将大部分的切屑冲走,避免了丝锥因为夹屑而造成的损坏.采用PVD方法TIALN纳米级复合涂层,提高丝锥的耐磨性,硬度可达HV3500,而同时摩擦系数低至0.15,具有极高的附着力.切削速度可达到40~50m/min,寿命达到100m攻丝长度.  相似文献   

5.
1Cr18Ni9Ti、2Cr15Mn15Ni2N等不锈钢材料,加工性能差,尤其是在其上加工内螺纹更加困难。对此,我们采用了跳牙丝锥和螺旋丝锥,效果较好。所谓跳牙丝锥,就是对M2.5,t>0.5毫米的丝锥,对其切削部分和校正部分的牙齿,每隔一个切除一个。由于加工齿数减少,每齿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探讨了试样表面应力对残余奥氏体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块试样施加应力后测得的残余奥氏体量与经电解抛光、消除应力后测得的残余奥氏体量有差别,试样表面存在应力时比消除应力后的残余奥氏体量低。因此,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钢中残余奥氏体时,表面状态很重要,务必经电解抛光后再进行测量,方能获得比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锯齿尾缘叶片气动特性和绕流流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于NACA 0018翼型的锯齿尾缘仿生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锯齿相对齿宽与相对齿高对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特性和非定常绕流流场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表明,尾缘锯齿参数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在一定来流攻角范围内能提高升阻比,但失速提前.如在9.4°~14.8°来流攻角范围内,不同相对齿宽系列叶片的升阻比高于原始叶片,升阻比与锯齿相对齿宽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研究还表明,锯齿尾缘能延迟边界层分离,加速尾迹的流动掺混和能量扩散,改变非定常涡结构和涡脱落频率.相对齿高的变化对非定常流动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尾缘锯齿诱导的二次湍流射流和吸力面侧反向涡对改变了原始叶片的绕翼环量,进而影响锯齿尾缘叶片的气动特性和绕流流场特性.   相似文献   

8.
杜随更  汪志斌  吕超  巨江涛  张静 《航空学报》2011,32(6):1156-1163
为研究高温合金GH4169高速铣削表面完整性,在测量铣削过程中切削力随时间及切削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温合金加工表面形貌及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参数范围内,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铣削表面粗糙度随着切削速度增加而下降,随每齿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变质层主要出现在主切削刃形成的切削表面...  相似文献   

9.
我厂从一九八二年下半年对TC4钛合金的钻孔,攻丝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我们先后试验了M6×1标准丝锥、螺旋丝锥、跳牙丝锥、修正齿丝锥及几种切削液对攻丝冷却润滑,切削力影响的比较,并对M8×1螺纹攻丝也做了部分试验,试验基本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我们认为,钛合金攻丝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工件材料的特殊物理机械性能和标准丝锥结构及几何参数的不适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
基于锯齿尾缘结构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对其降噪机理进行研究。通过3维热线风速仪测量2种尾缘结构的尾迹流场揭示锯齿降噪的流动本质,其结果显示出锯齿尾缘后流场的细微湍流结构变化规律,并在尾迹流场可见单个锯齿的齿峰和齿谷。结果表明:锯齿尾缘后尾迹中心线速度的衰减率比直尾缘的高;湍流峰值因为锯齿尾缘的存在出现在离翼型更远处,锯齿在近尾迹区产生了额外的马蹄涡。  相似文献   

11.
虚拟装配与数字化检测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先进技术,应用在发动机部件装配及检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满足某航空发动机新型喷管的研制需要,以新型喷管为载体,进行了虚拟装配及数字化检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装配技术的运用,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能缩短装配周期,节省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而数字化检测技术的运用,使装配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使发动机可靠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船舶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是对船舶设计模式的创新,探索并研究了船舶三维模型数据转换、结构化工艺设计和装配工艺仿真等技术,打通了基于三维模型的船舶设计、仿真、建造等多个环节的集成链路。应用测试表明,船舶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能够有效提高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在复合材料飞机部段装配过程中采用无余量装配的方法。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数字量传递的方式可减少误差积累,提高协调精度。关键零部件的装配、工装制造等采用激光跟踪仪等数字化测量设备可以确保精确性,并能在装配工艺设计阶段就考虑零部件间的协调安装精度及公差分配要求。通过分析复合材料部段装配特点,并以复合材料机身典型结构为例进行应用研究,阐述了在三维数字化装配过程中具有协调关系的关键零部件无余量装配的工艺流程、方法,从而可实现零部件一次装夹、加工及无反复装配,使装配质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飞机部件对接技术是把构成飞机基本结构的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机身、机翼或整个飞机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数控加工技术、激光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飞机装配由人工装配转化为半自动化、自动化装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产准备过程中人工逐项查看、查找MBD模型中产品制造信息工作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基于MBD模型中工艺信息的存储规范,对非几何信息的检索、提取、分析、重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面向MBD模型的工艺信息组织与重构系统,满足了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角色、不同专业对产品数模信息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线束企业目前线束工艺缺乏有效校验、设计效率低、生产过程管理和技术状态控制薄弱的现状,在分析航空线束工艺设计和制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为工艺设计提供智能辅助支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显性化管理和对技术状态的有效控制。通过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在提高线束工艺设计的效率、加强对工艺文件的技术状态管理、提升对线束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通过实例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面向国内民用航空发动机总装批产能力建设的需求,对标国内外先进脉动式装配生产线的研发进度和实施状态,在建设规划阶段,提出了脉动式总装生产线的工艺仿真方案。阐述了脉动式总装生产线工艺仿真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关键技术方向,重点对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实施途径进行规划,包括装配网络图建模及优化、车间工艺布局及生产仿真、基于二三维关联集成仿真的虚拟产品制造,最后对脉动式生产线数字孪生体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民机项目研制设计过程。依据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系列标准要求、SAE ARP4754A民用飞机与系统研制指南要求以及项目管理相关知识,运用过程方法分析识别了民机项目研制设计过程,提出了民机项目研制设计过程的过程图,并分析了设计过程与研制阶段的关系,提出了过程方法应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敏捷制造模式下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为背景,提出了基于加工特征的零件通用工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根据车间实时资源状况,以产品的加工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实现整个产品工艺方案的动态规划,以适应现代柔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飞机结构件数控工艺业务过程管理水平,保障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并实现工艺数据的有效组织和重用,通过分析飞机结构件的特点及生产车间工艺管理现状,提出了新的工艺业务管理模式,建立了数控工艺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研究了项目管理、任务管理、工艺业务过程管理和工艺数据管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工艺业务过程的高效控制和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