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强度与环境》2007,34(6):62-63
《强度与环境》,2007(1)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及其在航天产品中的应用……………………李海波张正平胡彦平(2)具有多阶频率与振型约束的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张锦江杨智春(11)折叠翼机构展开动力学仿真及优化……………………………………李莉任茶仙张铎(17)曲面复合材料胶接修补参数优化…………………………程起有姚磊江童小燕李斌(22)飞机风挡结构抗鸟撞动响应数值模拟…………………王新军岳珠峰王富生冯震宙(28)MSD对老旧飞机搭接结构完整性的影响………………郁大照陈跃良胡家林段成美(33)星载天线的热分析技术方法研…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个小型高精度过载离心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对离心试验装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基本理论分析,然后对几个主要的设计参数进行推导和计算;最后以一个为某过载敏感装置配套的过载离心试验装置为实例进行具体的总体设计与部件设计。探讨的对象是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元器件级离心试验装置,重点描述了其小型化和高精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折叠空气舵折叠机构以及舵轴处连接的设计对于折叠空气舵动力学特性有很大影响,基于折叠空气舵模态试验测得模态参数,对折叠空气舵进行动力学有限元建模以及校准,以此为基础,调整折叠机构以及舵轴与舵机的连接等多处连接刚度对应有限元模型参数,研究舵系统模态频率随各连接面刚度对应有限元模型参数调整的变化趋势,并得出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用以指导折叠机构以及舵轴处连接等的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利用连杆机构以及超声制动器,设计了一种穿戴型具有力反馈功能的主手单指结构并进行了综合尺度优化,优化过程综合考虑了主手机构的运动范围和动力学反向驱动能力.在建立人手食指和主手单指运动学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作空间最小包容原则的主手单指的结构参数优化目标函数,结果显示操作者食指与所佩戴主手单指的工作空间可实现较好匹配.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主手单指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以力椭圆为衡量指标对主手单指机构进行了反向驱动能力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有效的修正依据,提高了主手单指机构的反向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速飞行器折叠翼/舵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工作时序入手阐述了折叠翼/舵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流程,建立了结构设计通用指标体系并梳理了折叠翼/舵结构设计的设计流程、仿真分析和试验,针对折叠翼/舵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可为高速飞行器折叠翼/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引信液体储备电池双环境力模拟装置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储备电池双环境力模拟装置主要用于模拟引信液体储备电池在炮弹发射时后坐与旋转双环境力。其关键的技术是安装引信电池的弹丸碰撞到高速旋转的木制冲击垫上,其瞬态冲击过程参数和弹丸转到额定转速所需要的时间是否符合引信电池的测试条件。因此进行弹丸冲击瞬态过程的仿真,研究在不同的弹丸炮口速度下,弹丸冲击过载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的冲击垫厚度下弹丸冲击过载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冲击垫带转弹丸到稳定转速的上升时间对模拟装置参数确定和优化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阳翼地面展开实验过程的振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使用石英加速度计对某型号卫星太阳翼地面展开实验过程的振动、冲击加速度进行的监测和对振动、冲击测试数据进行的剔除、换算、排序、分析等处理,给出了时域曲线和频谱,得到了太阳翼展开过程的振动、冲击状况,对于关心的力学参数(锁定力矩、冲击力、末点速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测定了太阳翼展开时间,评估了太阳翼展开对太阳翼驱动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凸轮型线优化设计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简单、几何精度低以及设计流程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利用MSC.ADAMS平台的参数化建模技术,对设计流程重新进行组织和安排,提出"面向参数化样机的凸轮动态优化方法"的解决方案.本文建立了配气机构的参数化样机,对凸轮型线进行了动态优化设计.优化在考虑零件柔性的同时,提高了几何精度以及设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将多体动力学方法引入到细长结构冲击隔离系统的动力学设计,通过建立系统的冲击响应时域仿真模型,研究了此类结构冲击隔离系统的设计问题。分析了细长结构承受冲击载荷时截面弯矩产生的机理,进而提出了"惯性力与支撑刚度相匹配"适用于细长结构冲击隔离系统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最后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原则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冲击隔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战术导弹折叠翼两种展开方法及测试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型号设计的需要,掌握战术导弹折叠尾翼在发射初始时的展开特性,对两种折叠翼快速展开的测试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说明了两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测试量之间的比较、测试结果的分析。两种方案均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BIA)的一座低速风洞中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比较,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成熟可靠,可以用于战术导弹的实际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橡胶缓冲绳的非线性特性,模拟运载火箭飞行过载,并通过测试加速度传递率,获得具有非线性内减震器的陀螺平台系统0-17g过载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双腔双阻尼的被动式自适应缓冲器;给出了此缓冲器的数学模型,并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该缓冲器的虚拟样机;分析了该缓冲器的着陆动态性能及其主要参数对全机着陆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使用功条件下,自适应缓冲器的着陆性能比单腔变油孔缓冲器性能略好;而在粗暴着陆条件下,自适应缓冲器的过载远小于单腔变油孔缓冲器,起到主要减载作用.增大高压腔、低压腔体积或增加低压腔压力或减小高压腔压力均可使自适应缓冲器的过载减少.  相似文献   

13.
航天飞行器有爆脱冲击环境质量载荷效应现象,类似也有振动环境质量载荷效应问题。国外一直在作这方面研究,机理不清,没有定论。本文对此加以述评,并对机理进行初步探究,这对预示振动环境及制定振动环境试验条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仿真,研究了一种航天器用气体自锁阀在飞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力学环境下的工作特性,讨论了不同力学条件对自锁阀工作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自锁阀受导阀控制气压力、随机振动量级和冲击方向的影响较大。采取增大导阀复位弹簧力、降低导阀排气通道流阻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自锁阀在随机振动和冲击力学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线化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的状态空间式,对某无人机大过载定水平盘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确定飞行器在各个过载下定常盘旋时的平衡运动参数,然后求动态反应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研究了过载因子n_y从1到4时对该机运动稳定性的影响,用根轨迹图和表示特征向量的阿冈德(Argand)图识别和分析了各运动模态的特性。结果表明,该机运动的稳定性随载荷因子增加而变化,并出现俯仰荷兰滚模态和带滚转分量的长周期模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内径为30mm,长度为1000mm的爆轰管,对多循环脉冲爆轰发动机外流场进行研究.爆轰管内充满氢气-氧气-氮气预混气,采用底端中心点火.实验中采用YA-16高速阴影系统,拍摄了爆轰外流场的阴影照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外流场的动力学结构和悬吊激波产生的动力学机理,讨论了两次循环管外流场结构间的差异.第一次循环中的爆轰波溢出爆轰管后,斜压效应和Helmholtz不稳定导致涡环的产生,涡环形状的变化又引起悬吊激波的角度变化,在此过程中引导激波始终为球面形状,在第二个循环中的相应时刻,激波前的气体是向外流动的,导致引导激波逐渐成为葫芦形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激波风洞中进行的摩阻测量技术研究情况。在测量研究中,设计了压电型摩阻天平,为了提高摩阻天平的校准和风洞试验测量结果精度,便于风洞试验和校准之间安装的变换,本项研究的摩阻天平采用一种新结构,也就是测量表面和摩阻天平本体可以分离的分体式结构,由此确保在不同使用场合下,摩阻天平的测量表面或者校准加载块可拆卸和更换。验证性试验是在 CARDC 0.6m 激波风洞中进行的,流场名义马赫数分别为8和10,单位雷诺数分别为2.85×107/m 和1.58×107/m,试验中测量了带压缩拐角的进气道模型表面三个测点的摩擦阻力,也测量了摩阻测点及其附近热流,测量结果表明:模型表面的摩阻和热流与雷诺比拟准则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折叠弹翼悬挂物机弹分离轨迹试验技术,重点解决了在机弹分离过程中折叠弹翼动态展开时悬挂物的气动力获取问题。研究表明,提出的试验技术通过将悬挂物气动力修正方法引入到悬挂物分离安全性研究当中,准确地得到悬挂物的分离特性,解决了折叠弹翼悬挂物分离轨迹风洞试验技术瓶颈,为折叠弹翼悬挂物的投放分离安全性提供一套工程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淤泥质粘土和饱和砂进行的土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和应力波传播试验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饱和土应力波传播的新的理论计算方法。试验证明,饱和土属于应变硬化介质,在激波动力加载条件下,土中应力波将保持其激波特征不变。本文采用粘塑性模型和激波装配法建立了饱和土应力波传播的精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带有连接结构的导弹动特性试验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的头体连接对导弹的整体结构动力学特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结构会呈现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其动特性参数会随着外界载荷和振动量级的变化而变化,而该参数又是飞行稳定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考察和评定带有间隙结构的导弹动特性参数随载荷和振动量级变化的情况,本文阐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导弹全弹结构动特性试验的新的试验思路-加载试验方法和变量级试验方法,针对一个具体的导弹型号,给出了典型载荷的加载实现方式,最后还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原理性的解释。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在今后的导弹型号研制当中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该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民用结构的应用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