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航天器着陆缓冲机构是开展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核心装置,其着陆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探测任务的成败。本文梳理并总结了现有航天器着陆缓冲机构的相关设计技术,重点介绍了航天器着陆缓冲方法、机构构型和地外小天体着陆/锚定机构,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次,针对各类着陆缓冲机构总结了动力学分析技术现状,对比了理论解析模型法、全机刚体仿真分析法、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法、全机柔性仿真分析法和半主动控制仿真法等动力学分析方法的优劣。再次,论述了地面等效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滑轮平衡法、斜坡模拟法和全机1/6尺寸模型法3种地面等效试验方法的主要特点。最后,结合未来深空探测需求,对航天器着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民用飞机重着陆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重着陆与着陆垂直载荷大事件的区别,并对着陆垂直载荷大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QAR记录的飞行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着陆垂直载荷大事件的诊断模型;以航空公司真实的B737-800飞机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找到触发该事件的真正原因,为纠正飞行员飞行技术提供了真实可靠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飞机进近着陆阶段是安全飞行的重要环节,进近着陆阶段的失误直接危及着飞行安全.从我国这几年的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来看,在进近着陆阶段,由于飞行员的操纵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和事故征候占的比例相当大.下面就在天气适航的正常飞行情况下,对进近着陆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自动着陆的导引与控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无人机自动着陆的需求 ,以某型无人机为对象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机载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和地面无线电跟踪器的自动着陆制导与控制方案。该型无人机的实时仿真和飞行测试结果表明 ,方案设计合理 ,易于实施 ,完全满足无人机自动着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兼顾进场运行效率与管制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与优化的进场调度方法。在分析进场管制特点的基础上,将进场排序问题转化为机器学习领域的分类问题,并构建随机森林分类器预测航空器着陆次序;利用综合得分机制和滑动时间窗实现进场航空器动态在线排序;针对预测着陆次序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着陆时间优化;采用长沙黄花机场3组繁忙时段的进场运行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分类器预测着陆次序与实际着陆次序高度吻合,正确率达到99.00%以上;相比于传统先到先服务策略,本文方法减少了平均延误时间、平均飞行时间、最大飞行时间、最大延误时间和着陆位置变动次数;相比于常规优化方法,本文方法能够在保障优化指标的基础上,将航空器着陆位置变动由12次降为2次。  相似文献   

6.
月球着陆器软着陆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四腿悬架式着陆器软着陆稳定性判据及提高其软着陆稳定性,建立了软着陆过程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着陆稳定性相关判断准则,并于ADAM S中建立着陆器及月壤的参数化模型。通过软着陆动力学仿真,重点分析了着陆速度、月面倾角以及偏航角等参数对软着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称模式着陆,竖直着陆速度不大于4 m/s,水平着陆速度不大于1 m/s,能够确保着陆器安全稳定地着陆,若沿月表斜坡着陆,尽量沿上坡方向着陆,且月表斜面坡度不宜大于10°。  相似文献   

7.
火星着陆探测降落伞减速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有着与地球相似的自然环境,是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降落伞减速是火星着陆探测的关键环节,但火星大气环境和地球差异很大,使火星降落伞减速着陆过程具有超声速和低动压的特点。选择较优的降落伞减速技术途径,可以降低任务资源消耗,以提高探测器进入减速着陆过程的可靠性。针对火星着陆探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对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太空局的火星着陆探测任务进行了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火星降落伞设计的技术特点,最后根据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任务要求,对降落伞减速方案几个重点环节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无人驾驶飞机航迹控制的全自动着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措施,解决如何平稳安全回收无人驾驶飞机的问题。用这种方法对高原型无人机进行了仿真,着陆性能符合要求。采用该系统的优点是不需要修改无人机自身的结构就可以自动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9.
以某型号月球着陆器铝蜂窝缓冲软着陆腿为对象,研究了月球着陆器月面软着陆性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月壤和着陆腿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单腿着陆冲击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及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比较.文中还研究了月壤模型和主辅支柱结构弹性对月球着陆器着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优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着陆腿主支柱的结构弹性对着陆性能影响较大;月壤有限元模型的离散化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盲降     
《今日民航》2012,(1):20-20
盲降是仪表着陆系统的俗称。在天气恶劣、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它能给飞机提供一个可靠的进近着陆通道,以便飞行员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安全着陆。根据具体精密度,盲降给飞机提供的进近着陆标准不一样,分为三类:Ⅰ类,前方能见度不低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着陆最低决断高度不低于60米;Ⅱ类,前方能见度400米或跑道视  相似文献   

11.
进近着陆风险意识检查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线飞行中49.4%的机组差错发生在进近着陆阶段。为减少进近着陆阶段的事故发生,国际飞安基金会制定了进近着陆阶段的风险意识检查单,其目的是要增强机组的风险意识,减少进近着陆阶段的事故发生;要求机组在迷进近作准备之前,在进行进近讲评时执行“进近着陆风险意识检查单”。  相似文献   

12.
柔性飞机起落架改进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着陆响应模拟和优化设计方法以改进大柔性飞机起落架的设计.以弹性飞机的三质量块等效模型、油气缓冲器多方指数气体弹力模型、油气缓冲器速率平方油孔阻力模型和幂函数轮胎力模型模拟弹性飞机着陆动力学.考虑了大柔性飞机着陆撞击中的缓冲器最大行程、最大缓冲器力及机翼最大位移,对起落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大柔性飞机机体结构弹性对起落架参数设计有较大的影响,采用优化设计的油针式缓冲器可以改进起落架的着陆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天问一号”微波着陆雷达是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阶段的关键单机,采用了线性调频连续波(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inuous wave, LFMCW)体制,如何有效抑制LFMCW雷达接收回波中耦合的直波泄漏信号一直是提高雷达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从雷达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在满足系统轻小型化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高隔离度天线设计、接收机中频输出信号滤波设计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中泄露信号抑制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LFMCW雷达直波泄露的问题。通过分析外场直升机校飞试验实测数据,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后,可大幅抑制直波泄露信号,并可将直波泄露信号携带的相位噪声抑制10~15 dB。  相似文献   

14.
月球探测器着陆腿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月球探测器多工况着陆仿真分析中,要求所建模型能够满足高效运算的需求。本文改进简化着陆腿有限元建模:分别采用壳单元、梁单元模拟着陆腿内外筒壁,充分考虑结构柔性以及筒壁间作用力;通过连接单元特性来表达缓冲材料的力学性能,减少了计算耗时;并采用隐式算法求解动力学方程,保证了计算精度。其中壳单元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缓冲腿柔性变形对缓冲性能的影响;在考虑着陆腿柔性时,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着陆腿缓冲性能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在月球着陆器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阻尼的可控性,设计了一种磁流变缓冲装置.考虑到着陆时减速火箭的反推力影响以及着陆时地面撞击的作用,假设着陆器的着陆初始高度多变,建立了一种月球着陆器着陆地面冲击模型.根据着陆过程缓冲与减振的要求,采用了软着陆半主动多态控制策略.应用加速度与速度响应进行状态切换,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确定出多态控制缓冲嚣的状态参数.3种不同被动控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缓冲器能很好地降低着陆器着陆冲击时的过载,同时也能很好地减缓其着陆时的振动.采用半主动多态控制策略的着陆器对较高的着陆初始高度和较大的接地下沉速度的适应性很强,其缓冲效率随着着陆初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允许的最大加速度和允许的最大缓冲行程时,缓冲效率达到最高,这能很好地保障着陆器软着陆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可实现安全自转着陆的条件下,基于最小化回避区面积的思想分析预测了直升机低速高度——速度曲线。将直升机自转着陆表示成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其状态方程使用发动机失效后增广的纵向三维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采用直接转换和非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以UH-60直升机为例,计算了考虑1s操纵延迟的单发失效的低速高度-速度曲线,并给出了高悬停点、拐点和低悬停点的最优自转着陆过程,发现这些最优着陆过程与驾驶员的实际操纵程序一致。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下发了咨询通告《航空承运人湿跑道和污染跑道运行管理规定》(AC-121-FS-2009-33)。咨询通告给出了干、湿和污染跑道的定义并明确了相应的起飞着陆性能要求,强调了进行到达时着陆距离评估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法规对CJ1在湿和污染跑道的起飞性能和着陆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μ综合控制的方法设计了自动着陆系统,在满足系统下滑轨迹跟踪及速度控制性能的同时能有效抑制风扰动及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根据自动着陆的要求,提出了μ综合设计的系统结构并给出了权函数选择的准则。最后对BOEING747飞机的自动着陆系统进行了设计仿真。自动着陆波束导引及拉平轨迹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从FAA、JAA和CAAC对湿和污染跑道运行的相关规章入手,给出了湿和污染等跑道的定义,详细分析了影响污染跑道着陆性能的因素,强调了在到达时进行着陆距离评估的重要性,并以空客A319为例进行了污染跑道着陆性能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湿和污染跑道着陆运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机场附近障碍物的增多,仪表着陆系统(ILS)受到干扰的几率正在增大。在研究了仪表着陆系统相关天线的工作原理以及仪表受干扰分类后,分析了电气化铁路和多径干扰对仪表着陆系统的影响。其中,通过采用辐射场的相关计算公式,利用Matlab软件,着重对二十单元航向信标台天线受到的多径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