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阻点焊电极位移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进行动态测量的LS型封闭式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微机测量单元,套电阻点焊电极位移系统。在不同焊接规范和焊接条件下所进行的电极位移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方便、可靠地测取点焊过程电极位移,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点焊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用力传感器测量位移和加速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用常规方法测量位移和加速度的局限性。依据力传感器良好的频响特性,并借助FFT技术,提出一种用力传感器测量位移和加速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简便,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测量位移和加速度,尤其能较精确地测量大位移和低频加速度,还能校准加速度传感器低频段特性。实验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是一种零电压开关逆变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它包含二级功率变换单元: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和逆变桥。本文详细分析了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的软开关工作过程及实现逆变桥软开关脉宽调制(PWM)控制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二级功率变换单元的工作模式,输入输出特性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推导了电路特性与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设计电路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结实型谐振直流环节可以实施开环控制,谐振直流环节与逆变桥控制相互独立,使整个逆变器控制简单、便于实现。运用P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电路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设计采用电流型检测方法的GMR磁敏生物传感器模拟前端电路的基础上,对GMR传感器阵列的时序采用8个行开关和64个列开关控制的电阻阵列进行模拟,并设计验证了8*64传感器电阻阵列的时序,此结果可应用到更大阵列的GMR传感器的设计中。仿真结果显示在系统时钟1MHZ时,GMR传感器电路输出频谱有效精度为7.8位,最小可检测电阻的变化值为7.8欧,完全适合巨磁阻传感器检测生物微弱信号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开关磁阻发电机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从描述开关磁阻电机的电磁特性、相电流波形解析、机电能量转换关系等方面讲述了开关磁阻电机作为发电运行的机理;阐述了角度控制、斩波控制、脉宽调制控制和直接励磁电压控制等四种调控发电机输出的控制方案;文中最后给出了6/4,6/6和8/8三种结构开关磁阻发电机样机的特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开关磁阻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过载能力强、容错性好、动静态性能好、效率高等特色,在许多场合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开关磁阻发电机的脉宽调制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开关磁阻电机作发电运行与电动运行具有对称性,因此与开关磁阻电机类似,开关磁阻发电机的控制也非常灵活,本工关磁阻发电机控制方法并专门分析脉宽调制控制的两种方式的特性和规律,这两种控制地开关磁阻发电机都能有铲控制,并具有控制精度高等特点,斩单管方式优于斩双管方式。用脉宽调制控制的开关磁阻发电机适用于中、小功率场合。实验结果证明了用脉宽调制控制的开关磁阻发电机运行性能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7.
瞬时值电流控制逆变技术比较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电流瞬时值控制逆变器有多种实现方案.本文从系统稳定性、外特性以及负载适应能力等方面对电感电流反馈滞环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电感电流反馈控制和电容电流反馈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综合评估各种控制方案的性能,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条件略为苛刻的情况下,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的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的逆变器具有很好的输出电压波形、很硬的外特性以及良好的非线性负载适应性.是一种较好的电流瞬时值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桥式测量转换电路是众多传感器测量转换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转换电路,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对理解其在多种电路中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应变片电阻传感器实验教学可实现对桥式测量转换电路特性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说明何为汽车电子化,电子装置在汽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汽车电子装置的种类。文中进一步论述了传感器在汽车电子装置中的地位及特点,着重介绍了几种汽车用传感器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性能特性。最后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新型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测试线圈技术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案.这种方案是通过测量导通相测试线圈的电感来获得实时转子位置的.文中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成功地开发完成了一台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原理样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作者建立的微机辅助切削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讨论了应用微机实现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的测量,并利用微机的实时计算功能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本文还介绍了应用微机实现机床主轴转速无级调控的原理与方法,以及作者编制的切削试验过程管理软件的功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引入了微机进行的切削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切削试验中各参数的测量精度,并使我们从冗繁的试验数据的读取、登录、统计以及文件编制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某电炉温度,通过RS-232总线实现了测温仪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基于Visual Basic编程平台开发温度自动监测软件,提供温度的实时显示、记录及曲线绘制,在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结果表明,该温度测量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预定要求,设计方法可为热工测量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微机控制的双色测温系统。简要描述了双色测温系统的测量原理和系统结构,着重对发射率和谱线带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仿真处理修正测量误差的方法,从而实现了物体表面温度的高精度自动测量,最后给出了仿真修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高速立铣加工中切削温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常规的自然热电偶和标准热电偶方法实现高速加工过程中切削温度的直接接触式测量的计算机辅助测温系统。它采用自然热电偶测量刀一工界面温度,采用夹丝热电偶测温技术对工件表面和体内温度分布进行直接接触式测量。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刀具旋转的切削加工中(例如立钻、立铣)测量切削温度,并已在高速立铣淬硬钢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热振联合试验中,温度和振动的控制和测量是最主要的技术难点。讨论了采用热流作为加热控制方式,采用红外点温仪作为温度测量手段的可行性;同时提出采用多普勒激光测振技术控制和测量热环境下的振动参数。通过试验验证和结果分析得出,在热振联合试验中采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特殊条件下的远程、快速温度测量的前沿需求,对经典温度传感技术提出了挑战。磁学原理测温方法在这些领域颇具潜力,磁纳米粒子具备显著高效的温度–磁场转换效应及纳秒尺度的响应时间,可实现远程、高精度、快速的温度测量。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磁纳米测温技术的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几种不同的磁纳米温度测量物理模型及仿真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温度信息提取方法与测量系统设计。基于磁纳米粒子的远程温度测量方法主要原理是测量磁化率或磁化强度信号,通过Langevin磁学模型获取温度信息。多个原型实验证明了磁纳米测温技术在远程或超快速等约束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磁纳米温度计为大功率芯片的结温测量、瞬态温度测量、穿透金属的远程温度测量以及高超声速风洞转捩点下游温度成像等极端条件下的温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V/F变换的高精度干式变压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采用LM2 3 1A/F变换芯片和89C5 2单片机实现工业现场测量对象的A/D转换。V/F变换器具有高精度 ,高线形度 ,且外围电路简单的特点。采用单片机直接与V/F变换器连接进行A/D转换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 ,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精心设计软件 ,系统分辨率可达 12位 ,转换精度可达 0 .0 2 %。当传感器与上位机距离较远时 ,可以采用RS -4 85接口或无线数据发送 /接收模块实现远距离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一个由微型可编程控制器IP-1612构成的温度测控系统,在介绍IP-11612PLC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用它构成温度测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和编程方法。最后提出有关PLC应用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FBG传感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技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应变场、温度场和损伤状况健康监测的可行性。分析了利用FBG传感器组成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光纤传感器的工艺集成,光纤传感网络的最优化布置,分布式传感器信号的解耦与处理等,并给出一些研究结论和初步解决方案。基于FBG传感器的健康监测系统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CO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主要产物之一,准确测量超燃冲压发动机出口的CO浓度是评估碳氢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依据。中红外波段的CO谱线相较近红外而言,具有吸收更强、谱线丰富且谱线对相对孤立、不受其他气体干扰等明显优势。本文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计算研究了CO中红外光谱特性,选择了适用于高温流场CO测量的特征谱线,设计并搭建了高温流场CO浓度检测系统,开展了气体池浓度标定和不同当量比下平面火焰CO测量验证,实现了某超燃冲压发动机出口高温流场CO测量,反映了航空煤油燃烧过程中CO浓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和流动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手段和丰富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