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Air & Space Europe》1999,1(1):45-47
In spite of the common requirement for civil flight deck crew to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manage failur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warning systems (EWS) and the failure management tools available to the crew of the flagship aircraft of the three major civil manufacturers. This paper reports early findings of an ongoing research programme addressing some of the human factors issues of these designs. The paper overview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designs, in particula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rol between crew and automation over system func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se differences reflect implicit assumptions about the role of the pilot which should be made explicit, and suggests that direct control over failure resolution may be less important than awareness of system state. It is suggested that new perspectives on design may be required to suppor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WS.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再入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来确定再入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并和传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加权和方法、约束法)进行比较。通过计算表明,多目标遗传算法能够在一次运行中搜索到优化问题的近似Pareto最优解集,这为飞行器设计得进行目标折衷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设计有效的民用飞机人机交互适航验证场景是实施机组工作量审定的基础。依据中国民航规章CCAR-25 部1523 条款和附录D 适航验证性要求,通过对运输类飞机机组工作量适航验证条款的解读,建立工作量审定人机交互适航内容及验证流程;确立机组工作量审定民用飞机人机交互适航场景设计原则,分别从测试机组、运行过程、运行环境以及运...  相似文献   

4.
先进电传飞行控制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用直升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但这种新颖设计给安全性的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适航条款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电传飞控直升机的设计特征,需要制定相应的专用条件来判断直升机设计是否满足适航要求。本文围绕直升机电传飞控系统结构交联、操纵权限感知、飞行机组告警、飞行包线保护、指令信号完整性五种专用条件,指出专用条件关注的技术内容;说明条款制定的背景和意义,给出现有的符合性方法及验证技术,并提出直升机电传飞控在型号论证和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研究可为民用直升机的适航设计与审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飞机系统日益高度综合复杂和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飞行员在应对失效或应急情况时往往准备不足,纠正动作可能是不正确、不及时或不完整的,因此系统安全性评估中迫切需要考虑飞行机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分析CCAR25.1309(b)和(c)条款的要求和飞行机组对失效的处理过程,基于功能危险性评估中的失效状态,提出人为因素需求的捕获方法和人为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在型号中应用这些方法,从失效状态向告警和程序的角度实现安全性正向设计,建立安全性评估中飞行机组人为因素的完整适航符合性证据链。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表明对CCAR25.1309(b)和(c)条款中人为因素相关的适航符合性。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的原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罗明强  刘虎  武哲 《航空学报》2008,29(4):954-959
 为综合集成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计分析工具以更大程度地发掘软件资源的技术价值、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提出了采用开放式系统进行资源整合的方法。分析了飞机总体设计中软件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典型集成系统发展现状,定义了飞机总体设计中的模块、组件、子系统等功能实体单元及开放式系统架构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包含资源层、中间层、应用层和协同层4个层次的系统软件架构以及构建于网络之上的系统硬件架构体系。规划了系统集成与数据传输逻辑,提出了采用智能体进行飞机总体设计分析工具集成的途径,完成了包括组件自定义开发、方案设计和任务管理在内的各子系统构建逻辑并实现其正常运转。最后给出了基于系统开放式架构所形成的战斗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以说明系统集成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As part of the DOD Logis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Navy is emba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Diagnostics Support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diagnostic design tools, which are aimed at automating the diagnostic design process. When completed, the tools will be utilized in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diagnostic demonstration project applied to a Naval weapon system. The last three yea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ing attention given to the defini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diagnostics concepts. Integrated diagnostics is a structured process which maximi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agnostics by integrating pertinent elements, such as testability, automatic and manual testing, training, maintenance aiding, personnel an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as a means for providing a cost-effective capability to detect and unambiguously isolate all faults known or expected to occur in weapon systems and equipment, and to satisfy weapon system mission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8.
Asis well known,time,quality and cost havebeen the three key criteria of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and now the focus isplacedon product development time reduction,fromwhich other metricsprobably can be obtained.Thewhole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iscarried out along the timeline of product life- cycle.At the stage of design decision making,70 % to80 % of the productlife cycle value is formed attheexpense of about2 0 % of productlife cycle[1] .So itwill be the mosteffec…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民用飞机自动飞行系统基于模型的功能分析与架构设计过程。该研究采用符合现代系统工程理念的模型化设计形式,表明和确认系统功能在各种运行决策、人机交互和外部环境中的变化。它针对系统级功能静态、动态特性进行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系统性地研究外部对象、应用用例、功能逻辑、交联时序和状态跳转,在确认模型的合理性后生成逻辑架构与接口,将设计需求进行分配,用于设计实现和软硬件架构。该研究通过对飞行导引、自动推力、自动着陆、机组通告等功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进行分析检验,改进了功能需求设计。  相似文献   

10.
沈漳 《航空学报》1994,15(7):800-805
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概念及基本要求,以及计算机辅助飞机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的特点与要求。模型问题是建立系统的首要问题,根据设计理论的概念,建立了设计对象模型及设计过程模型。设计对象模型用于综合所有设计工具;设计过程模型用于描述设计过程与设计活动。通过飞机总体参数选择阶段系统的开发,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样机的飞机总体设计环境的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钢林  武哲 《航空学报》2005,26(2):162-167
提出了综合集成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同学科专业的各种设计分析工具、创建基于分布式技术的网络化飞机总体设计工作环境、利用虚拟样机进行飞机总体设计的概念。定义了应用于飞机总体设计过程中的虚拟样机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与数字样机、CIMS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此为基础确立了飞机总体虚拟样机设计环境的分布式系统体系,设计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框架,规划了设计环境中的工作流与数据流,完成了各种相关技术在系统开发中所处层次地位的分解,提出了利用智能体/代理进行飞机设计工具集成的途径,分析了基于虚拟样机的飞机总体设计模式。最终构建了设计环境的原型系统,实现其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2.
徐赫屿  王大轶  李文博  刘成瑞  符方舟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47-723747
针对航天器在轨资源严重受限(包括计算资源、硬件资源以及能量资源)的特点,开展了基于算子理论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可重构性评价方法和自主重构策略的研究。首先,基于稳定核表示(SKR)和稳定像表示(SIR)的算子理论给出了系统可重构性评价指标,定量地描述了系统的重构能力,突破了基于互质分解理论的系统可重构性评价方法对系统线性性质的局限。同时,基于以上结果,给出了系统可重构性最大边界,为设计人员设计自主重构策略提供了明确的指标;然后,通过在设计阶段考虑系统可重构性,充分挖掘并利用系统重构潜力,为自主重构策略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综合设计技术在压气机设计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压气机设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目前尚没有1种设计体系能够自动完成高性能多级压气机设计,为此,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中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综合设计技术.应用综合设计技术完成2个成功设计实例:改进设计20世纪80年末期的某4级轴流压气机的第2级,使整机绝热效率提高2.4%;21世纪初期综合运用已有设计技术完成整机绝热效率达0.9的某型5级轴流压气机设计.分析表明:设计者只有掌握了综合设计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已有的设计体系,才能够充分发挥设计体系的重大作用,从而设计出理想的高性能压气机.  相似文献   

14.
李树有  王启 《飞行力学》1993,11(1):59-60
3.2 失速特性失速特性试飞是在巡航(襟翼收上,起落架收上)、起飞(襟翼15°,起落架收上)和着陆(襟翼38°,起落架放下)三种构形下,后重心28%b_A,飞机质量为21.4~19.7t范围内进行的。慢车直线飞行失速特性试验的发动机油门为17°,扭矩压力为1.9 MPa。带动力直线飞行和转弯飞行失速特性试验的发动机功率为1.6V_(s1)平飞功率,即油门为30°,扭矩压力约为3.0MPa。失速特性试验的后重心改在28%b_A,而不是在设计后重心33%b_A,这是考虑到Y—7  相似文献   

15.
自动工艺编排是CAD/CAPP/CAM集成系统各模块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工艺路线是整个工艺编排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研究了基于并行工程的轴类回转体零件的CAPP系统的一些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工艺路线生成的因素,制定了合理的工艺规则,编排出科学的工艺路线,并与其它的功能模块实时进行信息的交互与反馈,有效地实现了并行工程,从而为CAD/CAPP/CAM系统的快速而有效地集成打下基础,并为CIMS系统的实用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CCAR25. 1447( c) (2) ( i)条款明确了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要求,满足该要求对于民用飞机氧气系统适航取证至关重要。 对民用飞机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适航验证要求进行了研究,从条款解读、机组氧气面罩设计和布置要求、适航验证要求和适航验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条款中的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要求本质上是为了保证飞行机组在各种可预期的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缺氧保护,同时不影响对飞机的操作。 对于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适航验证要求,试验方法既要能包容多变的人为因素,又能综合体现佩戴试验结果。 目前 FAA 有一份咨询通告指导了该条款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和详细方法,在研究 FAA 相关咨询通告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了开展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适航验证方法,为国内民用飞机机组氧气面罩快速佩戴的适航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DESIGNOBJECTMODELANDDESIGNPROCESSMODELOFCOMPUTERAIDEDAIRCRAFTCONCEPTUALDESIGNSYSTEMShenZhang(AircraftCADResearchCenter,Beijin...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声辐射的动态问题,按准稳态方法分解为航迹,观察点与声源的几何关系,声源特性、大气衰减与地面效应等单元过程。并以涡扇飞机和螺旋桨飞机等计算实例,阐明飞机噪声的组成,时间历程、频谱,指向性及地面等值线等同公共噪声和声疲劳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用飞机照明系统是飞机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系统,不仅对飞机的安全、飞机性能的充分发挥、机组人员的工作效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旅客来说是评价飞机先进性和舒适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用飞机照明系统通常由驾驶舱照明、客舱照明、货舱与服务区照明、外部照明及应急照明五个功能独立的部分组成。 在照明系统研制过程中,为验证系统对 CCAR25. 1309 条款的符合性,通常遵循 SAE ARP 4761 提出的安全性评估工作方法。 基于安全性评估工作方法, 以照明系统为对象,在设计阶段,通过初步安全性分析确定了系统安全性设计目标、提出了系统架构,在验证阶段,通过运用多种工具对提出的安全性目标进行验证。 此外,探讨了整个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工作的具体方法,为民用飞机安全性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载人航天任务所具有的确保航天员安全的特殊属性,载人登月任务模式往往因此必须考虑救生等多种环节和因素,变得十分复杂。针对目前载人登月人货分运及人货合运两种任务模式,通过比较分析表明,从安全性、任务风险、飞船设计约束、发射窗口、测控支持复杂度方面来看,人货合运模式要优于人货分运模式,但是人货合运模式中的重型火箭如果被要求按照载人火箭标准进行设计和考核,其研制周期、经费方面的投入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