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雷达军事需求的更加广泛和迫切,未来雷达装备的有效性将越来越依赖于雷达信号处理机的性能,而不同功能和用途的雷达可以采用通用的雷达数字接收机,因此未来的雷达不仅是数字化的,而且将是软件雷达。本文引入了软件雷达的概念,分析了软件雷达的军事需求和关键技术,论述了实现软件雷达的工程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最后对我军雷达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纯贵 《航空电子技术》2011,42(1):44-46,54
首先分析了视频信号积累在雷达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数字化实现信号积累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信号积累在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测量中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接收机灵敏度测量中的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亮  孟进  吴灏  刘永才  刘伟 《航空学报》2019,40(8):322755-322755
交叉眼干扰被认为是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雷达方程建立了隔离平台回波下的两点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推导了交叉眼干扰欺骗角一般性公式,研究了干扰机发射天线间距、干扰平台旋转角和干扰机相对雷达之间距离等参数变化对角度欺骗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单脉冲雷达接收机获取角度的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仿真模型,对交叉眼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脉冲雷达越靠近两点源交叉眼干扰机中心线、干扰机两发射天线间距越大、与干扰机距离越近时,角度欺骗效果越好;单脉冲雷达的欺骗角度随着与干扰机距离的接近呈指数式增大;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计算的单脉冲雷达角度误差最大值随干扰机天线与雷达天线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增大呈指数化增长。研究可为交叉眼干扰工程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论述了导航和瞄准用的三个重要航空电子设备--地形跟随/地形回避雷达、雷达高度表和前视红外的接收机的飞行试验和评定,并扼要介绍了每个设备所使用的试验程序以及评定的结果,文中提出的建议,可用作研究未来夜间攻击机航空电子设备飞行试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实现软件雷达接收机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实现软件接收机的硬件电路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给出了几种雷达信号的基本解调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多相滤波器组接收机的数学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在软件化雷达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基于多相滤波器组接收机模型的软件化雷达接收系统的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7.
雷达抗干扰效能是衡量雷达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如何准确、客观、快捷地评估雷达抗干扰效能,对雷达、干扰双方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雷达传统的抗干扰效能加权评估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雷达抗干扰效能综合评估方法,并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雷达接收机抗干扰的技术等级评判实例中。实例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客观、定量地评估雷达抗干扰效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装备电磁兼容的要求,提出了空间近场雷达装备之间电磁干扰预测方法。采用干扰源与接收机逐对考虑的方式,并采用逐阶段分析预测的方法,即分成天线增益、时间依存关系、互调、交调以及减敏5个阶段进行预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普通雷达接收机难于对高动态飞行器捕获和跟踪。本文提出一种最佳跟踪接收机(OTR),它能对高动态飞行器实现快速捕获和精密跟踪。这种OTR是将最大似然估计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具有计算机反馈的数字化接收机。本文介绍它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ALENIAATCR-33K一次雷达接收机AGC电路的组成原理和电路功能,并举实例讲解AGC告警时的处理方法,以确保设备快速恢复正常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张川 《民航科技》2005,(4):31-33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都是沿用传统的程序管制手段,管制员对航空器的方位信息的获得都是来自于被动地接收机组位置报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各大机场纷纷装上了二次雷达(SSR)对空中交通实施监控,并逐步实施了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在雷达监控条件下实施必要的主动指挥,能够有效地减少地空通话频率,提高工作效率。这既是顺应空管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空管部门向雷达管制过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毫米波宽带成像测量雷达的建设思路,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列举了国外相关雷达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采用高功率发射机及功率合成技术、低损耗传输技术、低噪声接收机技术等,国外毫米波雷达实现了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具备很高的测距测角精度、cm级的距离分辨率和极高的多普勒灵敏度,具有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随后,通过对单脉冲机械跟踪和相控阵2种体制的优缺点进行比对分析,建议国内应采用单脉冲机械跟踪体制,并重点探讨了引导捕获和宽带测量方案;最后,对宽带大功率发射机、波束波导天馈线系统、宽带超导接收机以及宽带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基础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随着雷达管制的实施,航管监视雷达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多重雷达覆盖也是发展趋势。雷神二次雷达是从国外引进的一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在全国很多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面对故障现象,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维护雷神二次雷达中遇到的典型故障作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同行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曾涛  龙腾 《航空学报》2000,21(2):138-141
分析了准连续波三通道雷达接收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先进的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中频采样、高速 DSP和并行体系结构等先进技术。在系统实现层次上,分析了一些中频采样实现方法的局限,进而提出了适合准连续波雷达回波特点的采样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采样频率选择公式。在硬件设计上,本系统采用了32位浮点 DSP--ADSP21060和相应的并行结构。  相似文献   

15.
空管二次雷达是现代空中交通管制的关键设备之一,雷达现场周围的环境对二次雷达的检测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空管二次雷达现场产生多路径效应的条件,分析了各种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多路径对二次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多路径对空管二次雷达检测性能影响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雷达接收机内部噪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一种雷达接收机抗内部噪声干扰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适用于一般电子设备的热噪声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雷达嵌入式通信(REC)是一种利用射频(RF)标签或应答器生成通信信号,并以雷达后向散射回波信号为背景,将通信信号隐藏在雷达散射回波中的隐蔽通信方式。为了满足RF标签简单小巧便携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REC通信波形生成算法,可以大大减轻RF标签应答器的运算压力。此外,通过仿真分析,所提算法并没有以REC波形的可靠性能和低截获概率(LPI)性能为代价,相反通过调整波形参数可以大大降低截获接收机的处理增益,以此来增加REC波形的LPI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DRFM的高分辨雷达扩展目标回波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将舰船等复杂目标视为扩展目标,其雷达回波信号可以看作扩展目标各散射中心产生的回波信号的叠加。应用该技术产生的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假目标干扰信号,由于携带雷达发射信号和照射目标特征信息,能顺利进入末制导雷达接收机,仿真效果优于一般常规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19.
探鸟雷达已成为机场鸟击防范中重要的鸟情观测工具。首先,在介绍探鸟雷达技术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目标回波幅度、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轨迹特征、微动特征等飞鸟目标特性。然后,介绍了Merlin雷达、Accipiter雷达、Robin雷达以及Aveillant雷达等四种典型的机场探鸟雷达系统及国内的探鸟雷达技术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天线、雷达波形、目标检测与跟踪、目标识别与分类等雷达关键技术,进而对典型探鸟雷达系统的性能指标做对比分析。最后,从雷达与光电技术融合、探鸟与驱鸟联动、鸟情信息分析等方面讨论了探鸟雷达的应用情况,并做出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雷达的最基本任务是探测目标并测量其坐标,并且在设计雷达时,首先要对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做理论分析和计算,因此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是雷达的一项关键指标。本文分析了一次雷达作用距离方程的演变过程,并详细总结了一次雷达作用距离的Blake算法求解过程,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进行演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