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机场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区域特征分析入手,通过与纽约、华盛顿机场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天津机场的定位问题,并指出它的定位应当是东北五的货运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2.
薛剑  许英涛  刘磊  李峰  刘鹏程  高杨 《民航管理》2023,(8):26-29+53
<正>《“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关于加快枢纽机场建设,《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行业政策中也相继提出对航空货运枢纽及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的发展要求。本文重点以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规划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深入研究鄂州花湖机场的规划方案,总结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机场运营需求与机场平面布局规划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希望可以为未来专业性货运机场的平面规划布局提供借鉴参考,并对综合性机场货运区平面布局或运营公司建设运营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民航总局局长刘剑峰在谈及“十 五”期间我国民航的三个发展重点时提到,要实施航空枢纽工程,重新构筑国内航线网络,重点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大型枢纽机场。目前,国内的上海、广州以及国外的汉城、东京等机场都围绕建设亚洲的国际枢纽门户纷纷积极采取行动。基于民航总局“十五”规划部署的机场的实际情况,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在3月中旬召开的工作会上,提出了中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首都机场的中枢市场资源潜力,逐步把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设施一流、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复合型枢纽机场,为旅客提供往来国内和世…  相似文献   

4.
就在社会媒体对民航改革和航空企业重组倍加关注之时,一向给人以四平八稳、不紧不慢印象的机场业近来频频闪出亮点。 酝酿已久的京津机场联合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与此同时,首都机场与西安、大连以及沈阳、成都、昆明等地机场的联合、合作事宜也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而这只是首都机场实施中枢建设战略的部分内容。前不久,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和法国巴黎机场双方在庆祝合作一周年的仪式上提出,将在首都机场的枢纽建设、管理和服务向国际接轨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毫无疑问,首都机场此举旨在推动与国际先进机场的合作,使自己尽快成…  相似文献   

5.
《航空港》2009,(1)
2008年12月9日,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在浦东国际机场正式启用。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和UPS国际总裁丹尼尔·布鲁托为中心揭牌。吴念祖说,浦东机场货运量居全球第三,年增长率达到11.5%。机场实现了与国内外179个城市通航,通过完善的航空网络将全球与中国紧密联结。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在浦东机场西货运区的落成启用,不仅标志着国内首家外资转运中心的正式运营,更加快推进了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国家战略,促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率先确立上海航空货运枢纽地位,增强对城市、  相似文献   

6.
综合简讯     
我国逐步启动枢纽机场建设Construction of Hub Airports Under Way in China 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完成、并于近日发布的“十五”重点专项规划显示,“十五”期间国家将投人1300亿元资金进行机场建设。在此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枢纽机场,完善干线机场,增加支线机场。枢纽机场建设方面,国家将重点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使其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运行高效和管理一流的全国航空枢纽。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在近日召开的办公会议上,要求促进首都机场和国航、上海机场和东航按中枢结构建设,加强白云枢纽机场的建设与南航的协…  相似文献   

7.
纵合  东子  三亚 《航空港》2012,(9):26-33
8月13日,上海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十二五"上海民航发展纲要》。根据《纲要》目标,到"十二五"末,主要基地航空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中枢运营网络;浦东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及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虹桥机场成为最具人性化的国内航空网络枢纽机场。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50万吨。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安全是民用航空业永恒的主题,这不仅是指飞行安全,对于地面保障的主要场所——机场来说,其区域范围内的安全和管理,尤其是飞行区、货运区、油库区和航站区的安全控制和管理,直接关系到空防的安全和地面保障的正常运行。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样一座现化的大型机场枢纽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一套先进、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作为后台支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亚枢纽地位,首都机场面临激烈竞争“中国到日本、北美、欧洲最便捷的中转机场”,这是韩国仁川机场投放在新浪网的广告,针对中国国际中转旅客进行的宣传。面对打到家门口的广告,同样将自己定位于“东亚门户”的首都机场已经着实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枢纽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自2005年起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运输大国。2012年我国有21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居全球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民航在国际运输和航空枢纽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国际竞争力尚需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机场枢纽化是航空公司建立枢纽航线 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其运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航空公司实行枢纽化运营和形成枢纽航线结构(HSS)提供先机,它以航空公司在机场实现枢纽化的成功运营为标志,而得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枢纽机场。从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目前形成综合性的国际枢纽机场主要有三种途径: (1)不断挖掘现有机场改扩建的潜能,通过改扩建方式来逐步强化和奠定其枢纽职能,如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和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等。 (2)主要机场进行有限度扩建,由辅助机场承担部分次要功能,各机场在区域内进行分工和协作,形成区域性的机…  相似文献   

12.
10月25日,联邦快递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协议,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全新的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至此,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全球首个同时吸引三大国际物流集成商入驻并建立转运中心的机场。此举将带动浦东机场货运中转能力和货邮吞吐增量,助力上海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相似文献   

13.
5月30日,波兰航空公司开通北京-华沙航线,并正式进驻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T3)运营,在首都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数量将达到94家。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践行中国服务,打造国际枢纽",北京-华沙航线的定期航班开通,不仅标志着波  相似文献   

14.
《航空港》2007,(2)
4月12日,上海机场集团公司与正迎百年庆典的美国UPS公司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了UPS浦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转运中心合同签约仪式.双方正式宣布UPS将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立UPS包裹与货运转运中心,并计划于2008年正式运营。UPS亚太区总裁肯·托罗和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分别代表双方致辞并为UPS浦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转运中心项目签署了有关设施租赁合同及运营协议。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的建立,标志着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又迈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首都机场已经红成为拥有3条跑道、3座航站楼,双塔台同时运行,年旅客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大型国际机场。与此同时,空地运行资源紧张,业务量增速趋缓,制约了机场的发展。此外,首都机场的国际化程度与国际成熟的枢纽机场还有较大差距。如何疏解目前过于集中的功能,提升机场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机场的服务品质,成为首都机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第三届北京全球友好机  相似文献   

16.
行业消息     
优利公司获得首都机场的总系统集成合同优利公司近日宣布获得了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国际候机楼开发和集成核心运营系统的合同。该公司将负责提供基于优利的中央集成信息管理系统(CIIMS)的机场地面运营信息系统。CIIMS可提供关于航班到达和行李运输的实时信息,同时可将机场的系统信息流整合在一起,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本刊正式推出"案例分析"栏目。我们的目的是,依据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归纳中国航空企业管理变革面临的问题类型,以案例容纳成功和失败经验,辅之以分析评论,提炼出航空企业运营的一般化处理手段,以供业内参考之用。本期的主题为专业化,选题则为机场货运,通过对樟宜、上海、开罗和伊斯坦布尔四个机场货运运营实例的回顾分析,我们探讨了国际上一些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全球航空网络枢纽特点的机场,在发展机场货运时,对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程度、运营的专业化水准和采取的商业模式等各方面不同导致的或成功或平庸的地位差异,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际航空》2010,(6):10-10
5月27日.国际航协(IATA)的电子货运项目正式在中国大陆实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东航旗下的中货航分别成为首家按照电子货运国际标准运营的中国机场和货运航空公司。中国大陆成为全球第26个提供无纸化航空货运的电子货运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民航门户枢纽机场现状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民航重点打造的门户枢纽机场,同时也是同周边地区成田(日本)、仁川(韩国)等机场争夺东亚地区航空枢纽的主力。国家和民航局在基础设施、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分配、签证政策等诸多方面对三大机场赋予了优惠政策。在民航局制定的民航业发展规划中,都将北上广三大机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国际门户机场来建设。在国内一些有关门户枢纽机场的研究中,也提出要强化三大机场的门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沿海经济圈,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该区域机场吞吐量的增长。伴随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机场容量成为限制民航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首都机场容量马上达到上限,首都第二机场正在积极的筹建。同时,区域内主要机场即首都机场吞吐量份额占到总吞吐量的90%,其他机场份额很小,导致区域内机场发展极不平衡,机场资源利用不充分,需要整合区域内机场资源,实现区域内多机场协调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