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一、概述在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全球新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的实施方案中(CNS/ATM),航空电信网(AT)是支持其实施的主要部分。而ATN又是一个由提供各种通信业务,以及支持ATM和其他航空业务应用的各种数据通信网络、子网络组成的集合体。从现用的系统向ATN过渡包括许多的方面,本文仪论述有关从现用的航空固定电报网(AFTN),即航空地面电报网络向ATN过渡中所采取的实施办法。为了保证空中交通管理业务的连续性和互操作性。作为实施ATN的总的原则,它是以国际民航所划分的各个不同的地区为基础来进行的。甚至在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ATN与IP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比较,本文针对AT Nover IP方案提出了IP子网隧道中的明确拥塞通告(ECNT)模型,将明确拥塞通告(ECN)引入了AT Nover IP方案;还提出了ECNT模型中实现IP网络明确拥塞通告(ECN)与ATN网络传输层协议COTP中拥塞指示位(CE)的映射算法(ECN/CE),用以解决由于IP网络中TCP协议与ATN网络中COTP协议所采用的两种拥塞避免在机制上的差别而造成的拥塞信息跨网络传输的困难。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引入ECN的IP子网隧道模型相比,ECNT模型和ECN/CE算法可以解决IP网络为ATN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拥塞问题。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协议(IP)技术正逐步进入航空无线电通信领域,成为航空电信网(ATN)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Gatelink、Inmarsat Swift64和宽频卫星通信方式作为传输媒介,可为乘客、机组提供多种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现有客源和潜在客源结构以及旅客对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分析,结合现有营销平台技术手段和未来航空发展的技术要求。提出建立手机自助购票平台的构想,并对这一构想的发展趋势、经济及技术可行性进行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5.
杨步进 《飞行试验》2001,17(4):21-26
对试飞员(飞行员)具有良好的航空心理品质在飞行安全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试飞员(飞行员)应具备的航空心理品质要求,并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了论证。最后对航空心理品质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亲身体会提出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机高速移动性给航空电信网(ATN)带来的路径聚合难、路由更新率高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域间路由协议(IDRP)的特性,详细论述了将IDRP作为移动路由协议;采用"ATN岛"和"ATNHome"的双层地面拓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性问题;还讨论了一个依靠中间传输路由域来降低骨干路由信息更新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对商用航空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nvPM)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 国适航当局也陆续发布了相应的适航规章。为了满足ICAO及适航规章中对航空发动机nvPM排放的要求,对nvPM排放适航符合 性验证方法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制定的新的航空涡轮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认证监管标准,结合国际民 用航空组织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推荐的nvPM排放测试标准,总结了nvPM排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包括验证路线、 nvPM测试系统搭建、测试程序以及后处理等内容,为搭建nvPM测试系统和开展nvPM测试奠定理论基础,可供商用航空发动机非 挥发性颗粒物排放适航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于航天测控通信的专用IP网实现了话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业务的综合传输。随着流量的增加,网络发生拥塞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如何避免拥塞,确保重要数据高实时、高可靠的传输已成为了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介绍了IntServ和DiffServ模型,分析了专用IP网的QoS要求,提出了端到端QoS保证方案。最后搭建了实物环境,对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QoS保证技术后,重要业务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在简论之一中,文章论述了国际民航航空电信网的形式,及网络中各种子网络互连的结构。在简论之二中。文章论述了航空电信网络规程(即ATNPA)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订的开放式系统互连规程结构(ISOPA)的关系。本文中将论述中国民航航空电信网络发展过程、基本现状,以及如何向国际民航全球一体化的《航空电信网(ATN)》过渡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近日,波音公司与中国民航总局就延长联合空中交通服务合作项目(JATS)达成协议。该项目包括中国航空电信网规划、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基础设施开发、精密平行进近操作、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对空中交通管理的英语语言要求以及空管高级管理人员培训。JATS项目包括中国航空电信网(China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sNetwork, ATN)规划、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基础设施开发、精密平行进近(SimultaneousInstrumentalLandingSystem, ILS)操作、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对空中交通管理的英语语言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DDS的实时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分布式实时应用的需求,项目管理组(OMG:ObjectManagementGroup)提出并发布了实时系统用数据分配业务(DDS:DataDistributionServiceforReal-timeSystems)规范。基于该规范,本文研究了发布/订阅系统的理论模型,设计了一个灵活、可靠的实时中间件(RTDDS...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民用飞机会在飞行各阶段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利用及处理将提升飞机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与舒适性。为了适应未来互联飞机对海量数据交换与传输的迫切需求,满足民用飞机对无线通信服务质量(QoS)的要求,有必要充分利用并合理分配多种现有和未来的空天地无线通信链路资源。分析了互联飞机的概念、生态系统及其对空天地网络的网络需求,研究了地面异构移动互联网采用的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种融合方法,采用了网络体系融合、IP网络和非IP网络融合及终端融合等多种融合手段,提出了适应于多种通信链路与网络体系特点的一体化空天地无线通信链路的融合架构,并对网络协议栈、网络安全以及集成验证提出了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13.
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高级在轨系统)已经逐渐被各国空间组织采用,随着空间任务的发展趋势更多样化和复杂化,对AOS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AOS服务质量的提升需求,提出了一种虚拟信道优先级策略,使用大容量缓存结合数据压缩动态策略和遥测数据抽帧策略相结合的QoS保证方法,通过分析返向链路带宽与航天器遥测用户带宽的裕量,可以动态调整QoS保证,以适应不同应用环境下的航天器AOS的QoS保证需求.通过模拟不同的工况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AOS服务质量保证方法适用于返向链路带宽裕量充足和不足的工况,比传统的全同步策略和同步异步结合策略拥有更广泛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万维网服务发现机制并没有考虑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消费者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选择满足自己服务质量的服务.采取了一个QoS (Quality of Service)过滤器,采用服务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和一个服务质量匹配算法来选取符合消费者服务质量要求的服务,并把服务存储在本地缓存中.这种方法考虑到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减少访问远程发现服务器的次数,加快了服务发现速度.通过对本地服务添加标注和关键字来支持消费者服务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间数据传输与交互支持问题,介绍了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IOAG/IOP(Interagency Operations Advisory Group/InterOperability Plenary,机构间操作指导组/机构间互操作大会),以及IETF/IR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互联网研究任务组)在空间网络体系架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IETF和CCSDS针对空间网络环境所发布的最新网络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研究结果表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和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ing,容延迟网络)是空间网络协议体系的2个发展方向,而空间网络技术则呈现出3个清晰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路由、服务质量保证和数据流传输这3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航天测控通信网采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导致的协议无法自主可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以及网络资源难以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分析了国际上通信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介绍PTDN(Packet Telecommunication Data Network,分组通信数据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PTDN技术在航天测控通信网中的适用性分析,给出了协议应用带来的效果改善以及存在的不足。随后,结合PTDN技术的未来发展情况,提出了该技术在航天测控通信网中的应用部署策略。最后,搭建实验环境对航天测控通信网采用PTDN技术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PTDN技术可有效支持除组播传输以外的其他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斗二号系统中AS(Authorized Service,授权服务)采用的BPSK(10)、BOC(14,2)、BOC(15,2.5)信号,研究如何抑制多径效应对AS信号跟踪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对3种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及功率谱密度进行比对,并在对基于码跟踪环的EML(Early Minus Late,早减迟)和HRC(High Resolution Correlator,高精度相关器)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这2种技术用于北斗二号AS信号的多径抑制.仿真表明:EML和HRC均适用于北斗二号AS信号,采用EML时,对BOC(14,2)、BOC(15,2.5)的多径抑制性能优于对BPSK(10)的;采用HRC时,对BPSK(10)的多径抑制性能优于对BOC(14,2)、BOC(15,2.5)的;对于BPSK(10),HRC较EML在误差包络面积上多径抑制性能提高约89.7%;对于BOC(14,2)、BOC(15,2.5),HRC和EML多径抑制性能相当,而EML的计算量相对较小因而整体性能更优;通过减小相关器间隔和增大带宽,可提高多径抑制性能,对BPSK(10)的效果比对BOC(14,2)、BOC(15,2.5)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Multi-beam antenna and beam hopping technologies are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scarce satellite frequency resources. One of the primary challenges accompanying with Multi-Beam Satellites(MBS) is an efficient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DRA) strategy. This paper presents a learning-based Hybrid-Action Deep Q-Network(HADQN) algorithm to address the sequential decision-mak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DRA. By using a parameterized hybrid action space,HADQN makes it possible to schedule the beam patte...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2):284-291
Recently, mega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Network (LSN) systems have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low latency,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and global coverage for ground users. One of the primary challenges for LSN systems with inter-satellite links is the routing strategy calculation and maintenance, due to LSN constellation scale and dynamic network topology feature. In order to seek an efficient routing strategy, a Q-learning-based dynamic distributed Routing scheme for LSNs (QRLS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achieve low end-to-end delay and low network traffic overhead load in LSNs, QRLSN adopt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to find the optimal next hop for forwarding data packet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ffectively discover the initial routing strategy and provide long-term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ptimization during the routing maintenance process. In addition, comparis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QRLSN is superior to the virtual-topology-based shortest path routing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