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改进A-Star算法的隐身无人机快速突防航路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哲  吴剑  代冀阳  应进  何诚 《航空学报》2020,41(7):323692-323692
针对现代战争中隐身无人机(UAV)在高严密的组网雷达防御体系下的生存及突防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A-Star算法的隐身无人机战区突防航路规划技术。首先对隐身无人机突防过程进行了分析建模,分别建立了隐身无人机的运动学模型、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特性和组网雷达探测概率的计算模型。然后针对传统算法在解决隐身突防问题时的不足,充分考虑所规划航路时的快速性和安全性要求,设计了改进A-Star算法。在算法中引入了多层变步长搜索策略和无人机的姿态角信息,结合秩K融合准则,通过每段航迹上隐身无人机被组网雷达系统的发现概率来判断新航迹点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A-Star算法能够在复杂的组网雷达系统下快速生成更优的战区突防航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代隐身技术发展遇到的瓶颈,本文提出了感知大气波导环境下雷达探测盲区进行突防的新型飞机隐身技术。分析了大气波导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及其对雷达探测区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顶层盲区进行突防的航迹规划方法的构架,使得隐身飞机能够充分利用敌方防空雷达系统的缺陷,获得一条安全的突防路线。  相似文献   

3.
威胁联网下无人作战飞机突防作战航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复杂战场环境下无人作战飞机(UCAV)的自主突防作战为研究背景,以防空单元为威胁建立威胁联网模型,针对威胁联网的指挥控制组织结构和信息交互关系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威胁联网的信息交互数学模型,并且通过网络模拟器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仿真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同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UCAV威胁代价评估模型;然后,结合UCAV动力学约束与制导武器攻击区约束,给出一种基于改进稀疏A*算法的自主突防与攻击航迹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获得UCAV突防作战航迹,且由于采用了动态的威胁评估方法,对突发威胁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战场环境下无人机的侦察路径规划问题,首先设计突防飞行与多目标区域搜索的一体化侦察航迹规划策略。然后针对侦察任务中的突防问题,在传统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的改进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RT*的无人机突防航迹规划方法,通过设计目标偏置算法解决了传统RRT算法采样点随机性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侦察任务中的目标搜索问题,使用改进的旋转卡壳路径规划器(RCPP)进行覆盖式航迹规划,提高了搜索覆盖率。最终通过对比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以及算法应用于战场侦察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地形跟踪/地形回避、威胁回避(TF/TA2)实时航迹规划计算机是综合TF/TA2低空突防系统的控制核心.系统按照由它产生的最优航迹产生制导指令,并控制飞行器按此最优航迹完成突防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航迹规划计算机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由共享存储器耦合的三个智能模块(即智能总线接口、航迹规划处理机和数据处理机)并行运行的结构,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满足低空突防对航迹规划计算机的实时性要求.其中,航迹规划处理机和数据处理机的双机互备份降级运行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此外,以闪存为存储介质的内存数据库使系统检索和读取机载数据的速度大大提高,且闪存的非易失性保证了机载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以可视化的方式全面直观的反应其航迹,来检验或者分析飞机起飞过程,为解决飞机噪声问题提供技术理论支持,利用ANP数据库,从中获取各种机型的飞行程序和性能参数,计算飞机起飞航迹及航迹上各点的推力、速度、姿态等,实现了飞机起飞过程及其航迹的三维可视化仿真。  相似文献   

7.
威胁级别判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影响威胁级别的各种因素及威胁级别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结构的威胁因素对威胁级别的树形权值分配法,给出了各威胁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方法。此外,还以某型地空导弹为例,介绍了突防航迹的威胁总量以及速度因素对威胁级别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飞机航迹规划和任务规划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空战飞机突防为背景,基于最优控制对高速飞行器的突防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高速飞行器运动模型、拦截弹运动模型和相对运动模型。为了实现突防,设计高速飞行器和拦截弹的视线角速率在某一时刻趋于无穷大,并将此作为终端约束;考虑高速飞行器控制能量最小,建立性能指标函数,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突防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突防制导律的高速飞行器能够突破防御弹的拦截,且控制能量要小于蛇形机动和方波机动突防策略所需的控制能量。  相似文献   

9.
空中突防作战中,如何以最优兵力策略获得最大作战效率是任务规划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构建突防飞机编队通过拦截飞机防空区模型,以突防战斗机与随队支援干扰机的架数为输入项,以成功突防架数和被击落拦截飞机的架数为输出项。根据每种飞机可出动架数产生的所有兵力策略,利用突防模型遍历推演出每种策略预期的空战结果。运用经济学中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经典的C~2R模型进行改进,定义3种综合评价指数,用每种指数对所有预期的空战结果进行评价并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兵力策略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3种指数均能有效地对兵力策略排序优选,提升了作战指挥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P数据库的飞机起飞剖面航迹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ANP数据库中获取各机型的飞行程序和性能参数.结合理论飞行程序,研究了如何计算飞机起飞航迹以及航迹上各点的推力、速度,姿态等的算法,并以波音747-200为例计算和绘制飞机起飞的剖面航迹,为绘制飞机或机场周围噪声等值线图以及进行飞机噪声适航审定提供了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和收敛性等问题,在基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伪并行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使用该方法得到的飞行航线严格经过飞机的起始点和目标点,而且满足飞机到达目标点的航向角要求,使威胁飞机的因素最小,可有效提高飞机的任务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在飞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和收敛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搜索算法,并且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算子操作进行了改进。该方法有效地加快了收敛速度,并且其得到的飞机航路,严格经过起始点和目标点,尽量远离了威胁点,同时很好地满足了飞机的机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机动弹道对抗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效能,梳理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与作战流程,通过剖析系统的信息流向与处理过程,提炼出机动弹道突防导弹防御系统的机理,即采用机动弹道可使导弹预警信息处理能力下降,从而破坏、瘫痪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导弹的有效突防.通过仿真滑翔机动弹道和椭圆弹道,并对计算的跟踪弧段、弹道估计和预报误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机动弹道,观测弧段压缩44%,弹道估计误差增大数倍,有效预报时间大大缩短.因此,采用机动弹道是导弹突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挖掘多脉冲机动突防的潜力,提高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反预警的反拦截中段规避突防策略。首先,分别以脉冲点火点及点火间隔为搜索节点与步长,视敌方拦截系统为威胁源并转化为航迹规划中的约束条件,将多脉冲弹道的设计问题转化成无人机避障航迹的规划问题。然后,在综合考虑敌方探测系统延迟和拦截系统部署及性能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的脉冲点火参数。最后,研究了脉冲增量和探测系统延迟对多脉冲规划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突防策略通过多脉冲机动增加敌方预测误差,使其不能收敛与准确预警,当敌方的预测误差收敛且准确预警时,导弹却处于其拦截范围之外,无法进行拦截;能根据获取的最新战场信息,在线下60s内设计出一条多脉冲突防弹道。此外,还能根据任务的需求,提高(降低)导弹的飞行高度、平均飞行速度,缩短(增加)20%~35%的飞行时间。  相似文献   

15.
军用飞行器航迹规划综述   总被引:66,自引:7,他引:66  
介绍了军用飞行器航迹规划的基本概念,航迹规划与任务规划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航迹规划的基本要求,如导航要求,突防要求,飞行器性能要求及战略和战术要求,最后分析了航迹规划需要解决的威胁建模,航迹规划算法和轨迹跟踪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晓芳  张欣  林平  李文 《飞行力学》2022,(6):51-60+71
针对攻击弹同时考虑对防御弹进行突防和对目标进行打击的问题,设计攻击弹和防御弹的视线角速度在某一时刻趋于一个非零值,并将此作为终端约束,考虑攻击弹控制能量最小建立性能指标函数,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突防最优制导律。综合考虑攻击弹对防御弹的探测、预估遭遇时间设计了突防开始和结束时机,构建了离线数据库以在线运用,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基于可用过载约束、落角约束等构建了可达域解析模型。综合考虑攻击弹的突防和打击问题,设计了突防/打击一体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离线数据库进行参数选择的突防制导律具有良好的性能;可达域解析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突防/打击一体化策略能够使得攻击弹在实现突防的同时完成对目标的有效打击。  相似文献   

17.
防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TBM突防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何念念  马清华 《飞行力学》2001,19(3):49-51,55
建立了防空导弹弹道数学模型并应用排队论理论建立了TBM突防概率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深入定量地探讨了TBM的进入密度、防御武器数量和火力单元拦截概率等因素对TBM突防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导弹技术与战术运用方面,针对防空导弹的防御,进一步提高TBM突防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攻击飞机突防技术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袭和防空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对抗形式,航空武器与防空系统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双方持续不断的斗争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也使攻击飞机的突防技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地面防空火力迫使攻击飞机的突防高度由中空上升到高空,为了躲避地面预警雷达的探测和跟踪,突防高度又由高空降到了低空甚至超低空,而机载预警系统的使用对低空突防的飞机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在最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隐身突防和攻击成为战争的主要特点,随着预警和防空技术的发展,攻击飞机还将不断探索新的突防方法,以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需要。  相似文献   

19.
飞机常规机动仿真的过载控制模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空战战术和战法研究中,通常以飞机机动过载大小和方向(法向过载、航迹滚转角和速度/发动机状态)为输入控制量,继而解算预期动作的飞机动力学参数.根据飞机的航迹特征和飞行员操纵习惯,考虑飞机性能的限制,对飞机实现盘旋、跃升、俯冲、加减速、筋斗、按航路点飞行等常规机动的控制律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可以满足常规机动的仿真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运用综合航迹平滑算法对地形跟随航迹进行规划,规划的航迹满足飞机机动能力和安全高度限制要求,并分析了飞行速度、飞机机动能力及飞行姿态对规划航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