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马凤山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来常常想着他,翻看与他在一起的最后合影,回忆昔日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工作,迎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欢欣的时刻,以及在运10飞机研制过程中的日日夜夜.他的言谈身影还是那么清晰.我们是同时代的人,青少年时有类似的经历:国弱民贫,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下,人民遭受着深重的苦难.这激发我们选择了学习航空,立志造自己的、比别人更好的飞机.老马在实现他的志向上是认真的,在学校里,他学习十分努力,勤奋踏实,同学们选他当学习委员;参加工作后,无论从事技术挡案管理还是总体气动设计,他都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去做,注意向当时的专家、工人师傅和一起工作的同志学习.除京剧、电影等爱好外,他以读书为乐,深入钻研业务,不在其他娱乐上花费时间.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再次相聚并在一起工作时,接触多了,我对马凤山同志的了解更逐步加深.  相似文献   

2.
赵艳 《北方航空》2002,(4):21-22
前几天在路上碰到一个朋友,他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教书.他又问我在教什么课程,我说期货学.听到我的回答,他感到很吃惊,于是他就又问道,"期货合法吗?期货的风险是不是很大?与投资股票相比哪一个更好些?"我已经无法记清这是第多少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这几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对期货的普遍存在的好奇与疑惑.  相似文献   

3.
怀念父亲     
我最亲爱的父亲,国产运10飞机总设计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马凤山,离开我们将要十五年了.父亲一生对工作严谨、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同志真诚、朴实,对家人严格要求.他从不贪图享受,从不夸夸其谈,他无愧于他所钟爱的航空事业,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晓钟 《航空世界》2011,(9):56-59
在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中,有一位与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比肩而立的人他就是陆孝彭.他晚徐舜寿三届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和徐舜寿一道出国留学美国.徐舜寿回国,他又到英国实习先进喷气式飞机的研制解放前夕舍弃优越生活回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建立的时候,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自行设计,担任主管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光阴荏苒,中国第一架大型民用喷气旅客机总设计师马凤山转瞬已经与世长辞15年了.斯人已去,音容犹在.往事历历在目,痛惜英才早逝,内心倍感悲切.但是他的事业永在,他的精神长存.  相似文献   

6.
巴黎滋味     
当一场浩浩荡荡的自费留学热潮差不多席卷大半个中国时,吉达,这位来自西安的小伙子也通过民间出国留学咨询机构牵线搭桥来到了巴黎.于那家出国留学咨询机构隐瞒了真实的学杂费标准,造成他对费用的估价不足.到巴黎将学杂费缴清后,所带的钱已所剩不多,吉达不得不走上漫漫打工路.他选择的是打钟点工,因为他不肯放弃学业.  相似文献   

7.
本刊(46期)上刊出了张骞的“哪架是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的文章.现有戚成海同志来信谈了他的看法.戚成海同志是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成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技术研究所工作,他长期从事直升机技术和教学工作,特刊登按他来信整理成的文章,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他低调,总不想让荣誉的光环打扰他身为学者平淡而充实的生活;他睿智,活跃的思维使他在直升机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如今硕果累累;他敬业,执著于直升机事业,终身无悔;他清正,为师业高人正,受学生爱戴、同行尊敬,而今桃李天下.  相似文献   

9.
时光飞逝,老马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当年他手下的这些战士如今已两鬓斑白、华发丛生,是应该写点东西,以寄托我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4日是运10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同志逝世15周年.身处异国他乡的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一幕幕与老马共同工作和生活的往事呈现在眼前.我怎能忘记他为发展中国航空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高风亮节;怎能忘记他忍辱负重,顶着四人帮死党的压力真抓实干,领导运10飞机研制的日日夜夜;怎能忘记他爱惜人才、平易近人、作风民主的大家风范;怎能忘记他和普通人一样,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挑起家务和抚养子女的重担…….  相似文献   

11.
不要把男人想象得太深奥了,其实只要看一眼迎面过来的男人,他的服饰就会无声地告诉人们,他过得到底好不好,他是否属于绅士阶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和促进我校英语教学水平,我校从93年起已先后组织了三次报考大学四级英语的工作,三次报考共计200多位同学,约60多人通过四级英语(大学毕业要求),其中两位同学通过了六级英语(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本文作者刘其东同学是我校原机专405班学生,由于他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和对英语特别的钟爱,使他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94年他以我校报考学生最高成绩取得了大学六级英语证书.正是因为他在英语学习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使他在94年毕业择业中被许多家单位和公司争着抢要,现在他在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台资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年近72岁的飞机设计师程不时,受美国EAA(Experimental Aircraft Association)邀请,以嘉宾身份前去参加了在美国奥什柯什举行的飞行大会.这在我国航空界似乎还比较罕见.他刚回到国内,笔者就这次出访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豪华舞台,它让每个脱颖而出的舞者尽展才华.汪振东的舞台就是位于渤海沿岸的辽宁营口东华集团,搭建和完善这个舞台是他孜孜以求的事业.创业的艰辛没有令他退缩,成功的喜悦也没有令他自满,讲起东华,他的语气是种宠辱不惊的淡泊与宁静,但从中你依然能感到一股震撼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东华"科学管理、精心制造、品质超群、竭诚服务、持续改进"的经营理念,更来自汪振东情系故土、奉献家乡的眷眷深情.  相似文献   

15.
马凤山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是我国大型民用飞机事业的创始人.在极难承受的环境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是他带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揭开了我国自行研制大型民用飞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航空港》2006,(1)
一个带翅膀的字母“B”,犹如一只苍鹰划破天际。它代表着宾利——一个在汽车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品牌,极速的梦想和永不妥协的精神,留给热爱宾利的人们说不完的故事。宾利汽车的创始人WalterOwenBentley一直被众人尊称为W.O.先生,他于1888年9月16日出生在伦敦。W.O.从小就对所有的机械着迷,也许这种对机械装置的好奇心是所有伟大设计师和工程师所具备的特质,他热衷于设计和制造一些小型摩托车,并且积极参加小型的长距离试车比赛。令他最为兴奋的是,他竟然和哥哥一起在伦敦至爱丁堡的长途比赛中获得了金牌。从此,W.O.与赛车结缘,并且狂热…  相似文献   

17.
梅龙安是我国早期杰出的飞机设计家、飞机制造家、航空工厂管理家,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他为开拓祖国的航空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近代航空发展史上,有他光荣的一页.我们永远缅怀这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祖国航空工业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8.
《航空世界》2011,(12):62-67
关于一战期间优秀的英国飞机设计师杰弗呈·德·哈维兰和他的作品,我们此前已经介绍过他那独具匠心采用后推进式发动机布局的DH.2战斗机,今天,笔者将继续介绍他以爱尔科飞机制造公司首席设计师身份推出的另一项出色设计,那就是DH.4单发双座双翼轰炸机.在于1917年加入英国陆军皇家飞行团和皇家海军航空兵服役后,德·哈维兰DH....  相似文献   

19.
西北工业大学前五系主任黄玉珊初当教授时,还不到三十岁,人称为“娃娃教授”.后来经过多次政治运动,他常被批判,所以自称为“老运动员”.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搞航空史,搞史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0月26日,我前往北京军区空军“劲松干休所”,专程登门访问了段祥录副军长,他是我在《东北老航校》时的同学,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共同执行过“轰炸大和岛”的战斗任务,是比翼齐飞,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现在,他多年患病,身体虚弱,知我立志要编撰《人民空军之最》的航空历史故事,要将他试飞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的事迹编写成历史故事,以激励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忱,他虽身体不适,仍热情地介绍了当年试飞国产雅克—18的详细情况.连续说了近两个小时,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并表示弄不清以后还可以说.他的革命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同时也把我的思路带回到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袖毛主席领导下,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沸腾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