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空高速飞行器的空速系统校准,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空气象探测气球系统的空速校准方法。通过探空气球系统获取飞行空域的大气数据,以此为基础完成对飞行器的空速系统校准。飞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探空气球系统对高空高速飞行器进行空速系统校准,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2.
汪磊  瞿凯 《民航管理》2023,(2):89-93
民航飞行员由于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处于较高的应激状态,新冠疫情使得飞行员需要面对更多心理压力,因此及时采取心理风险预防措施就显得极为必要。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目前国内外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援助措施发现,国外主要通过运行各类同行支持计划来为飞行员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国内除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外,面向飞行员群体的心理援助措施或心理互助项目几乎为空白。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提出建议:一是需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尽快建立我国民航从业人员内外一体式心理互助体系,积极推行同行心理互助计划,逐步化解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给飞行员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航飞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系留气球在实际应用地气象条件下的系留状态,基于标准大气模型分别在标准大气和实际气象测量的参数下对系留气球主要状态参数重量、重心、0风速平衡俯仰角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实际气象数据参数计算的结果会在标准大气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呈现波动变化。通过不断积累气象数据,利用系留气球实际应用地气象参数计算可对后续系留气球设计进行指导,使系留气球更好地在任务地点使用。  相似文献   

4.
民航飞行员安全意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是民航飞行员对飞行活动中的人、物或环境免受危害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心理过程的总和,包括安全认知、安全情感和安全意志三个维度。民航飞行员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一般有个人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培养民航飞行员安全意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理性灌输、制度约束、个别疏导、趣味吸引、典型引路和活动促进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飞行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民航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飞行人才则是民航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民航飞行学院按照民航总局科教兴业的规则,正加速结构调整与教学改革,逐步与国际培训标准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民航飞行员之路。几年来,学院先后派送出数百名飞行学员、教员与地面人员,到世界各地的主要民航院校学习。学员在一年内取得了所在国民航部门的驾驶执照,教员感受厂国外教学训2练的全过程,地面人员见识了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培训管理,收获颇丰,在此简要综述。一、法定标准体系严…  相似文献   

6.
<正>一、飞行员数量的"看多"和"看空"我国民航界对于飞行员数量是否足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几年之内航空运力仍将增长显著,我国民航将继续需要大量的飞行员。这种观点的依据在于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的航班数量将翻倍,届时将需要98万名飞行员,是现役飞行员人数的2倍。亚太航空公司协会认为,未来20年中国需要飞行员7.2万名,中国将面临严重的飞行员紧缺问题。我国另一些民航专家认为,到2016年之后,我国将基本解决飞行员不足的问题。这种观点得到了2013年8月  相似文献   

7.
<正>民航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为民航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在加快民航恢复发展、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拥有高素质的飞行员队伍。然而,我国民航飞行员培养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痛点,不仅制约了行业发展,也限制了飞行员个人的成长。本文对不同国家的飞行员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分析我国飞行员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飞行员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法,为提高飞行员培养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测速雷达的电波折射简易修正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量简化多测速雷达定轨系统的气象测量,探讨了采用Hopfield对流层折射指数模型代替探空气象测量的适用性。主要分析了采用Hopfield模型与采用实际探空测量数据的折射误差修正量差别,目标轨迹误差对修正量的影响,以及气象参数对修正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最近,民航天津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为改进气象服务工作,提高预报准确率,对传统的天气会商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全国民航气象系统道家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用飞行模拟机现状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国际航空》2009,(12):12-15
目前,我国民航约有1500架飞机,而全动模拟机总数有60多台,尚难以全部满足增长迅速的飞行员培训要求,约30%的飞行员仍需要在国外接受训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飞行员供求关系失衡、流动机制不健全、赔偿标准不统一等弊端突显,导致劳资双方矛盾突出,对簿公堂、法院抗议、绝食抗议等一些过激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民航运输业和谐发展的理念。本文作者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委托,对当前我国飞行员流动问题进行研究,在广泛访谈调研上海、北京、甘肃等地航空公司及部分民航业内人士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市场手段,建立飞行员有序流动机制,为解决当前我国民航运输业飞行员流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媒体集萃     
飞行员流动成为民航竞争市场“瓶颈”6月21日,《新京报》发表文章《飞行员流动不自由,中国民航业难以充分竞争》指出,近年来,飞行员的辞职事件屡见不鲜。最近的“东航机长辞职事件”将矛盾推向了更加尖锐的程度,中国的飞行员流动机制再次受到了拷问。随着我国民航市场的开放,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航运输的迅速发展使飞行员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他们“昂贵”的身价正是对这种稀缺性的真实写照。年初,民营航空公司以高薪从传统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队伍中挖掘资源,引发了一场“转会”之争,凸显了国内民航飞行员人才市场尖锐的供需矛盾。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民航飞行员培训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不同于以往的运营模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浩 《民航科技》2006,(4):44-46
气象在民航运输中重要作用日益突显,提高气象服务效率和产品质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民航现有NATMN络的特点和不足,提出利用vXGPRS/CDMA为代表的无线数据通讯技术组建无线广域网,作NATMN络的备份和补充。并就其在民航气象行业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国外民航飞行员选拔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员选拔系统的“军转民”冷战结束后,军费的削减使国外大批军火商不得不考虑把其军用技术转移到民用方面。同时,军航飞行员的选拔部门也被迫转向民航。这种“军转民”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不能简单地把现有的心理测试软件和作战能力测试等计算机选拔系统照搬到民航飞行员选拔中,但将一些他们以前开展的军航飞行员选拔计算和评估系统所用的成熟技术转移到民用方面,无疑为民航飞行员的选拔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民航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民航飞行学院的培训能力无法满足航空公司的需要,飞行人员的缺口很大。与此同时,国内有大量的退役军航飞行员,这些人员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扎实的飞行技术和过硬的政治素质。他们经过必要的培训补充到民航系统,不但可以满足民航发展的需要,也可使退役军航飞行员得到较好的安置,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于是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从1956年建校起,30多年一直沿用前苏联的偏重于机型的飞行技能训练模式培养飞行员。这种训练模式与当时民航的情况相适应,并为民航培养飞行人员3000多人,基本满足了中国民航对飞行员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的空速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释放气象探空气球获取试验空域的大气静压、静温、风速风向等大气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速校准的方法。通过对比动静压和真空速2种方法计算获得的马赫数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为此类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的空速校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的飞行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机械原因在逐渐下降,而人为原因则变得较为突出。也就是说,现代民航对于飞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统计数字,我国现有在册的飞行员人数为4 000人左右,随着民航业未来的快速发展,民航飞行员数量将呈现出稳中上升的趋势,预计在未来的10年,我国民航飞行员人数将超过15 000人。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公司效益的提高,在新的形势下,研究飞行员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为《飞行人员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引导研究》的子课题。《飞行人员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引导研究》是国内首个针对民航飞行员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展开的社会科学研究,由东航集团公司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合作进行。经过详细的前期访谈和样本分析,形成了不同年龄群体的飞行员心理状态比对研究模型,并开发出民航飞行员心理在线测评系统、EAP手册、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指数报告等成果。项目成果有望率先在东航展开应用,通过对飞行机组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测、疏导,将有效提升航空公司的持续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