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空间利用太阳能发电与核能发电并列解决地球上能源-电力不足的两大出路之一。空间太阳能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有可能成为下世纪初空间技术的发展的新热点。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空间段-太阳能发电卫星的构成,设计要求及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美日空间碎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毅麟 《中国航天》1994,(10):12-16
美日空间碎片研究新进展朱毅麟随着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每年射入外层空间的人造天体数以百计,这种人造天体到一定时间以后就变成了空间垃圾,也即空间碎片(美国习惯用“轨道碎片”一词)。它们的存在,严重地威胁到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特别是,在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需求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中,与空间相关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因为在地球这样一个环境中的人类和各种事物无不与空间位置相关。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人们经常需要了解自身和其他事物的空间位置,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的信息作为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的。  相似文献   

4.
空间系绳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系绳系统是一项鲜为人知的航天技术,它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最近,俄罗斯的专家们把这项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作一概括介绍。一、空间系绳系统空间系绳系统是一个人造空间物体(卫星、飞船、货物)的组合体,它们之间用一根长的挠性元件(系绳、电缆、软...  相似文献   

5.
近空间飞行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空间(Nearspace)通常是指20~lOOkm的高空,其下面的空域(20km以下)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运行空间,其上面的空域(100km以上)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运行在近空间范围的飞行器。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近空间的战略价值直到最近才引起各国的重视。因此。近空间飞行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美国、俄罗斯、欧洲、韩国、英国、  相似文献   

6.
忠炳 《中国航天》1992,(5):13-15
本文介绍了地球能源的使用状况,提出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文章认为向空间要能源,即建造太阳能卫星、在月球上建造太阳能采集站和开采月球上的氦-3用于地球聚变反应堆是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大有希望的办法。航天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从空间获取洁净的能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未央 《航天员》2010,(4):56-58
空间机器人按用途主要分为星球(月球、火星等)探测机器人和空间站应用机器人,可以在太空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类完成危险和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探索火星和水星等行星,搭建空间站,进行太空实验和空间飞行器、卫星、太空望远镜等的维修和维护任务,甚至保卫太空安全等。  相似文献   

8.
陈杰  陈萱 《航天》2012,(4):24-27
美国快速空间响应系统(ORS)2007年开始组建,在成立之初即提出了ORS的三大任务领域:空间力量增强、空间控制和空间支持。在空间力量增强方面ORS系统能够提供快速天基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和专门通信;在空间控制方面能够快速进行空间态势感知;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空间法的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康 《中国航天》2000,(10):14-16
自人类进入空间肘代以来,空间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发展起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并且随着空间科技和人类空间活动的不断进展,还将在法律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预见,空间法将继续有较大的发展。1.空间法将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处于幼年期的人类航天活动,至世纪之交已进入成年期。纵观近半个世纪的外空活动史,可以看出人类的空间活动正不断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就广度而言,首先,空间活动由最初的外空探索和科学考察发展为全方位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利用,影响到世界各个地区和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  相似文献   

10.
紫晓 《航天》2010,(10):11-13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加快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空间太阳能电站将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可再生能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为了获得空间机器人技术和交会对接技术,开发了工程试验卫星-Ⅶ(EST-Ⅶ)。在1997年,用H-Ⅱ火箭将ETS-Ⅶ发射到550公里的地球轨道,ETS-Ⅶ有一个长约2米的6自由度手臂,用来进行空间远程机器人实验。设计远程机器人实验系统的目的是用来减轻航天员的工作负担,并使那些非机器人专业的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容易,这套实验系统由星上机器人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组成。这篇文章具  相似文献   

12.
试论空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间安全是人类和国家安全的新领域,所以对于什么是空间安全(或者称为太空安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就整个人类来说,空间安全是指人类的太空活动和太空资产的安全状态。就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的太空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地外空间具有三种主要的环境特征,即微重力、宇宙辐射、极弱磁场(亚磁场)。航天观测数据表明。星际空间磁场小于地磁场的万分之一。同时,太阳系中几个类地行星(火星、水星和金星)的表面磁场也都远低于地磁场。人类进行长距离星际航行时,不可避免地长期处于亚磁环境。因此,在人类探索的脚步逐渐迈向星际空间之时,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紧迫的难题:在茫茫星际空间的“磁场沙漠”中,生命体是否仍然能够正常生存?适当的磁场环境是否是生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人类在地外空间长期独立生存的能力,探索空间移民试验的可行性,为未来真正的空间移民铺设道路,文章基于任务分析流程对空间移民试验基地(太空小镇)进行了初步概念分析。提出了试验基地的基本目标和从属目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梳理约束条件,确定了基地的规模为百人级,运行在地月空间L4点,由结构机构分系统、能源分系统、控制分系统和运营分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文章认为空间移民计划需要在推进技术、材料制造与工艺、大功率能源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得突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宇局(NASA)从空间观测地球计划的一个项目。为了能从空间平台对地球进行全面的观测,NASA等机构将在平台上安装各种遥感仪器,然后把它们射入太阳同步极轨道。这些不载人的自主式平台将连续观测地球15年。本文介绍了该观测系统的作用和组成,以及所载仪器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16.
空间碎片与近地轨道环境污染的法律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探索和利用空间不仅为有效地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创造了可能性,并且对全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全面的影响。空间活动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与其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别于人类的地面活动。正是由于空间活动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赋予了人类在解决地外环境问题上更大的现实性和科学性,空间利用和探索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研究空间资源、其他天体状态和未来人类生存资源的可靠途径。这一特点在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空间活动除了可能为人类带来现实的利益以外,还有可能随着空间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广言 《中国航天》1999,(5):13-15
图1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示意图看不见的战线——美国主要军事空间系统简介广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夙愿得以初步实现。然而,人类的航天活动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冷战时期,外层空间成了苏美军备竞赛的一个重要战场。...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姚伟  郑威  马骏 《卫星应用》2006,14(3):1-6
简要介绍了近空间、近空间飞行器、近空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简述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分析了近空间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4月 25 日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一项酝酿了8年的宏伟规划──“中国空间望远镜”终下浮出水面、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项启动于1992年的计划,将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大文学计划,也是天文与航天的第一次握手。国家天文台的前身之一北京天文台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望远镜(SST)项目总体组。在去年6月4日的专家评审会上.该项目被称为是21世纪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一大飞跃。目前此项目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的立项。中国的第一个太空望远镜计划于“十五”期间的晚些时候发射到太空中。 太空望远镜一直…  相似文献   

20.
(四)探测目的更明确,内容更丰富,重点更突出目前,各国的宇宙探测工作主要围绕四项内容展开:(1)对地球进行全球研究和探测;(2)空间天文探测与研究;(3)空间物理探测与研究;(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及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的起源与演化。1.对地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