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飞机起飞着陆性能智能计算思路。详细分析了影响飞机高原起飞着陆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原起飞着陆性能智能计算的一般模型,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对某型飞机高原起飞滑跑距离实测数据进行了建模和验算,同时为说明支持向量机模型适合工程使用、精度高、推广性高的优点,还与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BRBP)、RBF神经网络(RBF)、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做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具有很好的推广性能,得到的结果优于BRBP,RBF和ANFIS等智能计算方法,推广误差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该模型对于发展和丰富飞行器起飞着陆性能计算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8):298-312
Due to the portability an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vision-based shipborne aircraft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a Monocular Camera and Laser Range Finder (MC-LRF)-based pose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for shipborne aircraft automatic landing. First, the system represents the target ship using a set of sparse landmarks, and a two-stage model is adopted to detect landmarks on the target ship. The rough 6D pose is measured by solving a Perspective-n-Point problem. Then, once the rough pose is measured, a region-based pose refinement is used to continuously track the 6D pose in the subsequent image sequences. To address the low accuracy of monocular pose measurement in the depth direction, the designed system adopts a laser range finder to obtain an accurate range value. The measured rough pose is iteratively optimized using the accurate range measure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ynthetic and real images show that the system achieves robust and precise pose measurement of the target ship during automatic landing. The measurement means error is within 0.4° in rotation, and 0.2% in translatio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fixed-wing aircraft landing.Received 5 July 2022; revised 19 August 2022; accepted 27 September 2022.  相似文献   

3.
郭恩友 《飞行力学》1996,14(1):85-89
主要讨论了起飞着陆控制律构型选择的原则,提出了在飞行品质评定时,应采用以等效拟配系统为基础,同时用其它一些参考准则,进行评估和迭代设计,使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飞机在着陆期间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化的某数字电传系统起飞着陆控制律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芮裕亭 《航空学报》1986,7(4):347-353
本文研究了用Kane方程来建立包括起落架机构的弹性飞机系统动力方程的方法。给出了跑道表面的两种计算模型。然后,讨论了弹性飞机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的姿态、速度、加速度和动载荷的数字模拟方法,计及起落架诸大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对飞机系统运动的影响。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本文模拟了KC-135飞机的对称起飞和着陆。  相似文献   

5.
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情况地面载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舰艏斜板以减少舰载机起飞滑跑距离、降低甲板风要求,从而实现无弹射系统情况下的短距起飞作业,这已在一些“蓝水”海军强国的航空母舰上得到了多年应用。给定航母起飞甲板长度和斜板曲线构型,飞机能否成功滑跃起飞取决于它的气动特性、最大起飞质量、发动机推力、出口速度和起落架强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情况地面载荷的计算方法,也建立了完整的斜板曲线方程(曲线已经过飞机适配性优化)。文中还应用本方法计算了某双座多用途舰载教练机的滑跃起飞地面载荷。  相似文献   

6.
起落架是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强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安全。本文针对某飞机依据强度和刚度规范设计出的起落架在某次着陆阶段出现的损伤故障,利用飞机的飞参数据,从中提取飞机着陆时的姿态与运动信息,分析飞机起落架的地面载荷信息,从而为故障排查提供参考和输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会出现的三向载荷复合作用是导致该起落架结构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型客机起飞着陆过程噪声辐射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准稳态假设和分布点声源模型,并采用最新发展的噪声源半经验参数预测公式,发展和完善了用于飞机飞行过程中噪声辐射预测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该计算方法能够预测飞机起飞、着陆过程中的适航噪声,并能够对飞机不同噪声源的噪声辐射特性(声级、频谱特性和指向性等)进行计算分析。以某大型客机为对象,对飞机进场着陆过程和起飞过程中飞机噪声源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飞机进场着陆和起飞过程中,不同噪声源对远场噪声级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风扇噪声源是最主要的噪声辐射源,而在进场着陆过程中飞机机体噪声(包括起落架和襟翼等)是重要的飞机噪声源。文中也给出了不同噪声源频谱特性和指向特性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8):2242-2256
In cabin-type component alignment,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usually adopt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assembly. Depending on the system of measurement, the alignment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measurement-assisted assembly (MAA) and force-driven assembly. In MAA, relative pose between components is directly measured to guide assembly, while in force-driven assembly, only contact state can be recognized according to measured six-dimensional force and torque (6D F/T) and the process is completed based on preset assembly strategy. Aiming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rce-driven cabin-type component align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a heuristic alignment method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fusion. In this method, measured 6D F/T, pose data and geometric information of components are fused to calculate the relative pose between components and guide the movement of pose adjustment platform. Among these data types, pose data and measured 6D F/T are combined as data set. To collect the data sets needed for data fusion, dynamic gravity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hybrid motion control method are designed. Then the relative pose calculation method is elaborated, which transforms collected data sets into discrete geometric elements and calculates the relative poses based on the geometric information of components. Finally,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in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ignment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9.
魏中成  王晋军  袁兵 《航空学报》2019,40(11):123031-123031
针对单发鸭式布局飞机,通过低速风洞试验,研究了矢量喷流对飞机地面效应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喷流使得飞机的地面效应增强,升力系数增加,降低飞机起飞/降落时的飞行速度,缩短起降距离,从而改善飞机起降性能。发动机喷管上/下偏转时,矢量喷流对飞机上下表面气流诱导不对称,均使地面效应阻力系数增量减小。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喷流与地面效应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倾转机翼飞行器不仅拥有直升机固有的垂直起降能力,还具备传统固定翼飞行器特有的高速巡航的特点,是目前军民用飞行器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传统倾转机翼飞行器存在螺旋桨气动效率低、倾转机构复杂的问题,提出四发串列式倾转机翼垂直起降布局形式,对该布局飞行器进行总体设计,完成螺旋桨周围流场特性、螺旋桨间干扰特性、螺旋桨和机翼之间干扰特性的研究分析,并制作验证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布局很好地解决了螺旋桨气动效率低、传动机构复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硬件更改,提出了飞机初步设计阶段基于模型的设计思路。通过一个1/4风笛手J-3幼兽无人机的实例,说明如何通过DATCOM优化一个飞机结构设计、计算出气动特性,并提前分析所选择特定结构外形的飞机起飞着陆等性能,以提前预估所设计的飞机是否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分析表明,基于模型的设计过程能够在一种快速可重复的模式下进行,能够很好控制飞机设计过程中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钟敏  华俊  郑遂  白俊强  孙卫平  黄领才 《航空学报》2019,40(1):522372-522372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动力装置为安装在机翼上的4台同向旋转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针对1:15缩比模型带动力风洞试验显示的螺旋桨滑流对侧风起降状态的偏航力矩不稳定影响,对全机带动力风洞试验模型进行了大规模并行非定常数值计算,再现了风洞试验现象,通过流动机理分析明确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左侧滑时右外翼分离和垂尾背鳍涡破裂,这些原因和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也为后期的风洞试验所证实。考虑到模型风洞试验中尺度限制造成的低雷诺数和高螺旋桨转速,为保证飞行安全,继续采用该非定常方法对全尺寸飞机真实侧风起降状态进行了详细数值分析和偏航稳定性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在飞行雷诺数和螺旋桨转速下,相同侧风范围内风洞试验显示的流动不稳定因素基本消失,偏航稳定性允许的侧风范围明显增加。本研究实现了四发螺旋桨飞机起降状态横向气动特性的滑流影响非定常数值分析,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风洞与飞行雷诺数效应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偏航稳定性的虚拟试飞评估,研究成果也为AG600飞机的首飞和飞行试验所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实时位姿估计中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线性化引入非线性误差和依赖已知噪声分布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PnP的自适应线性卡尔曼滤波位姿估计求解方法。将PnP位姿估计求解策略引入卡尔曼滤波观测方程,通过对动态方程误差统计参数实时估计,自适应调节卡尔曼滤波递推参数。所提算法求解精度高,固定了观测方程的观测向量维度,提高了算法实用性。通过仿真试验,比较了该算法与EKF的位姿估计精度,通过量化误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提高三维运动位姿估计精度,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超低空急流的形成及其对飞机起落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海 《飞行力学》1992,10(3):81-84
本文用天津气象铁塔资料,分析了一次超低空急流过程均演变与塔层内逆温变化的关系,并讨论了超低空急流对飞机起落飞行的影响及飞行人员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水陆两栖飞机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领才  雍明培 《航空学报》2019,40(1):522708-522708
水陆两栖飞机历经百年的发展,已成为飞机大家族中的稀有机型,但其在现代航空工业中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却不容忽视,其独特的水陆起降特性更使其依然具有在民用和军事多个领域中应用的优势。除了陆基飞机常规的设计制造技术外,水陆两栖飞机特有的关键技术则是其优良水面起降特性的技术保障,也是航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传统布局和现代创新布局两个方面阐释了水陆两栖飞机的设计特点和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转变,从水陆两栖飞机水动力特性和气动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水陆两栖飞机的产业应用领域前景以及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ICAO起降模型的中国机场飞机排污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ICAO机场排放计算方法,在考虑3种主要气体污染物HC、CO和NOx的情况下,提出了适合中国机场飞机排放污染物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的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的模型,采用ICAO发动机排放数据库(ICAO aircraft engine emissions databank),通过搜集中国民航机队的飞机/发动机配置信息及所列机场航班计划表,计算出机场污染物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舰载飞机在甲板起飞时采用一种弹射起飞所出现的一些问题:(1)地效对舰载飞机起飞时下沉量的影响;(2)起飞姿态和起落架突伸问题;(3)前起落架载荷与起飞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推力矢量型垂直/短距起降(vertical/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V/STOL)飞行器的动态过渡过程模型,综合考虑过渡走廊限制、操纵冗余及不同起降任务需求指标,研究最优过渡操纵策略。考虑V/STOL飞行器的喷射气流效应,对飞行器进行全量动力学建模。利用可达平衡集方法,建立通用过渡走廊计算框架。设计了能够在V/STOL过渡段和高速飞行间平稳过渡的操纵方式。将推力矢量飞行器的动态倾转过渡过程转化为非线性动态最优控制问题,根据不同起降任务特点建立合理的指标和约束,采用直接转换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不同任务特点下的最优操纵策略与过渡过程。采用可达平衡集计算过渡走廊的方法,不仅不受飞行器类型的限制,更简化了构造过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鲁棒性。以光滑过渡为目标的优化结果使得飞行员在飞行器过渡过程中的操纵量变化大幅减小,从而使得飞行员能更加专注于对飞行器运动的操纵;以距离更短为目标的优化结果则使得降落过程的飞行距离缩短了30%左右。从操纵策略出发的优化结果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好掌握操纵关注点及边界,增加了整个动态过渡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舰载飞机发动机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舰载飞机特殊的作战环境和起降方式,决定了其动力装置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舰载飞机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可为广大科研人员了解舰载飞机发动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面效应对舰载机起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地面效应(以下简称“地效”)对近地飞行时飞机的迎角、升力、阻力和洗流场都有明显影响,而尤以升力效应对起飞特性的影响最为严重。舰载机在飞离甲板瞬间地效升力突然损失,可能导致“下沉”现象,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本文的工作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离陆高度时全机气动参数的计算方法。2.研究舰载机在飞离甲板瞬间因突然失去地效而导致起飞特性的变化,特别是下沉问题。算例表明,地效使得甲板起飞和地面起飞特性有明显区别,是舰载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