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在压缩区内,飞行体天线辐射出的高频调制场影响着等离子体中的电荷分布,而电荷分布的扰动又反过来影响场量,采用FTCS有限差分格式方法,利用二维三分量轴对称,对空间飞行体与压缩区内等离子体非稳态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荷密度扰动与电场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引起场的塌缩并出现密度空洞,通过对密度空洞变化的探测,可对隐身飞行体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运行飞行器与周围等离子体,在近尾区内非稳态非线性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了场和密度扰动的分布。结果显示,由于场的塌缩效应,在飞行器的近尾区,形成了可以被探测到的密度空洞和电磁孤波,通过对这种密度空洞和电磁孤波的探测,可以跟踪探测具有陷身特性的飞行器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空间飞行体与等离子体在压缩区内的非稳态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空间飞行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前端压缩区内飞行体与等离子体的、非稳态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了在强天线辐射源高频场作用下的控制方程.通过计算表明,飞行体上的天线可作为调制不稳定性的激发源,在等离子体中激发起很强的电磁孤波.  相似文献   

4.
基于阻力跟踪的火星大气进入段非线性预测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大气进入段的高精度着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力跟踪的非线性预测制导策略。基于火星探测器大气进入段的三维运动模型,综合考虑探测器气动参数摄动、火星大气密度摄动、外部扰动以及进入时刻状态初值不确定性,设计了基于优化思想的非线性预测制导律,并对所提出的制导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预测制导律在满足控制约束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着陆精度。  相似文献   

5.
<正>精确探测磁力场对军事战争,研究地磁场、太阳活动和电离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空间环境,以及了解电离层活动对通信和导航卫星的干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国外相继发射了多颗磁力探测卫星,对地核场(主要磁场)、地壳场(异常场、磁异常)、电离层磁场和磁层磁场等地磁场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全面探测,获取了距地表100km到数千千米范围内的地磁数据,进而建立了精确的全球地磁场模型,形成了卫星地磁学,将地磁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X射线掩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的大气密度反演是一种涉及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其通过处理高能X射线天体辐射源的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大气密度的反演,基本原理为X射线在大气中传播时,X射线光子被大气中的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吸收和散射,从而导致X射线强度发生衰减,根据衰减后X射线信号的强度反演对应的密度廓线。本文根据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需求,论证了基于X射线掩星实现大气密度反演的新方法,重点介绍了光变曲线拟合和能谱拟合两种地球中高层大气密度反演算法,分析了X射线掩星探测反演大气密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对基于X射线掩星反演大气密度的优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对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场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密度测量手段,X射线掩星探测可对中高层大气密度实现有效探测,弥补了目前中高层大气密度实测数据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阶矩统计分析方法对AUREOL-3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涉及的信号分别为ELF频率范围内的电场扰动Eh(t)和等离子体密度波动δNe/ne(t),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高阶矩谱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空间等离了波-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非线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火星探测无人机任务规划与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人机进行火星探测, 具有探测范围广、可看到地形变化等优点. 介绍了火星探测无人机总体任务规划的情况, 讨论了探测无人机在火星与地球上飞行的区别, 建立了火星探测无人机纵向非线性模型, 并在平衡点对非线性模型进行泰勒展开, 得到线性化模型. 通过对线性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掌握了火星探测无人机的稳态性能及飞行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无线电波与低电离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地面入射的大功率无线电波能加热电离层等离子体,引起电离层电子温度和密度的扰动,实现电离层的地面人工变态.本文中,着重考虑电波和电离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吸收,构造一个自治的相互作用模型,在一定功率和频率的加热电波作用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白天低电离层电子温度和由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电子密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白天低电离层,电波的自吸收在90km以下比较显著,而最大温度变化在70km高度上,大约增加了2倍.在α复合的假设下,电子密度变化幅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在70km处,大约增加55%、120km处则为4%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光电吊舱稳定平台的微电机转子系统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得出了影响吊舱平台系统稳定输出的一些设计要素。着重考虑转子系统的转速变化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响应会出现周期、拟周期及混沌振动状态。根据非线性分岔特性结果可知,在吊舱平台稳定性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转速及刚度特性对平台探测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1983-1985年磁暴期间,我国乌鲁木齐等七个站及日本国分寺等五个站出现微粒E层的情况;得到了微粒E层的日变化、月变化和纬度变化;结合同时的地磁、宇宙线、TEC和电离层的变化,对微粒E层出现率作了分析。初步证实:微粒E层的形成和维持与赤道环电流指数(Dst)负变幅大小密切相关,此外还同宇宙线的FD(Forbushdecreases)事件的出现有关。作者认为,沉降粒子可能是低纬地区微粒E层事件的主要粒子来源。   相似文献   

12.
地球磁尾的电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磁层中的电场是磁层等离子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常用的磁层电场为均匀晨昏电场和投影电场。本文假定磁力线为电场的等位线,地球电离层电场看做磁层电场沿磁力线在电离层的投影。利用Tsyganenko磁场模式(T89),沿磁力线反电离层电场投影到磁尾,得到了一个新的磁层电场模式。文中对偶极磁场和T89磁场模式下的投影场作了比较,说明本模式突破了偶极磁场的局限,在磁层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疲劳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疲劳、混沌疲劳及复合材料疲劳寿命估算属疲劳学研究的三个重要前沿。给出了疲劳损伤的动态概率分布;对混沌疲劳进行了初步探索;且给出了用于复合材料疲劳寿命估算的损伤演化方程。  相似文献   

14.
太阳神飞船观测表明,太阳风高速流中质子束分量相对于核分量的密度随日心距离增加而增加.提出解释这一观测现象的机理并给出二维数值模拟结果.由于阿尔芬波速随日心距离增加而减少,第二支左旋波将与更多的质子共振,把部分原来属于核分布的质子拉到束分布中来.用数值模拟方程方法求解回旋波共振导致的准线性扩散方程,数值结果与观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计算了地球中层大气的钠层模式。在此模式中,流星蒸发是形成钠层的源而尘埃的吸附足汇。本文考虑和比较了有关钠层形成机制的已往工作中所出现过的所有光化学反应,选出了四十个合理而重要的化学反应作为本模式的化学基础。模式也考虑进了高度变化的涡流扩散和带电粒子受地磁场作用的向下飘移等机制。本文对各化学反应和模式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作了比较和评价。本文计算结果表明,在各高度上中层大气中的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对浓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过程本身,与源、汇及各层间扩散机制等关系不大。虽然在钠层模式计算中必须考虑到十种钠成分,但105公里以上主要成分足钠离子(Na+)。80公里以下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NaOH)。80公里到105公里间主要成分是中性钠原子(Na)。所有成分的总浓度主要地取决于源和汇随高度的分布。大气背景及电离常数的变化可以引起钠层相当显著的季变化和周日变化。理论计算结果与历年来的观测结果作比较后可以看到两者大体上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WIND飞船的观测资料,讨论了2000年发生的南向磁场(BS)事件,分析了它们的源,发现12次事件中11次的源是日冕物质抛射(CME)。运用从地球向太阳时间倒推的方法和LASCO,EIT195A的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CME。它们都是快速CME,伴有行星际激波,都具有晕状(Halo)形态,它们在日面上发生的位置是在一个不对称的区域内。还分析了5个强南向磁场(BS≥20nT)事件,发现它们的CME源,或者具有很高的能量,或者抛射方向正对地球,或者是具有叠加效应的CME系列,分析表明,在我们所讨论的太阳活动高年,大的行星际扰动和强地磁暴与高速流的联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1]所发展的方法求解非轴对称磁静平衡方程,以解释太阳黑子的纤维结构。结果表明,在黑子半影区中的暗纤维对应着强磁场区。   相似文献   

18.
太阳活动、黑潮海温年季变化与长江中游旱涝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太阳10.7cm辐射流量(F10.7)作为太阳活动指标,根据最近30多年的太阳活动、西太平洋黑潮区海温和长江中游干支流地区雨量观测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旱涝明显地受太阳活动和黑潮海温年季变化的共同控制.可根据某些特征,利用两年之前的太阳10.7cm辐射流量和当年春季之前黑潮海温的观测数据,分析判断长江中游当年夏季是否发生旱涝灾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卫星的一体化设计思想,采用CCSDS测控体制,星上采用CAN总线的分布网络,对小卫星软件重注入的课题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依巴谷卫星扫描观测原理出发,给出对日参考架、扫描大圆参考架和望远镜参考架的明确定义;指出FAST和NDAC两个卫星资料处理中心之间所用参考架的差异;并选择50颗全天均匀分布的恒星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欧洲空间局利用两个资料处理中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