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区MAGSAT卫星标量和矢量磁异常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MAGSAT卫星资料,编绘中国及邻近地区的卫星磁异常图(10°N—60°N,70°E—140°E)。为了提取地壳异常场,必须从观测资料中消除主磁场、磁层场,感应场和电离层场。本文选用GSFC(12/83)地磁场模型,消除主磁场,磁层场和感应场。为了进一步消除电离层场的影响,改善相邻轨道磁异常的一致性,用纬度的二次多项式拟合每一条轨道的初始地壳异常,并从初始地壳磁异常值减去这一拟合值,从而获得最后的地壳异常值(△X,△Y,△Z,△F)。把研究地区分成1°×1°的网格,将每个网格内的磁异常进行平均,以获得网格中心点的异常值。根据这些网点值绘制中国及邻近地区的卫星标量和矢量磁异常图。等值线间隔为2nT。为了检验卫星磁异常图的可靠性,将卫星资料分成黎明组、黄昏组和联合组,分别进行处理和绘制卫星磁异常图。结果表明:根据上述资料绘制的卫星磁异常图有很好的一致性。中国地区的卫星磁异常值位于—10nT—10nT。卫星磁异常与区域构造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塔里木地台、扬子地台和中朝地台是正磁异常区,西藏高原是负磁异常区。卫星磁异常反映出下地壳磁化强度的横向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电离层电流产生的磁场是地磁场卫星测绘时需要剔除的干扰源.利用电离层热层模式TIE-GCM计算电离层中的中性风、重力驱动和压强梯度等形成的电离层电流的全球分布,分析电流在特定位置产生的磁场及磁场三分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层尤其是磁赤道和极区的电流密度较大,可达103nA·m-2量级,F层电流密度量级约为10nA·m-2.在磁静日(Kp≤ 1)夜间22:00LT-04:00LT,电离层电流在中低纬度(南北纬50°之间)产生的磁场量级为几个nT,且磁场的南北向分量和径向分量基本大于东西向分量.通过与CHAMP卫星磁测数据分析比较,发现TIE-GCM模式计算电离层干扰磁场在中低纬度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但在高纬度地区的效果不理想,还需进一步改进模式以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磁异常探测是一种在地球物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探测方法,磁异常场的空间分布规律信息是磁异常探测的主要理论依据。对矩形铁磁性物体空间磁场模型进行了推导,利用ANSYS Maxwell分析了大型铁磁性物体近场的磁异常场空间分布规律。针对不同地磁场方向条件,得到了近场空间磁感应强度总量分布及矢量分布规律,揭示了在不同条件下磁感应强度模量场和矢量场都具有普遍的对称性和规律性。通过对仿真模型进行缩比试验,测量了类似条件下模型近场的磁感应强度模量场和矢量场信息,验证了仿真得到的磁异常场空间分布规律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VLF电波渗透到卫星高度电离层传播的全波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斜向地磁场的影响将电离层设为多层水平分层各向异性有耗介质, 利用传播矩阵法求解全波方程, 进而研究分析VLF频段电离层反射系数随电波频率的变化, 电离层中两种特征极化波的折射和极化特性, 两特征波的电磁场水平分量以及坡印廷能流密度随传播高度的变化.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地—电离层波导中的垂直极化波比平行极化波易渗透进入电离层; 电离层中两种特征极化波可分为左旋和右旋圆极化波, 左旋分支由于D层强吸收作用表现为速衰减模, 而右旋分支表现为可传播模, 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能量主要存储在磁场中; 电波频率越低, 其在电离层中的传播损耗越小. 由数值模拟结果发现, 卫星监测VLF频段的低频部分及更低频段的水平磁场变化对于发现地震电离层电磁前兆异常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 一、卫星磁试验的必要性(一)磁场对卫星工作的影响地球象一块大磁体,地球的磁场不但在地面上存在而且伸向空间,离地球越远地磁场强度越小,卫星在轨道运行期间。磁场对卫星会产生如下影响。1.地磁场对卫星姿态控制的影响卫星在轨道上,卫星的磁矩同地磁场相互作用会产生干扰力矩,影响卫星的姿态。磁干扰力矩表示为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播矩阵法计算了均匀半空间电离层的反透射系数, 同时解Booker复系数四次方程得到电离层的复折射指数, 分别研究了电离层反射透射系数及折射指数随VLF频段入射电波频率、入射角和地磁倾角、电离层电子浓度及碰撞频率的变化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 在VLF频段, 垂直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磁(Traverse Magnetic)波更易透射进入电离层, 而水平电偶极子辐射的横电(Traverse Electric) 波易被限制在地-电离层波导内来回反射. 电离层电子密度较低时 (如夜间), 在高纬度地区, 观测到地震电离层VLF异常的概率更大. 当考虑地磁场 的影响时, 电离层将允许地震辐射的超低频(Ultra Low Frequency ,ULF)/甚低频 (Very Low Frequency, VLF)部分的电磁波透射进入电离层, 这一点已有很多卫星观测事实为证, 但其进一步的物理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2月2日,张衡-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由长征-2D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张衡-1卫星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即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旨在建造全球电磁场和电离层监测平台,对我国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电离层多种物理量动态准实时监测,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能力。张衡-1卫星将尝试开展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探索地震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为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8.
玉树地震前的电离层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玉树地震前地基电离层探测临界频率、GPS TEC和卫星探测原位等离子体参量等多个参数的扰动变化信息, 研究了不同高度异常变化的时空关联性. 分析发现, 在地震前一天的4月13日, 多个电离层参量出现同步扰动异常, 电离层临界频率f0F2异常相对滑动中值增大40%, 异常空间上存在从震中东南向西南漂移的特性; GPS TEC异常增强15TECU (1TECU=1016m-2)左右, 分布于震中南部经度15°范围内, 且有明显的磁共轭效应; DEMETER观测的原位氧离子密度Ni(O+) 4月13日为1-4月中最强的一天, 异常分布偏向赤道区, 但仅局限在30°-50°左右的经度范围内. 综合三个参量的异常特征发现, 无论是空间的局地性还是时间上的密切关联均反映这次电离层扰动可能与玉树地震孕育有关. 结合其他观测信息, 进一步探讨了这次地震孕育过程的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   相似文献   

9.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矢量磁场探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是中国第一颗近地轨道电磁场科学探测试验卫星, 探测空间背景磁场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空间背景磁场探测需要在卫星平台上对空间矢量磁场进行长期稳定准确探测,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采用磁通门磁强计和基于CPT效应的绝对磁场校准装置(Coupled Dark State Magnetometer, CDSM)分别探测空间相对矢量磁场以及绝对标量磁场, 通过数据处理, 使最终的矢量磁场探测数据具有准确性. 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在理想模型下拥有解析解, 实施过程中载荷的噪声、 准确度及稳定性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会产生数据校准误差. 通过对在轨磁场探测的模拟确定了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性能, 验证了在载荷设计性能的基础上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磁场探测可以实现1 nT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地磁场与电离层异常现象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利用中国地磁台网与电离层台站资料,总结了大地震前出现的地磁低点位移、地磁日变异常及电离层f0F2(F2层临界频率)异常现象.对比研究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7.5级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异常分布及特征.结果显示,两次巨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短临异常时空分布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震中周围出现日变异常、拉萨台出现电离层f0F2明显异常;震前约1个月出现地磁低点位移,其突变分界线通过震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