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一、我国民航门户枢纽机场现状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民航重点打造的门户枢纽机场,同时也是同周边地区成田(日本)、仁川(韩国)等机场争夺东亚地区航空枢纽的主力。国家和民航局在基础设施、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分配、签证政策等诸多方面对三大机场赋予了优惠政策。在民航局制定的民航业发展规划中,都将北上广三大机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国际门户机场来建设。在国内一些有关门户枢纽机场的研究中,也提出要强化三大机场的门  相似文献   

2.
航路容量制约了民航的发展,考虑影响航路容量的基本因素,建立仿真模型确定航路容量。根据机场终端区分布、航线网络等因素,利用模糊评价排序算法确定多机场终端区的放行策略,解决基于航班时刻优化的多机场地面等待问题,有效地提高机场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机场航班时刻优化是机场需求和容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空中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现有研究主要考虑机场容量和航班运行等约束,对单个机场的进离场航班时刻进行优化分配,目标是在尽可能地满足航空公司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机场容量。随着我国机场群的建设,机场群内各机场竞争关键空域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单独优化每个机场的时刻可能会导致不同机场的航班在关键空域点发生拥挤,造成航班延误。综合考虑机场和空域资源优化航班时刻是提升机场群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之一。特别是,考虑机场之间的公平性合理配置航班时刻至关重要,但鲜有相关工作开展。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考虑机场容量和空域容量的多目标航班时刻优化模型,实现对机场群系统资源的优化利用;然后,综合考虑了各机场在潜在离场冲突点的需求,构建了基于高峰时刻需求的机场公平性指标和整体度量,兼顾了机场群内各成员机场的功能定位。最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五机场实际航班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为机场群层面各利益相关方的公平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德国民航机场安全管理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民航华北管理局与德国民航局签署的《培训备忘录》协议,华北管理局用两年时间分四批组织了60多名干部赴德国布伦瑞克航空航天学院进行机场营运、安全管理和收益管理方面的培训。通过教师讲授和实地考察,笔者对德国机场安全管理的特点留下了深刻印象,德国政府管理机场的手段、模式,在许多方面值得我国民航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在低成本航站楼的建设方面,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建设成本低并不是低成本航站楼存在的目的,在低成本建设之后,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才是目的。实际上,低成本航站楼的建设思路与低成本航空的运营思路应当是一致的。2013年举行的"2014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会议"上,民航局表示,积极扶持低成本航空将是2014年民航工作的重点之一。民航局将在航线准入、航班时刻、服务价格上实行更为灵活的政策,为低成本航空营造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十二五"期间民航标准化工作有所创新与突破,解决行业标准中存在的老化和适用性差的问题以及行业标准与规章、手册、程序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行业标准的管理,提高行业标准的质量与水平,在民航局标准化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民航系统于2012年开展了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一、行业标准适用性调研2011年在民航局标准化职能部门的领导下,项目组开展了民航行业标准适用性调研工作。目的在于了解现行行业标准的适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行业标准的清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组对民航主要业务领域标准进行分类调研和评估。向相关部门采取填写调查表与座谈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征求意见,向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及航空公司、机场、空管  相似文献   

7.
航班时刻是机场运行的基础和核心,准确预测机场的航班时刻需求,对于指导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航班计划结构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国航班O-D矩阵,建立了多层级机场起降量预测模型,并以起降量预测结果为输入,利用Fratar交通分布预测模型,预测目标机场时刻需求。以杭州萧山机场为例,以2010年为基年,2014为预测年,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预测了2020年航班时刻需求,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下机场理论容量与航班时刻需求的匹配状况,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萧山机场需由隔离运行模式过渡到相关进近,方能满足时刻需求。  相似文献   

8.
空域容量是空域管制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准确预测和评估对安排航班时刻、实施管制服务具有参考价值。根据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自相关增长规律,首次提出了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以国内西部某机场为例进行空域容量评估研究,通过仿真验证,ARMA模型很好地评估了空域容量,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简讯     
<正>民航局治理航班延误再出重拳CAAC issues tougher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flight delays针对公众关注的航班延误问题,民航局近期再出重拳,继续采取措施,在全行业加大航班延误专项整治力度。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强调,航班正常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航各运行单位都是安全运行、服务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单位之间要紧密团结协作,不仅要形成完整的"安全链",还要形成无缝隙的"服务链"。这些措施包括:一是进一步将航权航班时刻与航班正常率挂钩;二是航空公司必须预留总运力的2%作为备份运力,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目前,民航局正在推进机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建设,也相应出台了相关规定,对机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该体系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风险管理,它不仅体现在机场建设管理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日常安全运行管理的各方面。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航在这方面已属滞后,需要迎头赶上。美国联邦航空局在1998年就已发布规章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政策,解决重大决策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国际民航组织于2004年修订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对各成员国提出了建立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增加了相关规定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机位靠桥率是衡量机场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航空公司的视角出发,解读民航局机场司《关于提升千万级机场航班近机位靠桥率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通过对某航司航班时刻、各机场廊桥设施资源、机位分配管控、机场保障流程等影响靠桥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廊桥资源管理与智能航班计划编排、基于数据共享的航司靠桥率管控、创新产品应用提升拖曳自滑能力等创新性建议,为机场航司协同配合,实现持续提升航班近机位靠桥率和航班运营效率提供可参考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今机场场面优化对象仅为某一独立环节的情况,梳理联合优化框架,利用已有的单一环节优化模型,建立了滑行路径规划与停机位分配联合优化模型,并设计了禁忌搜索算法流程,最终降低了航班进离场资源占用时间。将优化模型分别植入空域管理与评估系统( ACES)的空侧容量评估系统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联合优化模型能够在综合考虑机场运行实际的条件下大幅提升空侧容量,改善机场运行效率与资源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十四五”规划专篇布局数字中国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任务。近年来,民航局先后印发了《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机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的任务,在机场领域以智慧机场为抓手。由此可见,未来将“智慧”融入机场全生命周期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利用切实有效的智慧化手段解决机场运行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机场是民用航空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建立完整的民用航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针对有关机场管理体制改革认识不一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民航改革实践参考。一、现行机场容理体制的弊端问题改革是一项兴利除弊的系统工程。分析研究现行机场管理体制的弊端何在,是讨论改革的前提,是着手改革的首要环节和首要任务。过去,我国机场大都是军民两用,由军队管理。1980年3月,民航正式脱离军队建制。1986年11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从此,民用机场逐渐由民航总局归口管理。1987年民…  相似文献   

15.
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2012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发挥好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谋划民航与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旨演讲。李家祥在演讲中说,随着中国民航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先后完成了三大航空集团和三大保障集团隶属国资委管理、机场属地化等一系列体制改革之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民航  相似文献   

16.
苏超 《民航管理》2023,(3):27-31
<正>2018年12月,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建设集团”)重组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民航局建设类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此举是民航行业继航空公司体制改革、机场体制改革及空域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系统性行业改革部署,是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值此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梳理并总结民航局属建设类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与成功经验,有助于鉴往知今、面向未来,进而为持续深化民航业国有企业改革、助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实施机场容量评估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民航运输也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8年,全国民航  相似文献   

18.
张强  曹义华  陈勇 《飞行力学》2007,25(1):84-88
针对民航客运需求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航班延误和空域拥塞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民用机场及附近空域空中交通流量的方法。通过空中交通走廊容量评估方法,对经典优化模型进行了发展和改进,建立起综合性优化模型;将机场和附近空域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根据交通需求和容量的相互关系动态调整航班流量和机场起降容量;在优化计算时,提出一种兼顾效率和准确性的新型优化算法。通过算例对所述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以为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进行流量优化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民航各级消费者事务部门按照民航局的统一部署及要求,高度重视消费者事务工作,积极做好投诉受理、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维护航空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民航服务质量提高。本文分析了2013年航空消费者投诉情况,提出了改进民航服务工作的建议。一、2013年航空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2013年民航局运输司、各地区管理局、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047件,其中航空公司1706件(国内1563件、国外143件),机场78件,航空运输销售代理  相似文献   

20.
6月8日,民航系统支援西藏机场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正式启动西藏机场建设"3+1"援建项目,进一步推动西藏民航机场建设,促进西藏民航事业发展。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民航局相关司局和直属企事业单位、机场公司和保障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吴建融、副总裁戴晓坚作为援建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