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航空出行需求快速增加。航空公司通常采用干线飞机投入西部航线和三四线城市航空市场,由于客座率不高且航班频次不足,航空公司经济效益不高,西部地区和部分三四线城市的航空出行需求也未得到充分满足。为解决供需矛盾,采用国产某支线飞机替换部分航线经济效益不好的干线飞机虽被提上日程,但是对于替换战略的经济性缺乏定量描述,航空公司始终处于观望状态,进而制约了支线飞机的市场推广。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模型,随后进行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比较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的航段收益,分析所有权模式和关键费用驱动因子对支线飞机运营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支线飞机的优势区域和提升运营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空》2008,(8):62-62
今日的大支线喷气飞机与人们印象里的支线飞机已完全不同。它不仅具有干线飞机的先进设备和乘坐舒适性,其航段成本也明显低于窄体干线客机,可用于提高航班频率以激发市场潜力,适宜承担开发和培育新航线的任务,有助于提升客座率,是处于成本高压下的航空公司“开源节流”的明智之选。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一些支线需求相对集中的机场通常由干线飞机通过经停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为了扩大支线飞机运营的市场份额,可在中部地区选择中转机场扩大支线飞机干支衔接模式的应用范围,也可依托中转机场完善支线机场之间的航线连接。  相似文献   

4.
喷气支线飞机的出现为支线运输开辟了新领域,为干线、支线的经营带来了新格局;ARJ21飞机在"RJ"领域独树一帜,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航空公司曾吃尽了飞机大的苦头,但最近两年也未从支线飞机上品尝到甜头。支线航空运输具有单位成本高的显著特点,使得经营支线比经营干线要困难很多。虽然使用支线飞机达到盈亏平衡载运量比干线飞机相对容易,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小,但当把盈亏平衡运量转化为盈亏平衡载运率时,支线飞机的盈亏平衡载运率将大大高于干线飞机。支线飞机的这一经济特性使之较干线飞机成为减亏能手的同时,只能是一个赚钱俗手,特别是在相同航线上有座级更高、更先进的机型运营时这一点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支线飞机机队在中国民航机队中落后于干线飞机机队的发展,这是我国航空运输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我国航空运输逐步走向成熟,航空运输网络也会逐步得到完善。这就对支线飞机机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支线飞机航空运输发展较慢,除了票价偏低等经济原因以外,国产支线飞机技术性能不过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民航运输部门也就是用户,有必要对支线飞机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的空运业特别是大航空公司,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公司濒于破产或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接二连三、飞机推迟交付一宗接一宗、削减运力、大规模裁员此起彼伏。尽管大公司如此不景气,但一些支线航空公司却一直在高速发展——接收新飞机、增加运力和雇佣新员工,都在以创记录的速度进行。干线航空公司遭遇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支线航空公司为什么能逆势而上?在当前新的经营环境下,骨干航空公司和支线航空公司的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本文以美国达美航空公司长期自觉经营支线航运的事实,说明支线航空在一个国家整个航空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寻了支线飞机机队在中国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和可能的潜在市场。随后挑选了适合支线飞机运营的内蒙古航空市场中属于低客流量,但目前采用的是干线飞机运营的城市对航线作为案例研究。采用运营经济性分析方法,测算并比较了支线飞机与A320-200、波音737-700飞机在这些航线上的运营成本和边际贡献差异,结论支持了燃油效率较高的支线飞机将是这些城市对航线上最适合采用的机型。最后,表明了低客流城市对航线市场将是支线飞机未来的市场机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支线飞机以及运营在支线航线上的干线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故障与可靠性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对已发生的重大故障或影响小的故障信息的整理、统计与分析,获得各相关机型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故障特点,从而归纳出机型之间故障分布的共性,为飞机设计与改型提供需要重点关注的ATA章节建议,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飞机设计与改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支线航空运输正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增长、飞机制造厂商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支线飞机市场将形成以涡扇飞机为主体、涡扇涡桨飞机两者并存和协调发展的局面,支线飞机的竞争势态导致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多种新型号的发展,支线飞机的技术特点及技术状态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